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岳进  李辉 《新金融》2010,(10):63-64
随着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特点,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而获取更高收益是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控制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结合银行监控下的套期保值头寸,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将标准仓单作为风险退出手段的应用模式,并就如何建立起这一应用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剧烈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宗商品作为稀缺性物资,在全球资源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宗商品融资在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中的地位也随之日益提升。贸易融资业务强调的是贸易背景真实性、封闭自偿性。由于大宗商品具有金融属性,因而使其经营者的生死存亡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着密不可分联系:在宏观形势向好的时候,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可以为银行带来巨额的业务量及可观的收益;而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时候,则可能成为银行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在当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挑战下,大宗商品结构化融资将成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在全球经济及贸易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对银行提供大宗商品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顺应市场趋势,积极发展大宗商品融资业务。近年来,大宗商品贸易链条和交易模式日趋复杂,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综合化和个性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纷纷调整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众多生产和贸易型企业在购销大宗商品时,产生了价格锁定和杠杆融资的需求。同时,国内各商业银行近年来普遍看好贸易融资,并纷纷抢滩国际银行业的成熟大宗商品融资市场,视为新的增长点。大宗商品融资,简单地说,即银行围绕大宗商品贸易,充分利用大宗商品贸易的标准化、大批量、易变现、易控货、信用证结算、整船运输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贸易融资整体解决方案。为厘清大宗商品融资的思路,本期约请了几位国际业务专家,探讨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的风险把控和业务模式,以及如何看待大宗商品贸易的信用证争议,以促进银行界和贸易界的深层次思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苏芳芳 《中国外汇》2015,(20):32-34
要防止重复融资情况的发生,需要各家银行共同努力,规范业务操作,在满足企业正常融资需求的同时,规避潜在业务风险。重复融资开始进入监管部门的监管范畴,源于大宗商品的大额贸易融资。大宗商品贸易商利用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管理不到位等缺陷,在不同银行间或通过重复质押进行重复融资,或通过重复贸易背景重复融资,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当然重复融资不仅仅存在于大宗商品贸易上。  相似文献   

6.
贸易融资是指银行为进出口商办理外汇资金结算业务并为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贸易融资衍生产品是利用境内外汇差、利差,在单一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组合。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步伐加快,贸易融资衍生业务快速增长,由于监管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银行在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对现行监管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大宗商品贸易发展迅猛,向商业银行在其实践操作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挑战。本文着重探讨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的风险评估,从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的风险入手,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贸易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近几年商业银行加大了对贸易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各家银行争先办理,贸易融资业务领域出现了一定的竞争现象。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贸易融资业务也在不断创新,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基本保证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以来,由于大宗商品(金属)贸易融资风险事件频发,境内外银行开始收紧信贷额度,银监会首次将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与矿产、房地产并列作为监管机构重点防范的信贷风险领域。为此,本文在分析大宗商品(金属)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和风险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我国大宗商品(金属)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一)当前我国大宗商品(金属)贸易情况大宗商品通常指可进入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和大宗商品贸易发展迅猛,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带来了商机,但也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风险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进出口额的增长、贸易方式及进出口结构等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更多、更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为之服务.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活动日益紧迫.并且由于外管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在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探讨,分析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形势,得出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峥 《中国外资》2009,(18):28-29
随着中国进出口额的增长、贸易方式及进出口结构等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更多、更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为之服务。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活动日益紧迫。并且由于外管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在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探讨,分析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形势,得出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贸易日益活跃,包括能源、矿产、农产品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由于这些商品性质稳定、标准化程度高、市场价格透明、容易变现、并且具有现货和期货市场的特点.国际上特别是欧洲的银行纷纷开发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来解决客户贸易链上的融资问题。本文就我国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贸易规模的稳步扩大和贸易金融创新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融资的发展。以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的兴起和大宗商品融资解决方案的引进为标志,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得到了广泛运用。那么,贸易融资的具体优势体现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前贸易融资产品中最新涌现了哪些创新产品?如何把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风险?本期《中国外汇》特约了国际业务专家,探讨贸易融资的优势所在,分析创新产品,把控融资风险,以期引发业界更为深入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林建煌 《中国外汇》2012,(16):32-3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贸易规模的稳步扩大和贸易金融创新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融资的发展。以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的兴起和大宗商品融资解决方案的引进为标志,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得到了广泛运用。那么,贸易融资的具体优势体现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前贸易融资产品中最新涌现了哪些创新产品?如何把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风险?本期《中国外汇》特约了国际业务专家,探讨贸易融资的优势所在,分析创新产品,把控融资风险,以期引发业界更为深入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步伐的加快,贸易融资衍生业务快速发展.由于监管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银行在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中存在风险隐患.本文在对贸易融资衍生产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借鉴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经验,通过强化事后监测,加强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监管等措施,实现规范管理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操作复杂、专业性强、管理环节多。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银行在贸易过程中对货权的控制,并且在享有货物处置权的同时确保债权的有效。笔者将我国和新加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比较研究,寻求银行开展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吴析  应韵 《时代金融》2012,(21):217-218
我国业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为寻求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析  应韵 《云南金融》2012,(7X):217-218
我国业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为寻求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变化,一些商业银行根据大宗商品标准化程度高、流动性好、现货交易活跃等特点,开发出了结构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并逐渐成为主流的融资方式。结构性贸易融资,是指存货和(或)商品流可以从其所有者处单独分离出来并用于抵押及债务清偿的一种融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