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现时劳动力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劳动力市场化并不充分,低端劳动力进入市场存在素质障碍和信息障碍,高端劳动力进入市场存在政策障碍,加快劳动力市场化进程,一是要求劳动力市场重心下移,让市场走近广大农村,便于低端劳动力低成本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促其有序流动;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从政策上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促使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是全面促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针对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加强政府和社会服务职能、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造成了障碍。大中城市下岗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既可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空间,又可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全面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城乡分割已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本文阐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现状与成因,并为打破这种分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时劳动力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劳动力市场化并不充分,低端劳动力进入市场存在素质障碍和信息障碍,高端劳动力进入市场存在政策障碍、加快劳动力市场化进程,一是要求劳动力市场重心下移,让市场走近广大农村,便于低端劳动力低成本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促其有序流动;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从政策上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促使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王秀红 《中国市场》2011,(35):129-131
通过对河南省五大不同地域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的基本分布规律表现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河南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与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规律,河南五大不同地域农村劳动力的定居城市障碍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障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的基础上,探寻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路径,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快速、有序转移,城乡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杏梅 《商场现代化》2008,(13):316-318
本文在分析障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的基础上,探寻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路径,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快速、有序转移,城乡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序转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质量、分布及时段的规律,找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并提出了以政府指导为主要线索的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失灵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张卉 《广告大观》2010,(3):4-11
本更首先通过二手统计资料和一手调研数据.全方位描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和动因。其次,通过将劳动力转移划分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转型两种家庭收入模式,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收入的提升作用.最后.本又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消费趋势、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总体特征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东南沿海。本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对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作了效率分析和相关损益团体分析,并指出制度障碍是我国劳动力流动与迁移的主要因素。章最后提出,给予相关受损主体适当的经济补偿是消除劳动力流动与迁移制度障碍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人注目的现象。规模较大的回流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更有上升趋势。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体制政策的障碍以及外出劳动力的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扩大城镇就业机会,发展农业产业化,减少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关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红丽 《市场论坛》2006,(1):110-111,126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认为,创新培训,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乡城迁移的根本动力在于工资差距。用工荒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间工资差距的逐步缩小;户籍制度等非市场因素同时又提高了迁移成本,使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因而,提高农民工工资,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增强迁移者的城市身份认同感,保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向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第一阶段迁移吸引力,是解决用工荒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荣 《商》2014,(30):38-39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主要建设力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决定着农村现代化进程。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通过农村教育、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对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雄华  冯飞 《商业研究》2007,(10):163-165
从劳动力市场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服务滞后;政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为此,要打破城乡分割就业制度,建立平等竞争的城乡就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7.
方芳 《北方经贸》2008,(4):30-32
近几年,随着黑龙江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成为全省农村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一些不合理的制约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等因素使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尽人意,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乡镇企业经济规模。实现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科学、健康地转移。  相似文献   

18.
周嘉倪 《商》2013,(15):59-59
在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节的剖析,进行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升,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保证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运行,实现其综合运作效益的提升,满足当下的社会市场体制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在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的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决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地原因是迁移的预期净收入;二元劳动力市场造成的价格歧视和劳动力进入成本并不能解决城市的下岗失业问题,相反使城市的就业容量损失。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品牌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瓶颈”的有效途径,品牌化的核心是培育农村品牌劳动力。农村品牌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品牌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有利于兴利抑弊,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