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战略地位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构建我国金融诚信体系,必须以“三位一体”信用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法制信用建设为保证,以政府信用建设为先导,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以道德文化建设为支撑,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诚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文化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现代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诚信文化氛囤得以形成的前提。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是事关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战略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银行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成熟做法,综合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经验,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国金融诚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腾 《福建金融》2002,(11):13-15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努力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已成为当前各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以经济金融领域为讨论重点,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早实现社会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信用建设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作为“十五”时期金融工作的一个重点,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增强信用观念,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对于金融部门来说,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已成为维护金融安全和改善金融运行环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诚信山东”、“和谐山东”,积极组织深化改革,改善行政执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山东的实践,便我们对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者结合辖内金融信用状况,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成因,提出综合整治金融信用环境的对策,即要明确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责任者;加大金融信用法制环境建设;区别对待金融失信和守信行为;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发挥央行监管职能;维护农村诚信秩序以及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以来,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构架的全国性法律,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基本是在法律真空中运行,在征信实践中案件频发,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等征信主体的涉诉风险越来越高,征信法制缺失已成为当前制约征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出台《信贷征信管理条例》立法框架提出建设性意见,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缨 《浙江金融》2005,(4):50-52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或核心.良好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金融加大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重要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加强信用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金融诚信体系,已成为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客观要求.健全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企业和广大公民通力合作,需要制度建设、观念更新、道德教育、法律保障多管齐下,各方面和多措施齐抓共管,扎实培育,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0.
湛继红 《武汉金融》2005,(12):26-27
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融征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我国金融征信的模式选择,介绍了我国金融征信发展历程,并指出要以金融征信为核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信用建设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瑞 《西安金融》2004,(10):39-4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简析了如何以开发性金融理论为出发点,从信用建设入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提升其信用能力,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国家的金融环境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商业道德恶化、信用体系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特别在金融领域,失信行为的大量出现,已经危及金融安全运行。因此,强化金融安全意识,加强金融诚信工程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3.
信用制度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现代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信用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其中,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需要关注,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毅夫 《中国金融》2004,(12):32-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我国信用建设的方向。有了这样的指导方向,在实践中我们如何来解决现存的信用问题,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呢?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以来,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构架的全国性法律,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基本是在法律真空中运行,在征信实践中案件频发,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等征信主体的涉诉风险越来越高,征信法制缺失已成为当前制约征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出台<信贷征信管理条例>立法框架提出建设性意见,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闫婷 《青海金融》2013,(8):50-52
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海东地区为例,分析海东地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对辖区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就辖区建设金融信用体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瑛 《浙江金融》2007,(4):52-52,10
减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是社会协调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金融机构的信用是主体,是连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加强金融诚信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探索打造金融诚信体系、构建诚信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时代金融》2013,(11):43-44
中国金融信息网9月26日报道: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导致制假售假触目惊心、商业欺诈滋生蔓延、逃债偷税多发频发,成为长在市场肌体上的“毒瘤”,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恶果,到了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与决心彻底根除的时候。抓住有利时机、发挥既有优势,以现代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总抓手扭转市场“诚信危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奠定诚信基石,已刻不容缓,亟须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信用问题是关系甸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我国信用状况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危及到经济和金融秩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羁绊。本文认为,我国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相去勘远,解决信用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逐步推进和分步实施,当前,应该以强大的舆论攻势实施拨乱反正,将不讲信用尤其要将“逃债有理”、“废债有功”的理论及行为予以彻底纠正:进而规范政府行为和会计准则,使全民树立诚信观念,此外,加强法制建设、经济金融运行的“防火墙”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及征信系统建存款保险机制建设等应作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建立良好信用的中长期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纵横》2002,(6):29-32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消除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可以起到了降低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的作用,良好的社会信用也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江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