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福建省在政策安排上对华侨农场养老保险改革有所优待,并体现了灵活务实、以人为本等政策特点。政策颁布后,经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如今福建省华侨农场职工已基本纳入省级统筹。当然,资金紧缺、层次较低、发展不平衡等后续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2.
林财民 《财政监督》2012,(22):44-46
2011年下半年,在福建省龙海市广泛谈论着一件新鲜事:由市政府出资94.4万元,给予全市208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和华侨农场4个管区各4000元补助,用于设置党务村务公开栏,统一按照"位置恰当、大小合适、美观大方、牢固实用"、"从俭节约"和"专款专用、超支不补、节余留作公开工作经费不收回"的原则进行规范。同时明确规定,必须把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各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对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定性分析了未来影响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定量分析了未来基金收支平衡趋势,并通过采取"渐近式延迟退休政策"、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管理能力、促进"全面二孩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来劳动力等措施来应对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论扩大内需的重点和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福建省内需结构、消费需求潜力、培育消费需求重点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局势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福建省调整内需结构要以扩大消费为重点,并针对扩大内需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以及国内石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福建省石油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曾两次出现石油价格暴涨。据测算,这两次油价暴涨都给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石油产品价格变动轨迹、原因以及因油价高涨对全省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稳定油价和发展经济的相关对策,旨在推动福建省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勇 《福建金融》2006,(7):34-37
如何整合与重构农村金融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福建数据,简要描述福建省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剖析了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村资金回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深化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功能性和效用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政策、创业促进政策、创业融资政策和创业环境政策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应调校政策指向,强化创业教育,加大促进力度,创新融资渠道,营造创业气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促就业小额贷款业务自2003年开办以来,在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本文总结梳理福建省促就业小额贷款的政策效应及政策体系演进历程,并提出如何完善促就业小额贷款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综合运用税收、信贷、限购等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全面评估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产生的效应及其原因,并从金融信贷、财税、产业等层面,提出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获取大量资料,对福建省农村低保制度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并实行农村低保与其他社会救助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农村低保户除享受农村低保补助外,还享受其他社会补助政策,如学杂费减免、医疗救助减免、年节补助等,群众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保障水平低、分配不均,收入核查难,认知存在误区,评审流程不够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亟需在保障机制、保障水平、评审规范化、制度宣传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1257家主板上市公司2004—2014年的数据,运用分组固定效应模型,考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估计技术,分组固定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更为准确。中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上具有长远规划,股利政策存在异质性且缺乏稳定性,股利平均支付比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成为控制物价上涨的主要经济手段,这种现象与理论不符。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关于汇率变动对于物价水平不完全传递原因的总结归纳,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状态,总结了汇率变动对于物价水平不完全传递的基本原因并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我们应该适时适量地增强汇率弹性,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政策调节物价水平的有效性;另外,我们应采取鼓励进口等措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对物价的控制水平;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上仍以政策经济为主,政府只有全面地利用各种政策,做到及时得进行调节,才能保证各个政策相互促进地发挥积极的作用,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联合地方政府多部门共同推进金融服务家庭农场工作,有效促进了家庭农场加快发展,较好满足了家庭农场融资需求。但在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融资大额化、期限长期化、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现行的机制体制和政策法规尚不能完全满足家庭农场金融服务需求,需要在政策扶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外部政策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自治政府在牧业区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规定了积极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经济总方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论文对这些方针政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5.
China’s true level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is unknow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cently introduced policies to increase transparency and close some of the obscure financial instruments.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bonds (UCIBs) are one of the key instruments affected by these chang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can be expected. The issu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facing and its policy response provide important lessons for other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16.
科技应用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是目前这一情势还在加剧,科技应用的不合理性所造成的危害依然屡见不鲜。其中,农药应用问题就是多年来持续存在且一直较严重的,近年来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对原有法规进行修订并出台了新的治理政策。然而,科技的应用具有很强的与境性,只有深入挖掘出具体社会与境下多元复杂因素的博弈关系及其运作机制,才可能提出有效的对策。因此,本文以内蒙古某县为例,基于STS理念,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农药应用的具体社会"与境"(context)进行了微观调研,分析不合理应用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金智  彭辽 《金融研究》2022,508(10):117-134
本文以地方人才引进政策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人才引进政策对当地公司人力资本的影响,以检验人才引进政策在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显著改善了当地公司的人力资本水平;在小城市、竞争性行业、大规模和声誉好的公司中,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对提高公司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更强。效率检验表明,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显著提高了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同时也发现,地方人才引进政策降低了公司的薪酬激励和高管流动率,揭示了公司为顺利执行人才引进政策,可能通过弱化激励机制来安抚老员工,导致公司在薪酬治理方面存在局部的效率损失。本文验证了地方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揭示了该政策影响公司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政策后续执行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对乌鲁木齐县200户种植大户资金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借贷金额、借贷渠道、借贷方式及借贷用途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乌鲁木齐县种植大户的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Logistic模型估计种植大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借贷可得性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对银行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贷款效率等。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differences in qualitative disclosures between Chinese firms that cross-list in the US and their US domestic counterparts that reflect firm-level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Consistent with the strong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China externalizing cybersecurity and thus reducing the need to disclose individual company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we find that relative to their US domestic counterparts, Chinese cross-listed firms in the US provide less cybersecurity disclosure. However, market valuation of these cybersecurity disclosures is higher for Chinese cross-listed firms, suggesting that the market more favorably views Chinese firm disclosures that communicate a greater level of internalized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We als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setting on market valuation of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through an event study surrounding the arrest of Huawei’s CFO. This event highlighted cybersecurity weaknesses at Huawei, potentially more generally challen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cybersecurity policies. We find a negativ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the event, but only for our Chinese sample.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market’s view of company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is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perceptions of companies’ institutional setting.  相似文献   

20.
China׳s external policies, including capital controls, managed exchange rates, and sterilized interventions, constrain its monetary policy options for maintaining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following external shocks. We study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in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s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highlights a monetary policy tradeoff between domestic price stability and costly sterilization. The same DSGE framework allows us to evaluate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alternative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Capital account and exchange rate liberalization would have allowed the Chinese central bank to better stabilize the external shock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