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防止并发症、控制饮食及四肢活动和语言能力的康复指导。结果经过护理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负面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可大幅降低心内科介入患者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恐惧、紧张程度,对日后的疾病恢复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对心内科介入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使之其接受心理护理和介入治疗。本文首先分析了介入治疗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其次,就人性化护理和有效沟通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护理是指在围手术期为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以及生理功能紊乱对疾病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护理措施[1]。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健康、保健、护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护理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更贴切患者的生命保障和需求,在手术室护理中逐渐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结合临床治疗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指导、疾病预防及康复指导。结果 30例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及时有效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癌症化疗患者应用止吐剂所致便秘的护理干预有效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治疗和心理、饮食、行为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预防便秘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在使用止呕药物前、用药中、用药后实施心理、饮食、行为等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减轻便秘、减轻腹胀、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临床工作.患者对医疗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治疗机体疾病,还希望在获得治疗性护理的同时享受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服务[1].现代医疗护理模式已成为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与人文护理于一体.为适应患者因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对护理需求的差异,护理工作必须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完成单一的治疗性护理,还要注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胸膜炎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减少精神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普外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具体分析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包括合并其他疾病、药物因素、年龄因素、麻醉方式、手术操作以及心理方面等。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明显减少。结论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将尿潴留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护理效果满意,临床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别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积极地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目的 ,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善于用语言行为开导患者,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准确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最大程度的解除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提高抢救质量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 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资料.结果 临床精心护理能够改善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心理状况,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结论 良好的护理对提高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愈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股骨干骨折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整理股骨骨折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和总结80 例本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对术前护理、术后康复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体护理对策并付诸实施.结果 所有病人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科学的护理,全面的指导以及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充分调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2月一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结核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炎的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及疾病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总结护理方法。结果6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40例停用结核化疗,经治疗护理后,30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自行出院。结论抗结核化疗较易并发药物性肝炎,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活饮食、活动及心理护理,同时对其进行详尽的健康知识宣教,确保患者能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疾病发展进行自我观察,并进行自我护理,确保患者改善肝炎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创伤患者的心理行为和反应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120例,分析其心理反应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发现创伤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无助、羞辱、身体形象改变、精神症状,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惊慌和恐惧、孤独与忧郁、愤怒。结论创伤不仅可以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多方面的生理改变;同时也引起心理应激,导致心理创伤,产生一种危机感,并引起患者心理行为的改变,正确疏导患者心理行为问题,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加快患者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有关知识,使其配合治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47例5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护士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学会自我保健、有利于疾病康复,对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即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又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60例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够正确地对待疾病,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准确判断其心理状态,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15例男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男性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从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采取护理方法与措施。结果 215例患者均得到了很好的心理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思想觉悟,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护理角度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探讨,提高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方法对高血压疾病新的概念、治疗、饮食调控、适度运动、体重控制、心理护理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使高血压患者对疾病引起重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血站收入的64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抽血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精心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投诉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站护士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抽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献血对象的满意度,同时还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切开患者吞咽训练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护理文献,寻找循证支持,根据实证与患者具体情况、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指导护理实践,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及吞咽训练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吞咽训练前后病情变化、痰液性状及训练过程中的护理,正确指导患者配合训练。结果经过一系列循证护理,本例患者顺利完成吞咽训练,且训练过程中的副反应较轻。结论通过寻找科研证据,纠正临床工作中根据临床经验而采取的无效治疗与预防吞咽训练副反应的临床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指因脑血管破裂或脑血管阻塞,引起脑及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脑组织结构或功能严重损害的疾病。心理护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心理护理的目的是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与运用技能来积极影响,改善患者的心身状态,协助患者消除影响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使患者能在最佳精神状态下接受各种治疗和检查,认可和接受各项护理,早日促进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