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巧 《当代会计》2021,(16):22-24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直播行业迅速突击形成一大片市场蓝海,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从税务角度来看,网络直播的收入模式与以往传统的职业大相径庭,其个人所得税的税源以及征管程序没有得到相关部门足够重视,造成非常严重的税款流失.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平台个人所得税的管理理论,然后分析了网络直播的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存的征管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业态.行业在经济收入、用户人数、影响力等方面都呈现极高的增长趋势.根据《2017-2021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国内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同时,资本市场也点燃了网络直播领域的火种.巨额资本加持网络直播行业,从YY、斗鱼,到红衣教主周鸿祎的花椒直播、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熊猫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纷纷入局,资本市场的一同认知,更是证实了网络直播时代的到来. 本文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直播平台下的各种潜在的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网红这个新衍生出的名词,也着重分析了网红粉丝经济效应,网红的影响力和带动的粉丝效应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3.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木质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工匠技艺的杰出代表之一。将榫卯结构与桌游设计巧妙结合,从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的知识普及与教育的角度探索桌游的玩法,融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增强游戏的可玩性与可操作性,在趣味性、益智等方面进行创新表达,给玩家带来新的游戏体验,满足桌游爱好者的审美,学习了解榫卯结构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中传播,为保护和传承榫卯结构提供新的设计形式与创意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直播行业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但很多直播平台为了利益等的恶性竞争,导致网络直播乱象丛生.本文通过梳理政府适时的监管,从而认识到政府监管对网络直播的野蛮生长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但政府监管仍然存在很多困境,如监管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监管不力以及行业自身的发展畸形.本文最后通过从三个监管主体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来使网络直播行业得到更好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闫宇霞 《河北企业》2023,(3):109-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直播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网络直播可以将流量变现进而带来收益。网络直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其盈利模式具有新颖性;而不同的盈利模式又会带来不同的财务绩效。当下,随着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和宏观监管环境的收紧,网络直播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以虎牙直播为例,从传统的盈利模式要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分析盈利模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虎牙直播2018—2021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其成本费用在2018—2020年不断下降,但2021年有所上升;其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18—2020年逐年上升,但2021年有所下降。基于此,从用户、主播、直播内容、运营等不同层面对虎牙直播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6年,小咖秀、秒拍等网络直播兴起,并迅速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互动模式,逐渐演变成网络直播文化.网络直播为各大视频网站带来了巨大流量与经济效益,就连明星也乐于进来分一杯羹.许多明星利用网络直播吸引关注度,直播平台也借助明星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此外,时效性、便利性、参与性这三大特点使许多新闻媒介也将产品以直播的方式推送出去.新媒体市场一片繁荣,反观我国电视业最近的发展,似乎不尽如人意.收视率一直是电视业评判好坏的标准,但在目前电视盒子等多媒体影音设备如此完善的环境下,只靠收视率来评判电视节目的好坏已经不再精准有效,利用大数据搜集用户观看习惯与消费模式似乎更便捷可靠得多.因此,将正飞速发展的网络直播与电视业结合在一起,利用电视业长期以来的牢固基础与网络直播的高关注度,必将为我国媒体行业带来创新,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论述网络直播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网络直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直播平台由最初的PC端发展到移动端直播。它的即时互动性、独特的展现方式等,受到了众多群体的关注和喜爱。直播既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娱乐文化现象。网络直播内容不断创新,由最初的秀场直播到游戏直播再到如今盛行的泛娱乐直播。然而一个行业的繁荣现象中必会有不和谐的因素。如今网络直播中出现“污文化”流行、过度娱乐化、价值观错位等泛娱乐乱象,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健康网络直播,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所需要去处理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我们泛娱乐化趋势下的直播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借鉴国外直播平台建立的相关政策从公共监督、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8,(16):247-248
