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以其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受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但是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也不断的出现,如何认识并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对各大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个人住房贷款的概念及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意义方面进行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以其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受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但是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也不断的出现,如何认识并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对各大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个人住房贷款的概念及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意义方面进行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个人住房贷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商业银行在快速增长的个人住房贷款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如何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已成为国家审计的重点.而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中的信用风险,是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婷 《价值工程》2010,29(21):6-6
通过介绍并购和并购贷款的相关概念展开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的研究,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并购交易带来的风险和银行并购贷款设计的风险,其中并购交易带来的风险有并购交易和并购整合带来的风险。然后,给并购贷款业务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贷款风险,针对贷款损失,商业银行应当科学的进行贷款损失估计和计提,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面临较大问题,这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含义,结合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成因。然后,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重新进行了分类。希望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重新分类能给商业银行在此项业务的风险规避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以来,由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国内需求、支持和激励商业银行增加货币信贷供给的政策措施,为企业融资、投资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但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银行贷款还是增长不快,投资增长乏力,很重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意识增强,对贷款对象的选择更加严格,贷款更加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银团贷款业务,可以分散和防范贷款风险,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 一、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现实意义 银团贷款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多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这与美国当初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是分不开的。虽然当前我国并没有典型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同样有风险,并正逐步步入违约高风险期。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及完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第一,银行贷款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目前,尽管制定了商业银行制度,但这些制度执行起来并不顺畅,甚至会大打折扣。银行的贷款风险主要有贷前调查风险、合同签定中的法律风险、抵押担保风险、贷款使用风险、贷款清收中的法律障碍、受偿风险、处置风险  相似文献   

10.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全国房地产及房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开展个人住房贷款,探索防范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发[1998]23号文件的要求,发展住房公积金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贷款业务,随着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推进,个人将成为购房的主体,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将会很大,各地要适应这一需求,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途径.促进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上海、成都两市通过成立专门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较好地解决了个人住房贷款不能偿还时的住户迁出问题.解除了购房者和贷款银行的后顾之忧,值得各地借鉴。有些地方与保险公司开办了综合保险,降低了贷款风险.这些做法都值得探索和研究。对此,本刊特将成都市房地产管理局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贷款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提供了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同时,金融风险也正在逐步聚集。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爆发于2007年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席卷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为构建风险防范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海莉 《活力》2010,(14):28-28
如何识别和有效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成为各商业银行都在研究和思考的现实课题。认真审视分析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将会有效地降低和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发生。下面简单分析个人住房贷款已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内外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下,城镇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危害性和可控性等特征。需要不断完善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完善贷款审批制度和完善贷款风险监管体系,继而降低城镇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刘明举  任小霞 《价值工程》2011,30(20):113-114
目前,项目贷款融资模式是我国土地储备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而我国商业银行对土地储备项目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为淡漠,风险管理水平也十分有限,对土地储备项目贷款风险的控制主要还是事后控制,没有将土地储备项目贷款风险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加以预防和控制。因此,本文在分析土地储备项目贷款中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方法与途径,可以提高银行土地储备项目贷款管理水平,促进土地市场和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是不良贷款的防范。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贷款本金的损失!”我国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近年来,国家在降低不良资产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信贷制度,要求信贷业务程序化,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根本上没有解决不良贷款问题,这也是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坚持贷款风险审慎指标控制,严格借款人资格审查,注重从源头上防范贷款风险。要坚持面测面试和实访制,把做实每笔贷款的尽职调查作为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坚持落实借款合同面签制度,核实借款人首付款真实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建伟 《经济界》2002,(1):75-77
一、不良贷款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保全、管理成效明显。贷款风险随着作为商业银行主导业务一贷款业务的发展而伴生。而风险程度的大小则始终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管理与企业经营两大方面的优劣。近年来无论是商业银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还是从中央银行实行大监管以及创建金融安全区的角度,都始终把信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作为核心和主线,且卓有成效。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使实施内部控制、调整把握投向、防范堵塞漏洞与催收、保…  相似文献   

18.
熊卫国 《企业经济》2007,(12):140-142
小企业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的新市场,能否有效拓展小企业贷款市场已成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本文从商业银行贷款流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企业贷款业务现状,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股东关联贷款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与银行贷款危机密不可分。文中分析了股东关联贷款与银行贷款危机之间的关系,着重就股东关联贷款对商业银行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防范和降低商业银行股东关联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风险管理的实践来看,风险识别已经成为为数众多的商业银行防范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不少商业银行只看重“事中识别”或“事后识别”,而对“事前识别”———防范或化解风险的第一道拦蓄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事前识别,就是在发放贷款前对借款人的贷款行为和房地产项目贷款条件是否符合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和鉴别。作为一名银行人员最重要的是形式识别,也就是严格依照政策法规规定,对借款人条件和房地产项目贷款条件进行一一审查,符合条件的就上报审批,不符合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