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在我们结合任教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做几点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孙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64-265
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旧的教学模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要使其成为现实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信息技术大量融入各高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大量提高,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兴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教学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场革命,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情需要的一项策略,论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方式、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伟 《经济师》2004,(10):90-91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 ,正在飞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 ,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文章从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概念入手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实现有效整合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感测技术基础》教学相结合。对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有关注意事项。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条件下,我国提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入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四个阶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的体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性教学支撑手段,必须始终服务于教学内容,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地进行课程整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状况灵活选择适当的整合形式.分析广告设计学科特点,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开始向信息技术教学过渡.国家教育部正在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改革中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数学教学方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种备受教师重视的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整合的内涵、目的和方往存在着一些误区,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0.
纵观教育发展,每一种技术的运用,都使教学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时代教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今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成了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中研究信息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使用信息技术可拓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内容突出,难点问题巧妙突破;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而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课堂效果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了课堂。作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以自已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课程改革出一份力。应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传统法学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学生主体性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有改革的必要。网络平台教学可以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法学教学中亦应得到重视。尤其应从课程展示平台为交互平台并重、理论研究型平台与实践体会型平台并重、单一信息平台与资源中心兼容并重以及政策激励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并重等方面加强网络平台教学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任务驱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的提出、分析、实现与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陆少兵 《经济师》2009,(10):109-110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创建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有机整合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分析、比较外语教学资源建设、使用的现状,提出外语教学资源建设应遵循以用户为中心,满足合适、实用、相关、易用的原则,其成品即外语教学资源库应达到系统化、课程关联化、海量、精细加工、互动性、开放性等标准。  相似文献   

18.
杨晓波 《大陆桥视野》2014,(10):125-125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把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完美结合,教师对书本理论知识直观的讲解表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集理论和实际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型课程受到了各部门的广泛关注.而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但是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师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教育机构的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学功能的发挥,因此为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本文将基于自身实践就如何提高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