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成都市电信局是西南地区的通信枢纽局。截止到2000年8月,成都市内电话网包括模块局在内已有上百个交换局所,交换总容量约245万门,实装用户已达160万户;而成都市所辖的14个县(市)区交换机总容量已达约88万门,实装用户约60万户。  相似文献   

2.
1998年,中国联通在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财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司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数字移动电话(GSM)网工程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总容量达到260万门;开通运营城市达67个;全年共发展用户100万户,网上累计用户超过140万户。 长途网建设作为公司重点发展项目,1998年新建光缆线路1万公里,20个交换局的交换设备已到货,开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通信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至今年8月,国家公用电信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突破1亿门,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表明我国电信网的综合能力已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网。通信设备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通信工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邮电科研成果丰硕,共取得部级科研成果405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邮电管理局近日确定了1996年农村通信工作目标: 第一、坚持发展是主线,农话网建设要继续上规模、上水平。1996年安装交换机容量100万门,力争交换机总容量突破300万门。进一步强化农话网络规划,加速淘汰小容量交换设备。同时,加强农话网建设的管理力度。 第二、适应农话发展“起飞”的形势,  相似文献   

5.
一、邮电通信快速发展呼唤买方信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邮电通信业这一国家重点扶持、鼓励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 ——我国公用电话交换网总容量于1997年8月份突破1亿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电话网,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达98.5%,电话交换程控化比重达99.7%。两化水平跃居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南海市市长陈仲元表示,要实现信息化,首先必须进行电话普及化。近期南海市将以建设电话市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据介绍,自“八五”期间起,南梅市不断扩大电话交换设备容量,不断推进电话村、电话镇的建设。迄今,南海市的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30万户,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0部,全市住宅电话普及率达50%,移动电话每百人8.5部。  相似文献   

7.
我国用户电报业务是在五十年代开始办理的,近十多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87年,已有65个城市开放了用户电报业务,全国交换机、集中器总容量已达2.3万门,用户数达到7400多户,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为国际业务终端局、以省会城市为骨干的国内、国际用户电报网路体系,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全自动交换,用户电报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通信手段。据预测,“七五”后三年,我国用户电报业务仍会有较大的发展,用户数和业务量年均增长率将分别保持在28%和25%左右的水平。这主要是用户电报业务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邮电企业和广大用户有积极性;用户电报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潜力很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用户电报业务将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国内业务前景广阔。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用户电报业务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分省会城市交换设备容量小,已难以发展用户和承担省内的汇接业务;二是传输网络不完善、不配套,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三是不少城市市话中继线和用户线紧张,限制了用户电报和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移动电话市场调查与分析池明至1994年底,我省移动电话用户已达69113户,其中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区用户占85.5%,总用户中各地市局用户所占比例为67.7%。可见我省移动电话用户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且集中于各地区大城市。总之,设备容量充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事业迅猛发展,作为通信能力重要标志之一的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突破1亿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家公用通信网。“八五”期间邮电通信工业积极跟随通信网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内联合开发和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以数字程控交换机及配套电源、移动通信、光电通信、通信线缆、分组交换等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我国民族工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国产通信设备的制造企业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李元鹏  高安敏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5):42-42,44,46,48,51
接入网的建设费用在整个通信信息网的总建设费用占二分一以上.有的资料统计.接入网线路和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9%,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通信核心网建设,包括八纵八横的光缆骨干网络及程控交换已取得成就。因此.接入网的瓶颈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1.
1.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净增100万门,年末总容量超过330万门。 2.电话放号65万户,1991年前登记的待装户解决率达98%以上,浦东和郊县城镇做到即要即装。 3.新增长途交换机容量3.6万路,总容量达到10.6万路。 4.模拟移动电话A、B网扩容12万门,总容量达到18万门。GSM数字移动电话实现扩容5万门,基本覆盖全市。新增移动电话7万户,争取年中解决待装户,做到用户即买即开。 5.增开长途业务电路12000路。 6.完成控江电话局电信综合管理处的开业工作。 7.新增公用电话14400部。 8.数据节点覆盖所有电话分局,新增DDN300户,分组交换250户,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2.
1997年8月26日,国家公用电信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一亿门,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这是我国通信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电话网的综合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基础设施面  相似文献   

13.
北京 今年,北京移动通信公司计划完成通信业务总量80亿元,通信业务收入42.5亿元;全年计划新增移动交换容量110万户,移动交换总容量将达到320万户;全年计划放号75万户,用户实增60万户;预计在今年10月,北京“全球通”移动电话用户有望突破200万户;今年,北京移动将努力完成长途来话接通率、掉话率、无线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举世瞩目。到1995年底,交换机总容量已超过8500万门,用户话机已达5662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4.66%,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为17%,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电话普及率已达到或超过30%。近两年来,每年新增交换机容量达2000多万门,交换机的装机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但由于我国原有电信基础设施薄弱,不少地区出现了因用户线缺乏而使交换机扩容后实装容量过低的情况。因而,电话用户线的装设就成为我国城乡通信运营部门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程控新功能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经营对策池明一、设备容量及用户状况分析1、设备容量分析。至今年四月底,福建省城乡电话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75万门,程控新功能设计容量315万项,平均每门容量拥有程控新功能1.14项。在程控新功能设计容量中,呼出限制容量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16.
《当代通信》2004,(6):20-23
2004年2月8日,河源市电信投资约1.5亿元的“小灵通”网络工程全面建成并提供放号。至此全市电信电话交换设备总容量突破100万门,成为河源电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河源市每32个人就可以拥有一部电话。这些傲人的成绩,是经过所有河源市电信人辛勤努力换来的。  相似文献   

17.
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1亿门,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 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千万户,跃居世界第三位 全国城乡基本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  相似文献   

18.
从江苏电话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农村通信将呈现较大的需求浪潮。1993年底,全省一些县(市)开通程控电话后,农村通信即呈现出大发展的端倪,去年1—11月份农话在全省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15.6%和20.3%。目前,江苏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18万门,农话用户达50万户,其中住宅电话达30.6万户,农话交换机容量和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我国数据通信的对策与建议于维思一、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发展现状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建设在近两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到1996年初,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K)已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县市,端口容量达到10余万个。1994年开通的中国公用数...  相似文献   

20.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发展外向型经济对邮电通信建设是一个极好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改革九年来,四川邮电通信在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的同时,依靠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开始引进新的技术,通信能力有了明显增长。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增长136%,达21万多门,自动电话比例由41.6%增到73%;长话电路增长111%,达2842条;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增长34.5%,达12.8万门;全省新建邮电生产场地近30万平方米;邮运能力增长50%。通信技术装备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成都——重庆建成中同轴1800路电缆载波系统;成都、重庆、自贡市引进开通S1240市话和长途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用租赁方式开通1000线用户程控电报交换机,建成了成都、重庆256路自动转报系统;成都开通无线传呼系统,重庆开通移动通信系统;由成都至德阳、乐山等八市的1920路和480路数字微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