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分钟经理     
在继《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美国人斯宾塞·约翰逊又在中国书市上推出了他的另一力作《一分钟经理》.一如他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风格一样,他在本书中以新颖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现代企业的人员管理方法:"一分钟管理."即:所谓的"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惩戒."这种方法被认为是现代医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运用于人员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但凡介绍一位文坛上颇有建树的人,因为分工的不同,人们爱用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等来定位。但对丛耸,我竟不知道该如何来称呼。作家?却有洋洋几十万字的一本评论集《古今艺术纵论》,收录了他对文学、戏剧、美学等的真知灼见。评论家?他分明一直在写小说、戏剧,从早年的描写华侨传奇经历的《异国飘零记》,侦破小说《谁是幕后者》、《特字一号巨案》,历史戏《重审诗扇案》、《赶考记》和轰动一时的《窥镜媲美》,到1999年刚刚出版的《吴三桂和陈圆圆》和即将出版的《白道黑道之间》。丛耸对此非常坦然:"我不过一介作者而已"。  相似文献   

3.
《改革与开放》2004,(3):46-47
陆越子,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今年,又迎来他人生的五十年。在艺术追求上,他是一位难得糊涂的尊者。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是继江苏画坛大家陈大羽之后的又一人。他有《遗貌取神与笔在意先》、《"笔在意先"与"意在笔先"》的丈章,阐述了自己独到的"笔在意先"之观点。现刊出《越子自述》和部分《越子画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誉为中国豫剧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至今久演不衰,显示了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基于对崔派艺术的痴迷于钟爱,加上自己排演的《桃花庵》与《卖苗郎》这两部崔派戏被专家做认可、被观众所喜欢,于是就萌生了拜崔派艺术掌门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  相似文献   

5.
究竟什么是民商?我认为,每个公民都应熟知"民商"二字所赋予的重要意义,和与自己的密切关系. "民商"一词的法律价值 "民商"一词可以有多种指向,在任何一个现代化的法治社会中,国家都要为"民商"立法.民商法包括两部分,一为"民法典",一为"商法典".我第一次听到"民法典"一词是在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鹏同志的讲话,他提出"要加快《物权法》的起草和《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我当时一听而过,三个字总念不顺口.  相似文献   

6.
110年前,一本《革命军》如雷霆之声,响彻中国。它的作者——邹容,也因此成为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革命篇章的重庆人。1903年4月,上海,天高云淡。人间,却暗流激涌。寓所里,一个叫邹容的年青人正昼夜伏案。终于,他剑眉舒展,在厚厚的一叠纸上写下最后一个字,用力地合上,封面上赫然三个大字"革命军"。他没有丝毫停怠,拿起它,转身出门。邹容找到章太炎,彼此章在上海《苏报》担任撰述,是他的良师兼好友。章太炎拿过《革命军》,徐徐地翻  相似文献   

7.
<正>陀螺是韩浩月小时候爱玩的玩具,40年后,却成为他怀念故乡的一个媒介。他说:"陀螺是很容易失去家乡的。"这种"失去"只是地理范畴上的离开,而心却一直根植在故土。韩浩月如陀螺一样,铆足了劲在世间拼搏打转。《世间的陀螺》能够直面过往的尖锐与疼痛,于坦诚中迸发出直达人心的力量。对故乡和亲人,韩浩月曾有过矛盾的心情。他说:"我已经脱离了这个家,这个让我牵挂又让我烦心,让我想回来看看但真回来了又不想多  相似文献   

8.
一贝,《说文·贝部》:"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远古先民曾以贝壳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这在《尚书·盘庚》、《史记·平准书》及《说文·贝部》等典籍中是有明文记载的。故在汉字造形上,标识钱物的字多从"贝",如货、财、贮、贵、贸、资、贿、赏、赐、赠、赚、赔、赌等等。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赵国华认为,远古时期海贝不曾做过货币,而是生殖崇拜文化中的一种女阴象征物。赵先生提供了一个证据:在青海柳湾齐家文化992号墓中,出土了36枚海贝,这批海贝原是放置在一位17-18岁的女性两股中间的。赵先生说:"我们可以认定,放置在女性下身这一特定位置的海贝,只具有象征女阴的意义,或者还含有祝福死者来世多生女儿的愿望。"诚如季羡林先生在为赵国华皇皇臣著《生殖崇拜文化论》所做的《序》中所担心的那样,赵国华先生有些"草木皆兵"了。青海柳湾齐家文化992号墓的海贝放在一个青年女子的两腿之间,只是海贝随葬的方式之一,不是定式,还  相似文献   

9.
1月25日是农历正月初三,这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耀州区秦剧团演出革命历史题材大型秦腔现代剧《照金这片天》的盛况,播出时间长达5分10秒,并在"内容提要"中进行了预报.而《朝闻天下》则用10分钟多的篇幅以《陕西铜川:一出演了二十年的戏》为题进行了报道.该剧由曾以创作《"村官"郭秀明》而蜚声剧坛的国家一级编剧张民翔编剧. 张民翔是陕西省京剧院专业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建设文协会员,省剧协、省作协会员,省建设文协文学委员会会长.他致力于文学和戏剧创作,发表演出大小剧本70余部,以及电视剧、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300余万字.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30余项,并出版了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撕裂》.  相似文献   

