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纷纷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而加速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在这一场全新的抢占中国市场的狂潮中,被誉为华尔街“三剑客”的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美林及摩根斯坦利出尽风头,在中国的证券承销、房地产、企业并购及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10,(7):16-16
中国已加入针对高盛的公开批评,国家控制的媒体对这家华尔街投资银行进行了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3.
一路上的对错好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关于高盛,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它无处不在.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就像是一只巨型吸血乌贼,盘踞人性之上,无情地将吸血漏斗挤进任何闻得到钱味的东西……”正如《滚石》杂志所写的这段经典之词,日益强盛的高盛怎么了?愤怒的村民又为什么会燃起火把、举起钉耙而齐聚街头(“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呢?一是“道德沦丧”,“把客户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二是“高盛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更像一只失血的章鱼吸附在经济的机体上”,三是“高盛被指早就预料到次贷危机的爆发,却抓住时机做空市场来赚钱”.作为曾经的内部人,著名社会学家、哥大商学院客座教授史蒂芬·曼迪斯认为,“如今大多数人都会认同高盛已经悄然偏离了曾经赋予它声誉和口碑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末,一场席卷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爆发,这次危机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导致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许多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恐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失落的莫过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五大投行中,雷曼破产.摩根土丹利、高盛自动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贝尔斯登、美林分别被摩根大通、  相似文献   

5.
曾志钊  郑鸣 《特区经济》2004,(10):173-175
<正>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定义 1.国内外学者对投资银行的定义 对于投资银行的定义,罗伯特·库恩从投资银行业务的历史发展以及内容拓展进行了4个层次的划分: ①最广义:几乎包括所有华尔街金融业务,从国际企业承销、分支机构零售业务行销到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例如房地产和保险业)等,都在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之内。 ②次广义:涵盖所有资本市场的活动,从证券承销、公司理财、企业并购、咨询服务、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到商人银行及金融机构非零售的巨额交易活动等皆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同行相比,高盛是中国市场的姗姗迟来者。日本野村证券1973年开始拓展中国金融和投资业务,摩根大通1980年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而高盛1994年才正式进驻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于恬 《产权导刊》2007,(1):60-61
创始于1869年的美国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是一家合伙制跨国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在伦敦、东京和香港分别设有地区总部,并在全球19个国家41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高盛以经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经纪业务著称,在投资、融资、收购兼并、股票债券研究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300多家是美国高盛公司的长期客户.  相似文献   

8.
与其他同行相比,高盛是中国市场的姗姗迟来者。日本野村证券1973年开始拓展中国金融和投资业务,摩根大通1980年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而高盛1994年才正式进驻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天下事     
《东北之窗》2008,(19):7-7
美国投行绝迹华尔街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而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批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至今幸存的最后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至此,华尔街5投资银行格局被彻底打破,美国金融机构正面临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相似文献   

10.
雷曼倒闭,高盛、摩根改组,美林被收购,次贷危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整条华尔街,不仅将曾经显赫的大投资银行纷纷击溃,同时也将整个投资银行业拖入了寒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投资银行能否后来居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曼倒闭,高盛、摩根改组,美林被收购,次贷危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整条华尔街,不仅将曾经显赫的大投资银行纷纷击溃,同时也将整个投资银行业拖入了寒冬。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不少证券公司业务成绩锐减,收入直线下降,有的甚至通过裁员、降薪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投资银行界兴起中国热早已不是新闻,但当2003年3月24日华尔街国际投资银行巨擘高盛公司总裁、联合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先生宣布辞职,7月1日退休后将成为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并将主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新开设的全球领导力课程的消息一经发布,却还是在业内外引起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危机中,投资银行体制终结。通过比较高盛和花旗的资产负债表,文章剖析了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特点,并对中国券商的业务特点及风险展开分析。中国应吸取美国教训,推动券商转制商业银行。转型有两种方式,其中商业银行收购券商应是最主要的方式。券商并入商业银行后,中国最终将形成银行、保险、基金三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由次级贷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华尔街的巨无霸们纷纷走向穷途陌路,五大投行中贝尔斯通、雷曼兄弟相继破产,美林被收购,只有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得以在凄风冷雨中苦苦支撑,但也由投资银行变身为商业银行。当然,幸存者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收购资产、  相似文献   

15.
多种迹象显示,现在是抄底华尔街的时候了。本周,在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由投资银行转为控股银行后,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和股神巴菲特先后宣布对这两家投行进行注资。据悉,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对它们表现出了兴趣。同时,美联储放宽了限制资本运营公司和私人投资者大量入股银行的规定,允许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和政府投资基金入股银行。相信会有更多的私人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对抄底华尔街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6.
刘立新 《新财经》2006,(6):84-85
对中国整个肉食品加工行业来说,外资的渗透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市场也形不成威胁双汇想“嫁”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今年3月初,双汇发展的母公司——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10亿元的价格挂牌整体转让,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A I G)、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高盛等国际资本对股权展开了激烈厮杀。最终,这场竞争以高盛的意外胜出而落下帷幕。这桩外资并购案的尘埃落定,意味着高盛实际上仅花了不到26亿元就实现了对双汇发展的绝对控制。业内人士称,在地方政府的主动推动下,外资正在掀起并购中国优质企业的风暴。高盛拿下…  相似文献   

17.
外资的淘金需求和因银行紧缩信贷导致的中国地产业的资金饥渴一拍即合。而率先介入这块市场的是摩根与高盛等外资基金。这一运作方式正在成为中国地产业的新潮流。并将加快该行业的整合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3,(6):70-70
2008年那几个让人疯狂的星期里,美国投资银行的高官们躲在纽约联储雄伟的大门后乱作一团,华尔街似乎在他们身边坍塌了。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和花旗集团不得不接受援助,而“伤口”还在不断溃烂。时任财政部长汉克一保尔森在自己的回忆录总写道:“接下来该轮到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了,如果它们倒下那么整个金融体系就完了。”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09,(10):84-85
关于高盛,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它无处不在。这个全世界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仿佛一只吸血怪兽,时刻准备将触角伸向任何有利可图的角落。而西方民主最大的漏洞就是:无组织的自由政府永远斗不过有组织的贪婪。在高盛的阴影下,美国已经变成替这个银行敛财的机器。它操控着全部的经济生活,挥舞着贪婪的触角,把每一次经济危机的损失揽入囊中。高油价、飙升的个人贷款利率、在金融市场折损大半的养老金、大规模失业、被透支的未来税收……你肯定会怀疑它们去了哪里,不夸张地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特区经济》2006,(12):87-89
由于外资银行抢夺中国市场和存贷款利差受到挤压,国内商业银行都在力图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迅速开发新的业务品种,有效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加之国内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额猛增,商业银行开展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环境也已具备,各商业银行纷纷把目光投向收益较高、潜力巨大的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我国银行界一个需要着重思考的战略性课题,也是商业银行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