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蒋琪  李洁 《商》2014,(42):43-43
本文根据我国特有的并购市场背景,主要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并购事件,将企业并购的交易特征,特别是支付方式与关联属性,与并购绩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讨论,从而更加明确企业并购的交易特征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来丰富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并购活动绩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宋贺  常维 《商业研究》2020,(2):9-20
近年来,伴随着并购市场的快速发展及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的多元化,风险投资参与的并购决策事件大幅增多。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完成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系统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频次、并购支付方式及多元化并购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风险投资能够通过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进而降低并购方的频繁并购行为;得益于风险投资对并购中信息不对称的缓解,目标方接受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以非现金方式作为并购支付对价的概率更高;此外,风险投资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使得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更偏好于进行同行业并购,以优化企业并购目标选择及实现企业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异军突起,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追赶动机。本文采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从跨国并购异质性视角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同时整合制度理论,分析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跨国并购规模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跨国并购股权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存在"诅咒效应",总体上对跨国并购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厘清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对新兴市场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远 《商业会计》2012,(18):99-101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109家在2010年宣告并购的公司,以财务指标法,利用ROE和ROA这两个财务指标衡量并购绩效,采用了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代理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并得出一致的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在董事会结构方面,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代表董事会独立性的独立董事比例正相关。利益相关者监督机制方面,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和债务融资比例呈正相关,与高层管理者持股无关。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董事会子群体特征的视角出发,基于分类-加工理论,选取2008—2019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董事会关系型群体断裂带与任务型群体断裂带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事会中关系型群体断裂带越强,企业进行并购的可能性越低;董事会中任务型群体断裂带越强,企业进行并购的可能性越高。(2)董事会中关系型群体断裂带越强,企业取得的并购绩效越差;董事会中任务型群体断裂带越强,企业取得的并购绩效越好。(3)董事会成员的平均任期能够减弱董事会关系型群体断裂带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并购绩效的消极影响,并减弱任务型群体断裂带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并购绩效的积极影响。(4)行业竞争程度能够弱化董事会关系型群体断裂带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并购绩效的消极影响,增强董事会任务型群体断裂带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并购绩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转型经济的特征导致我国企业在股权结构方面有很多显著的特征,并购企业的股权结构类因素对其经营运作必然会有影响。实证研究的结论显示非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显著的好于国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完成股改的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要好于未完成股改的收购公司。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治关联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本文从投资者的视角引入企业不透明度的概念探讨其内在机制,采用沪深两市2000—2016年的企业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企业由于多重目标的约束,同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引致投资者对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有较低的预估;母国市场的干预程度和东道国市场的发育程度会影响信息传递,影响投资者对政治关联企业非市场行为的容忍程度,对企业政治关联程度和跨国并购绩效的消极影响起正向调节作用;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增加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负向影响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数量增加,研究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进行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沪深A股民营企业发生的100起跨国并购交易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制度环境优于中国时,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收购股权比例越大,并购绩效越好;当东道国制度环境劣于中国时,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收购股权比例越小,并购绩效越好;企业自身规模越大,跨国并购绩效越好;东道国制度环境越优越,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越高。因此,民营企业应当慎重考虑标的企业所在地制度环境,衡量自身规模以及根据不同制度环境选择不同的收购股权比例。  相似文献   