10.
大吏无名     
吴思 《走向世界》2012,(6):70-71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小时候,学习古文大都是生背硬记,这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厚含义,自是无法理解的.好多年后,因张养浩墓园,不禁又想起这句元曲,不由得对这位一叹便回响千年的元朝大吏和散曲家张养浩感慨万千. 张养浩生于1270年,卒于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是地道的山东济南人.由于其故居早在"文革"时就已经遭逢浩劫,现在能够凭吊这位元散曲大家的所在,只剩下张养浩的墓园了. 不同于他那声振聋发聩的感叹.墓园少有人知,偏安城市一角,位于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柳云村(原张公坟村)东南,东依西泺河与顺河高架桥,北邻清河南岸的滨河路,西靠水屯路和他所修建的云庄别墅旧址.用土筑砖砌起的茔高不足两米,左右还有其他几座亲属的墓葬.墓前左右有两座祭碑,一块是明弘治六年由吏部尚书尹撰写的,碑上刻着:"风卓高致,节全始终.名留天地,齐鲁一人."对张养浩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另一块是由万历三年大学士殷士儋撰写.  相似文献   

11.
豫剧大师崔兰田先生被誉为"豫剧悲剧美"的创造者,由她主演的<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并称为"崔派四大悲剧".有人说:"一年不吃盐,也要看崔兰田的<秦香莲>",由此可见,崔兰田大师的<秦香莲>是崔派悲剧中的地位.1979年,该剧更名为<包青天>,并被香港金马电影制片厂与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为戏曲电影艺术片,我的恩师张宝英因在该剧中成功地塑造了秦香莲这一艺术形象,被誉为"河南秦香莲".  相似文献   

12.
豫剧大师崔兰田先生被誉为"豫剧悲剧美"的创造者,由她主演的<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并称为"崔派四大悲剧".有人说:"一年不吃盐,也要看崔兰田的<秦香莲>",由此可见,崔兰田大师的<秦香莲>是崔派悲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坛,陈忠实是一位"安静"的作家,不造话题,不惹纷争.但近日随着《白鹿原》被改编拍摄成电影,这位老作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家,应始终不忘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这部50万字的小说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2012年,在这部作品问世整20年的时候,《白鹿原》又将在影院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4.
<正>1992年早春的一个下午,陈忠实写完《白鹿原》的最后一个字。之后,他对妻子说:"我得给老何写封信,告诉他小说的事,我让他等得太久了。"陈忠实说的老何叫何启治,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常务副主编。两人交往已经有20年了。1973年隆冬,西安奇冷。一天,陈忠实到西安郊区区委开会。散会后,在街道的拐角处,他被一个陌生人拦住。那人自我介绍说:"我叫何启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在西安组稿。我读过你发表在《陕西文艺》上的短篇小说,觉得很有潜力,这个短篇  相似文献   

15.
孙墨龙儿时即开始学写毛笔字。在他出生的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写一手好字。特别是比他年长11岁的堂兄孙其峰写得好,家人多赞扬,是他的指导老师。墨龙从唐楷写起,先临颜真卿、柳公权,后来还临过钱南园、华世奎。长夏的中午,大人们午休,十分安静。他常常一写就是几个小时,十年不渝。作为学书,这是很重要的阶段,他至今犹为之庆幸有这段临帖的苦功。即所谓"因筌得鱼"。此后,孙其峰任天津美院教授后,又指导他遍临诸汉碑。《史晨》、《西狭》、《鲜于璜》、《石门颂》、《张迁》,他都曾下过苦功夫。他特别痴迷《张迁》,反复临过多次。其峰对他说,虽然学书的规律应该是从无我到有我,但现在还应以无我为主,要临像。于是节假日、工作之余墨龙几乎都用于临书作画。又是十年,墨龙成了专业画家。在其峰的指导下,他懂得了"得鱼亡筌"、"过河拆桥"和"书中有我"的道理,这是墨龙学书的进程中又一个转折。于是他开始收集研究汉人的简牍,和清人、近人的隶书墨迹,并结合进行大量的创作,使他的隶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5,(2):91
《闲情偶寄》是一本古代汉族戏曲理论著作,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李渔,清代著名的戏曲创作家和理论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又号笠翁。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均为汉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闲情偶寄》该书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其中,  相似文献   

17.
肖正  郑路  祈周红 《东北之窗》2011,(Z2):77-79
石钟山:1964年生于沈阳,长在吉林,在部队服役16年。通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等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他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眼下,他刚完成长篇小说《大陆小岛》的创作,又投入《激情燃烧的岁月》续集的构思和写作中。而以他原著《角儿》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山里红》正在东北火热拍摄中。不久,由他集原创、编剧、制片人为一身打造的32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血》就要与观众见面了。他是作品被排成电视剧最多的中国作家,他是国内涉足电视剧制作领域最多的著名军旅作家,而其本人最得意的称谓是纯"东北汉子"。  相似文献   

18.
你挂科了吗     
从挂职、挂名到挂历,甚至于挂面,"挂"字大家族也因今日大学生对分数的揶揄(甚至玩世不恭)而再添一丁:挂科--别以为这是他们在医院挂某某科室的号的简称,而是类同于"挂彩"、"挂花"之类的又一个词中新贵,只不过,前者是在战场上,而后者是在考场上.  相似文献   

19.
一号文件:18年后再重农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市。《意见》共22条,分九部分,约9000字,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强调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的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民出版社送来一本新书,宗寒的《国企改革三十年亲历记》. 国企命运,人所关心.此书的最大特点是在"亲历"两字.作者长期在《红旗》后改为《求是》的杂志社工作,几十年来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接触面广,参与度深,从而在书中摄取了改革舞台上的许多真人实事,不能不是此书一大亮点.这里没有刻意说教,更无八股文风,能看到的是一段真实历史与作者一片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