在UGC时代的大背景下,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速。以斗鱼、映客等通过个人账户注册发布直播内容的移动网络直播平台在2016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网络直播既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作为一个娱乐文化现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然而一个行业异军突起的背后,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旨在分析网络直播发展传播规律,以及泛娱乐化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重点针对一些网络直播乱象,结合国外治理经验,给出相关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优势进行了阐释,进而指出移动互联网和新型设备的兴起及企业发展需要、受众爱好是网络直播营销出现的重要因素,然后提出企业进行产品网络直播营销应注意考虑直播的网络系统状况,加强企业自律,严格遵守各种网络使用规定;最后展开企业直播营销产品的策略分析,以期促进企业网络直播产品营销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下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二者形成了如今更加火热的电子竞技直播行业。本文着重分析游戏直播行业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新型线上营销方式不断涌现,网络直播行业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掀起全民直播的热潮,苏州市也不甘落后,直播行业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应用文献研究、实例分析、观察等方法,探讨苏州市直播行业现状、网络直播营销的模式和策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通过这些来来展望苏州市直播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开始快速地涌入人们视线,网络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潮流,主播即时性、多元化、互动性地进行商品展示,会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分析和研究直播带货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论文分析了直播带货与消费者购物行为,研究具体的影响特点和情况,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直播带货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网络购物方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直播带货中,进一步促进了该模式的迅速发展。本文以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理论为基础,构建直播带货模式下消费者网购生鲜水果的影响因素模型,探寻其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和建议供参与直播电商的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直播电商运营”是学习最新网络直播模式及电子商务带货模式的课程,结合了理论知识分解、直播平台分析、直播片段赏析等内容,再结合直播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一、课程的可行性研究1.直播行业背景。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零售形式,以持续增长的用户数量和迅速扩大的市场规模,为电子商务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电商化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20年3月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指出,2019年电商直播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预计2020年行业总规模将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6.
吴磊 《价值工程》2011,30(18):228-228
近些年来,大学生网瘾问题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一种新兴的青年文化现象——桌游角度,以网瘾形成的四个阶段为切入点,浅析桌游在大学生网瘾形成过程中的干预。文章提出,引导积极、健康的桌游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摆脱网瘾的困扰,而且对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改善大学生"宅"寝室的现象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促使网络直播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和宣传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准入标准很低,而且在社会上的热度很高,价格低廉,效率高。这些特点使它受到很多个人和企业的欢迎,逐渐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营销模式。本文研究这种营销方式对企业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机制,并将顾客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络直播营销对提升企业品牌忠诚度具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营销可以增加顾客对企业品牌的忠实程度;此外,顾客感知价值在网络直播营销对企业品牌忠诚度的影响中有中介效应,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价值感知会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结论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认识到直播营销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企业如何利用网络直播进行营销活动,从而来提高顾客对于企业品牌的认可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经济法的视域,运用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理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首先介绍我国网络直播发展概况及其法律规制情况,然后分析网络直播市场中的市场监管失灵、网络直播平台中市场监管失灵、网络直播平台监管中的政府失灵等现象,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监管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产物,"网游"这一新生名词在互联网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信息时代产物的一分子,网络游戏集"万千技能"于一身,其中的著作权关系对传统著作权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游戏属网络技术产品,可归于著作权法作品的范围,基于不同表现形式的组成部分,著作权法可给予不同的保护,根据创作的方式,网络游戏作品应属于职务创作作品,其版权为游戏公司所有.传播过程中作品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电信运营商作为作品在远程传输的传播者,同样享有传播者的领接权.网络直播中,不同直播方式产生不同直播面,基于直播画面的性质,可构成新的视听作品,其版权根据论者与网络平台的关系,为职务创作或直播平台所有.客户端中,用户对游戏的升级改造产生游戏模组,出现新的版权关系.本文以以上几方面作为基点,初步解析整个过程的版权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参与其中,青年主体在观看网络直播的群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网络直播平台对"日常生活"前所未有的观照和呈现以及对传播主体和内容宽广的包容性,构建起身份归属和集体认同的趣缘部落.观看网络直播时,消费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分离开来,传达出某种意义或者传承某种价值体系.真实的生命个体与媒介技术带来的不间断信息涌入的要求之间无法协调,在巨大的技术主义话语中人们不断地重塑自身,以期能够与沉浸其中的符码组成的"超真实"社会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