9.
以2005—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以及200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数据为样本,以我国2010年出台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为切入点,综合运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泊松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从企业并购微观层面考察兼并重组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从数量上来看,兼并重组政策颁布后激励了企业并购,提高了企业并购的概率和并购数量;从质量上来看,虽然企业并购后短期绩效提高,但从长期绩效来看,企业并购后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长期财务绩效下降,中央企业长期财务绩效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兼并重组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弱化了兼并重组政策和并购绩效的负相关关系,提高了并购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但通过政府补贴手段强化了兼并重组政策和并购绩效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降低了并购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研究结论意味着兼并重组政策的颁布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实施效果不同,中央企业在兼并重组政策颁布后企业并购的概率和数量增多,并购绩效提高;而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在兼并重组政策颁布后虽然并购的概率和数量增多,但是从质量来看长期财务绩效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2002—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39家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以及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进行差值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文化差异、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并购规模和并购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行业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开展跨国并购提出对组合方式进行结构设计;整合人力资源,降低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慎重选择目标企业,控制并购规模;学习跨国并购相关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owned by directors for a sample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in the U.K.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however, the impact of organisational form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contrast to the majority of large firm studies on the subject,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is found to exist between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percentage of equity hel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return on assets of firms is found to increase as director ownership increases up to a maximum at 68.2% of ownership, after which it then decreases as director ownership approaches 100% of equit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irms whose directors are more highly remunerated and who hold directorships in other compani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profitable. Furthermore, firms in which the owners perceive pres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be lacking in structure a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周军 《财经论丛》2018,(4):75-82
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不同专业背景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网络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即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进行区分后,发现上市公司拥有技术背景独立董事时,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显著增强.独立董事的网络位置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随公司是否拥有技术背景独立董事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数量和规模呈现显著增长.海外并购不同于本土并购,企业在"走出去"时要面临文化距离上的挑战.那么,文化距离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价值创造存在何种影响,该问题是财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交叉研究的领域.本文以1995—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221起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了文化距离对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并购目标所在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越大,海外并购为中国上市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就越低;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文化距离影响价值创造存在完全的生产效率路径,部分的研发产出路径和部分的税收路径.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如果上市公司聘请了海外背景高管、有成功进行海外并购的经验以及同行业并购,则能减轻文化距离对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结论打开了文化距离影响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黑箱",并从实证上给出缓解文化距离负面影响的应对机制,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如何应对文化距离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Female directors have become common in private companies. Using data from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A-share stock market from 2000 to 2009, this paper analyzes whether the existence of female directors can enhance firm value. Results show that female directors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firm value. Moreover, female directors promote enterprise value less significantly in regions with bette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which implies that there is a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director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we use 2SLS (two-stage least squares) and LEVOP (lag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one period) to control endogeneity, an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remains robust. Our study provides addi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 for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female directors, and expands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structure and firm value.  相似文献   

15.
《Business History》2012,54(4):590-616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universal banks on the dividend policy of affiliated companies, in an environment characterised by poor investor protection, booming stock markets and strong banks. Our results, based on a unique sample of 428 listed companies in pre-World War I Belgium,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companies with goo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a bank director on their board paid higher dividends to establish a good reputation with investors. However, 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companies with several bank directors and companies in which the bank had an equity stake paid lower dividends.  相似文献   

16.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财贸研究》2012,23(6):111-121,138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本方面存在显著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7.
赵玮 《财经论丛》2016,(7):48-56
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剩余效应,并探讨海外并购特征对并购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外企业凭借其议价能力可获得53.2%的剩余,而我国上市公司可获剩余略小,为47.9%,因而我国上市公司将被迫接受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约5.3%的并购交易价格;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净剩余较国有上市公司略多;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交易特征,如支付方式、是否重大购、是否资产收购、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因素上的异质性,对该交易价格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dependent bank directors’ financial industry expertise on board effectiveness by investigating bank CEO turnovers and post‐turnover bank performance. Empirical results find such expertise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forced CEO turnover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utsider succession. It improves bank performance and reduces bank risk‐taking following a forced CEO turnover. This is likely because industry‐specific expertise enhances boards’ ability to locate a superior successor CEO and to monitor and advise the new management. Market reaction to bank CEO turnover announcements tends to agree with this view.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支付是实现交易的一个关键环节,关系到并购双方的利益。由于股权分置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单一,不能适应并购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支付方式多元化,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利益一致。上市公司将以提高股东价值增加值为目的合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中介机构将在选择最优支付结构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7—200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治理环境、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政府控制性质与公司并购绩效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在提高公司并购绩效的同时,还能抑制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终极控制股东的政府控制属性会弱化治理环境的这种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