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国家的总体认识与评价。近年来,对国际形象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影响国际形象因素的探讨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内容。国际行为作为影响国际形象的一种必然性因素,却在某些方面忽略了对其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初步引出国际形象及国际行为的内涵,简要分析国际行为如何影响国际形象,最终给出一种政策性指导,进一步明确中国在塑造自身国际形象中应该采取的国际行为。  相似文献   

2.
主权原则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议案中的投票行为(1994~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的主权原则(特别是作为主权原则具体体现的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与1994~2004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创立维和行动的投票记录之间的吻合情况的分析,作者探讨了影响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认为在1994~1997年期间国家主权原则及中国自身的国家主权是中国国际行为的主要根据。随着中国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日益要求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与此同时,1998年以后联合国内部对维和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倡议造成的人道主义干预规范效力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国际压力和负责任国际形象的塑造成为影响中国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重要性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包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注重文化输出,塑造国际形象;积极推行文化外交,提升文化影响力。研究发达国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成功做法,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些国家对中国在非洲投资及援助的关注,为中国在非跨国公司贴上了政治标签,从而渲染了中国对非洲战略的负面国家形象。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利益相关的中国跨国公司,应成为塑造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国跨国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助于建构良好企业形象,也有利于形成中国尊重人权,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进而促进中非传统友谊关系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5.
军事外宣是我国当前在军事外交大力发展的"军事外交软实力",是塑造解放军国际形象的强劲动力。依托军事外宣传播手段塑造解放军良好国际形象,对实现军事外交最终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娟 《宁波经济》2014,(5):44-45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充分展现,是软实力的象征。作为城市国际形象塑造和推广的重要平台,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效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能帮助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助于集聚资源和提升国际影响力,以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纽约时报》对中印两国的报道为参照,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国媒体在塑造国际形象时遇到的问题,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媒体在建构国家"本我"形象的同时,要尊重传播规律,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强对外输出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曼 《黑河学刊》2010,(11):1-3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首任政府总理,在管理政府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政府形象思想。其政府形象思想不仅涵盖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特征和廉洁、高效、务实的基本属性以及国际形象的塑造,而且周总理就政府机构改革也有着闪烁真理光辉的重要认识,对于当今我国政府形象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阶段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冲击,复工复产、物流运输限制、供应链运转等都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疫情蔓延和部分媒体的炒作,不少国家民众的担忧情绪加剧,甚至使中资机构和中方施工项目受到冲击。在双重压力下,“出海”企业如何渡过难关?这种情况下,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联合组成“中国企业在疫情下的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组,依托中国企业国际传播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各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圆桌论坛“云访谈”,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海外形象塑造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作者从认识论根源、政治根源、全球化根源分析了民族主义神话的西方逻辑,其逻辑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作者认为,以所谓“新民族主义”塑造中国的新身份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制造民族主义的神话。按照“源于民族-因为民族-为了民族”及“国家化-现代化-世界化”三阶段的分析框架,未来中国的国际身份或国际形象塑造应扬长避短,对应地包括3个层面: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适度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同时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完成国家化使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潮流与世界认同的“三位一体”。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程中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应成为中国的新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塑造中国新的国际身份,其成功将自然打碎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12.
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形象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的非洲战略日趋成熟并引起世人关注,不断扩展的中非关系屡遭西方大国及媒体的误读、曲解以至攻击,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受到损害。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努力。值得警醒的是,宣传是中国非洲战略的弱项。作者认为,中国的非洲战略虽有阶段性,但其延续性十分明显,针对西方指责给中国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应有一个国家形象塑造的全方位策略:行动上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宣传上应注意内容、途径和宣传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的非洲战略日趋成熟并引起世人关注,不断扩展的中非关系屡遭西方大国及媒体的误读、曲解以至攻击,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受到损害。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努力。值得警醒的是,宣传是中国非洲战略的弱项。作者认为,中国的非洲战略虽有阶段性,但其延续性十分明显,针对西方指责给中国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应有一个国家形象塑造的全方位策略:行动上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宣传上应注意内容、途径和宣传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为表现主题的外国纪录片是我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但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往往与真实的中国不符。本文选取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这一主题,分析外国纪录片如何塑造片面、失真的中国形象,并进一步运用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分析西方社会是如何运用"他者"的观察视角描述中国社会,指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着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把握与塑造。  相似文献   

16.
政治性论文的英文翻译非常重要,在于宣传中国的国策、国际立场和伟大成就,关系着中国的国际形象。然而有关政论文翻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译者必须对政论文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在政论文的翻译过程中应进行深入解读,采取准确表达和灵活变通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国的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国家形象还有待完善。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已成为权威性的信息源。利用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而当前国际传媒西强我弱的现实严重制约着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应转变传播理念,改革传播体制、方法等,借助传媒构建与国家本体相互支撑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仲大军 《开放导报》2003,(11):35-36
认清中国为廉价出口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中国是个廉价的国家,这已经成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的特征.廉价可以招徕更多的国际买家,可以向国外出售更多的商品.但廉价也有廉价的弊端,那就是让大部分利润流入他人之手,甚至赔本赚吆喝.这种廉价是不值得提倡的.特别是那种以损耗生态环境和资源、损耗劳工健康为代价的廉价,更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压力、认知和国际形象三个变量,从历史角度剖析中国与国际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概述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中国与国际制度的关系,将 1949 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程划分为相对孤立、消极参与、部分参与、全面参与四个历史阶段,并具体剖析每一个阶段中国的国际制度参与战略。作者指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尽管在融入国际社会还是闭关自守之间几经摇摆,但没有停止深化与国际制度接轨的脚步,中国选择全面、积极参与国际制度战略是一个历史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苏小芹 《魅力中国》2011,(17):77-77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领域,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更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产生影响。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同样也不能回避民族问题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