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张总和他的团队一起成立了一家小公司,选择的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高科技户外用品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很强大,而他们自己也拥有不错的销售人才,但缺少资金实力和战略人才,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张总该如何赶快做大做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原琯 《企业家天地》2005,(11):32-33
一直很佩服陆步轩,之所以佩服他是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开始陆步轩还比较欢迎记者的采访,但后来猎奇者众,他渐渐关上了这扇大门,让自己平静下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豁达的境界     
刘雁  王华 《新智慧》2005,(11):30-30
在豁达的境界里我喜欢找一些豁达的人做朋友,跟他们做朋友,你的个性也会变得豁达一些。豁达了,做人才会快乐。有些人尽是心胸狭窄之辈,他们的世界.充满勾心斗角和各种刻薄的批评.跟这些人做朋友,你早晚也会变成他们那样子。  相似文献   

4.
老板传家     
林氏服装公司是全市最大的服装贸易公司之一。老板林中天年轻时走南闯北,赤手空拳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厂。要说这林中天,那可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什么衣服款式吃得开,什么衣服款式有市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林中天还非常重用人才,全公司的人都很尊敬他,也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新服装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几个月前,我在美国接触了一些硅谷的创业公司。跟这些年轻创业者聊天,我有三个强烈的感觉:第一,与众不同的精神。这些人会有形形色色的“奇怪”的想法。你会发现,他们很注重跟别人不一样。我认为,这就是创新的重要特征;第二,产品经理精神。我遇到的创业者都是津津乐道地跟你谈他新做的一个产品,大家都会把目标聚焦在产品之上,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似文献   

6.
陈恩泉 《大众商务》2005,(11X):36-36
陈恩泉天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大堆人围着一个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抢购小时候就吃过、但好多年不见的棉花糖。陈恩泉不禁大为惊奇,这玩意儿本是哄小孩的小吃,多年不见,如今居然成了成年人的最爱。陈恩泉也买了一个,一吃,还真有点儿时的感觉。于是等人少了时和小伙子聊了起来,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钱?“如今的人很是讲究复古,加上每个人或多或少对儿时那无忧无虑童真很是追忆,而我这棉花糖就能让他们很快找到这种感觉,因此,生意还真不错。可惜的是这机子不好用,做不快,经常有人等得不耐烦走了,你刚才也看到,多可惜;但要是做快了,  相似文献   

7.
施建福和李昌德,他们曾经都在常熟市做生意,既是生意伙伴,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2002年9月22日,这对好朋友却闹上了法庭。开庭那天,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出庭,也许是不愿在法庭上彼此相见,也许是难忘当年的情分,他们都只是在家中静静地等待着法院的判决结果。 2年前,施建福在常熟有一家自己的餐馆,规模虽然不大,可生意却做得很红火。李昌德在常熟市做酒业经销生意,施建福店里的酒都由他供应。合作时间长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就这样,两个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成了一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和每一个做生意的人一样,李昌德希望自己经销的啤酒能够有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凑巧,阿福有一个上海的朋友叫杨斌就是做酒业生意的。阿福建议李昌德和杨斌合作,以  相似文献   

8.
恩赐     
合作  李兰 《新智慧》2007,(2):13-13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颖 《全国商情》2010,(12):22-25
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样都是古匠,同样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在凿石头。”另一个可能会说:“我在做雕像。”第三个可能会说:“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  相似文献   

10.
社交圈子越来越小 新同事文化,难道还有旧同事文化?是的,在你愣头愣脑地走进社会的时候,如果你足够幸运,遇到对你足够好的长辈,他一定会语重心长地对你说,不要和同事做朋友,不要和同事说知心话,不要和同事分享秘密,因为同事随时都可能和你有利益冲突,他们随时都可能出卖你。但是,如果你为了工作,初来乍到一个新的城市,什么人都不认识呢?如果你工作时间不固定老是要  相似文献   

11.
集体行动的逻辑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个人私利促进社会福利",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相似文献   

