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中国纺织企业在比较中提高竞争力的思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竞争力是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能否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大型跨国公司。2002年初笔者赴欧考察收获之一是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纺织服装业,而是继续保持着产业的强大竞争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比较欧洲国家保持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尤其是服装业的强大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本人提出如下对策思路:第一,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整个产业的角度观察,可以断言,中国加入WTO后,纺织服装产业完全应…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已置身于国内外强手如林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莱钢站在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潜心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大胆探索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一、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对策。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贸易全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加入WTO,莱钢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并谋求有立足之地,迎接挑战的首要选择就是尽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国外一些评论认为,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工厂。本文回答了什么是世界工厂。文章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领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因此,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的工厂。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必须保持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在资本密集型与企业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商标战略来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我们今天研讨中国商标战略,就是要研究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如何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来决定我国企业的商标发展战略,从而创造出在竞争中能够长期保持优势,赢得消费者欢迎和赞赏的品牌。我们实施商标战略,包括了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跻身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入世将使大型跨国公司以更高水准的安全管理优势与中国石油企业展开竞争,中国石油企业必须顺应这种主导潮流,迅速提升安全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为此,将安全迅速提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当前石油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工业化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约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我国农药出口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系统分析了农药出口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变动,并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份额、市场渗透率及贸易竞争指数等评价了我国农药出口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农药出口竞争优势很强,且提升速度较快。比较来看,农药出口的比较优势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加入WTO后提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与跨国大集团、大公司的兴起,给我国的企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企业必须参与国际大竞争,这就要求我国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并建立战略联盟,以形成相对的竞争优势。本文结合海尔集团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必要性、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现代化建 设进程中的大事,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中国面对国际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决策。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建设将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从此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国际社会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加入世贸之前,中国和外国都对中国入世后看好的纺织工业作过种种分析和评价,但在纺织工业内外确有所不同。普遍认为中国加入WTO有利于发挥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同时预期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会出现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我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协同作用,本文从服务化、战略转型和生态化不同主题探究产品、企业和产业3个层面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深入解构数智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底层逻辑,剖析“国际竞争力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这一重大问题的纵深机理。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需求约束的强化和加入WTO后的挑战,使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工业化新时期需要选择新兴主导产业。从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制造业中兼顾产业升级基本目标和就业增长重要目标的新兴主导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纺织和服装、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应当通过新的产业政策,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并加强其对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WTO官网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运用TC指数、RCA指数以及RSCA指数三个国际竞争力主要测量指标来反映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最后结合目前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疲软现状,提出我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十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快速扩张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运用网络型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28个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在2001—2007年间,网络型产业组织能够通过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集聚提升中国大陆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也存在积极影响,但是人民币汇率、企业平均规模、经济开放度和研发支出未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没有削弱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使中国监理企业面临建设项目与服务内容增多,环境改变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缺乏竞争实力的风险,我们必须强化信誉意识,建立科学用人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增强发展后劲,从而提高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直接投资新一轮增长和国际产业转移新高潮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转型期,进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应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方面,才能适应国际投资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因此,中国应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管理层面、服务层面为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使外资在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激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竞争力。通过国际比较可知,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但近年来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对困境。文章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经济和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难题.进而从挖掘政策红利、改变发展方式、加快制造业转型、提速服务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破除我国产业发展困境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关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中国现阶段各产业部门的实际情况,通过所获数据统计分析,指出中国应该实行以“竞争优势论”为指导的贸易战略,保护发展高新产业,选择性发展具有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在保持一般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垄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医药工业在加入WTO之后受到的冲击,可能没有一般理论分析所预期的那样大。主要原因是开放程度较高和市场竞争的锻炼使医药工业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外资企业对进口药品将起较大的抵制作用。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被人们认为国际差距较大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与此相反的是,一般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药制药工业却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往市场保护度较高的医药器械工业在加入WTO之后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研究表明,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医药工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受进口产品冲击较小的行业,受外资企业的影响则相应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基于中国的实践,提出新兴经济大国中间产品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机制与路径,即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获取发达经济体中低端中间产品外包,通过国内生产体系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引致国内中间产品的创新,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引发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以及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知识溢出与研发合作。上述机制共同推动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持续攀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制造业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对间接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有一定的负向效应,但随着中间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负向效应明显下降;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和本土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正向影响增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促进创新、知识和科技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国内创新体系效率;扩大高技能劳动力教育供给与国际研发合作;提高国内中间产品R&D投入强度,逐步降低对G5发达经济体中间产品的依赖,释放国内巨大市场规模的效应,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年来发表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有关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实证文献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分析了这些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并就两个关键点进行了探讨一是在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时,应该如何选取方法和指标;二是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时,应当采用何种产业分类法。经过对产业竞争力四个层次的划分及与波特方法的比较,得出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结论以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率三者为评价指标;用相当于ISIC二分位的国内28个制造业部门进行产业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