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完善金融法规体系   随着《中央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的相继颁布,我国金融监管一改过去那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唯上级命令是从的局面,为规范金融业务活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法律保障。但是为了对整个金融银行业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监管的法规体系。首先,要充实金融监管中“真空”部分的法规。由于金融机构种类繁多,业务错综复杂,几部金融法规无法涵盖所有金融门类的业务,致使某些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依然缺乏法律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09,(11):92-93
“钓鱼执法”行为违法是毋庸置疑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满足一个法定前提,那就是行政相对人存在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并且这种违法行为比较严重已经达到了需要予以制裁的程度。不仅如此,行政机关还必须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经过一系列必要的法定程序才能最终作出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3.
1.怎样依法执行“合理回报”规定建议有关立法部门对“合理回报”作出明确的有法律依据的具体解释,以利于相关法律规定和地方性法规,能够妥善解决有关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问题。  相似文献   

4.
尽管国务院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运管部门随意上路拦截检查车辆,然而,西安市碑林区运管站却置国家、地方法规于不顾,运管人员上路随意拦车,违反程序乱扣车辆,罚交不分离,引起当地司机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5.
讲律师,我是一家对外贸易X司的业务负,任常与海美打之发。讲一阶段,我在斯门报道中常听创票单位犯走私须。过后在海美又听他们视单位犯走来极实行“以罚剜”。我记阎一下,这是总么用字?张先生张先生:您好!就您在信中的问题,我简单回答如下:走私犯罪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情节严重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逃避海关监管是构成走私犯罪的两个基本要件,缺一不可。近几年来,法人单位走私犯罪活动日益严重,单位走私不仅数额巨大,而…  相似文献   

6.
蔡锟 《中国招标》2023,(4):15-19
<正>案件来源行政一审: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皖12行初306号行政二审: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皖行终1092号行政再审: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行申3060号裁判要旨所谓“BOT”“BT”仅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不同模式,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并不禁止合作双方选择合作模式。即使涉案协议项目名为BOT模式而实为BT模式,也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从而导致合同无效;即使合同中部分条款无效,也不影响整个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周珩 《北方经济》2014,(12):32-33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中,再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根据现行宪法第5条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建设厅在“质量月”活动中主要是加大对工程质量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尤其是要加大《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贯彻力度,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查、巡查频率和力度,对违反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和降低住宅工程质量等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程“黑白”施工合同效力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思自治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前提。基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国家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作出了诸多规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意思自治应无法律上的效力,不具备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也应无法律上的效力。“司法解释”无权对合同效力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3,(9):24-26
无效合同是指已经成立,但因严重缺乏有效要件,不产生行为人预期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存在前四种情形时,当然无效;但当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是否一律无效呢?当事人履  相似文献   

11.
赵国桥  唐子文 《魅力中国》2011,(10):389-389
非法侵入住宅罪中“非法”与“侵入”的内涵,非法的本意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入一是侵入者有无住宅权人的许可;二是侵入者有无法律上的授权。“住宅”的含义具有三个特征。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标准与浙江省《意见》的适用以及”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9月1日,有40部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了。其中国家级法规18部,地方级22部,内容涉及文教卫生、金融保险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6,(2):74-75
2006年1月1目,有87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50部.地方级法规37部.涉及消费、纳税、以及公司、证券,保险、节能等诸多方面。这些法规的实施.将更好地维护公众权益。  相似文献   

14.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严重违犯我国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禁止任何破坏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而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大肆宣扬封建迷信和反科学的歪理邪说,非法集社、聚众闹事,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同宪法和法律原则及规定根本对立的。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法轮功”组织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构成非法结社。“法轮功”组织未经批准,…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河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科现有人员6名,其中5名为共产党员,是局内具有行政职能的执法科室,主要职责是: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贯彻执行: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受理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规行为的举报投诉和市、区移送的案件的查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作经济》2000,(11):21-23
《公司法》第七条规定了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原则性操作步骤:“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转换经营机制,有步骤地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供销社企业改制也应参照其程序。其中,清理债权债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7.
匡小明 《老区建设》2012,(14):14-16
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应规避五大风险:一是规避“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二是规避“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三是规避“人口老龄化陷阱”,缓解“未富先老”的经济压力;四是规避“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不当头;五是规避“民主政治陷阱”,确保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8.
一、“拉美陷阱”中的巴西 提起拉丁美洲,人们就会想到“拉美陷阱”。所谓“拉美陷阱”,说的是“只顾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社会发展、从而导致社会问题丛生”这么一种社会现象,简言之就是“有增长而无发展”。因为拉美国家是典型,故称“拉美陷阱”。贫富差距拉大是“拉美陷阱”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一提到“拉美陷阱”,人们又会首先想到“贫富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7,(212):1-21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法规和政策体系,对行蓄洪区的确定、调整、启用、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补偿等各方面做了界定,但目前仍然存在法律位阶偏低、部分法规执行主体不明确、操作性较差、补偿程序复杂、建设和管理资金不够明确等问题。建议加快制定《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经营、占用和管理出于主观故意或由于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笔就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原因及对策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