12.
泰州儒学以变易为宗,他们论证了宇宙中及其人世间一切事物的活泼性、变化性特征。他们还从自然规律的活泼性、变易性特征出发,证明人性和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时,在变易思想的基础上,泰州儒学还提出了适应变化以权变避险的主张。此外,从变易之道出发,泰州儒学主张革弊图新。要求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并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需要及时进行必要的社会革新。  相似文献   

13.
张澎涛 《全国商情》2009,(22):53-54
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特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点愈加重要。可是一个组织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当组织遭遇人才时,该如何处理两个特定个体的矛盾?如果过于尊重人才的特异性,那么会出现换一个经理就换一个管理模式,组织始终不能形成规范的操作模式。如果过于拘泥于组织的固有特性,那么使人才缚住手脚,才华不得施展,同样,组织长期没有新的观念、方法,就无法革新与进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若想谋求发展,对人才的选拔也就越来越严格,企业往往青睐具备以下特点的人才: 一、有主见。凡事都向老板请示,不负责任或害怕负责任的人,通常都缺乏创造性,所以他们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更不可能为老板分担工作,甚至去做一些富有建设性或创造性的事情。而那些在工作中有主见,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有可能为老板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老板们喜欢这样的人才。有主见的人是  相似文献   

15.
叶适的反抑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适是南宋时期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家,第一个对封建正统的重本押末原则做了直接否定。他重视工商业活动,主张发展商品经济。他坚决反对国家打击富商大贾的做法,主张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他还要求废除各种歧视商人的政策,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叶适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其反押商思想,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个同学开了一家服装店,几乎投入了他所有的血本,但因前来光顾的客人太少,所以收获一直不尽人意。前不久,他终于坚持不下去,被迫关门了。就在这时,我的另一个朋友找到了我,他也是做服装生意的。当然这个朋友跟我同学比,实力差远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做小生意的”。的确,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在哪里做长久过,但是他却一直维系着自己的生意,让人捉摸不透。他之所以找到我,仍然是因为生意的事情,他想租我同学的那间门面做一段时间的生意。因为同学租的店面年末才到期,钱没赚上,如今店都倒闭了,还没有转租出去。但是想想有他这个生意惨淡的“…  相似文献   

17.
一、要善于识别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任、广纳群贤,是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旨。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形成拴心留人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选拔和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即了解人,用好人。人事工作,无论是人事行政还是人事管理,都是围绕着了解人和用好人而展开的。了解人是用好人的前提和基础,用好人是了解人的目的与归宿。二者相辅相成,反映了人事工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郭样元是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人,原在六盘水水矿集团那罗分公司从事机电工作,他于2006年7月获得了一项"气式鞋底"的专利,专利权刚被授予,就有好几家投资公司主动联系到他,要他到北京去洽谈业务,他挑选了一家名为"X国经济合作促进会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机构,于去年10月前来洽谈,对方开口就提出要投资1000万元开发专利产品,但是要郭祥元先到他们提供的一家评估单位去做一个专利评估,郭就到该单位花了24000元做了评估,但是评估报告交给该机构后,对方又要郭祥元再交10万元到他们提供的一家国际投资担保公司做担保.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明创造要由人来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要依靠人来完成,分支机构也要有具备企业素质的人去开创……但人才并不是招聘得越多越好,有些企业虽然花大力气引进许多高新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仍然感觉不到自身实力的提高。其实原因很简单:企业前门大量招聘,后门人才大量溜走。他们不明白吸引人才与使用人才之间的关系,虽然人才不断涌入,但结果却并不见得比以前有什么改善。因此,我们在面对缺乏人才的困境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样挖掘现有员工的人力资源潜力,培养他们在岗位上成才。  相似文献   

20.
万正和的家乡在河南固始县三河尖乡,这里盛产柳条。一直以来,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将柳条编织成柳筐、柳篓,除了自己用外,一些人还拿到市场上去卖,可由于柳筐、柳篓在当地卖得很便宜,还不够工夫钱,所以大多数人都把柳条当作柴火烧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