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张浩  李树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5,(7):206-208,212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在以往服务农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的新形式、新方法。在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简要介绍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可采取的一些模式,同时对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旨在促进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在新形势下的发挥,并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福建对新农村建设的的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资金及人力资源的不断流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镇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失败。本文主要是探讨了村镇规划设计方案,并对规划中主要思考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村镇规划中的一些布局因素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全党上下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希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以免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走弯路、犯错误。试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建议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了对新农村的建设和策划工作,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新农村的住宅建设,因此。讨论住宅建筑设计也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各地农村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易使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弯路”、“走岔路”,有的甚至容易偏离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走错路”。对此,我认为,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初使阶段。正确处好以下五种关系,对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有特色、讲和谐、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同时大通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着力解决。大通个案是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大通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初步阐述了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土地开发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新农村合理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生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的现象,如眉目建设、粗制滥建、任意占用新农村建设用地、建了房卖不出去,基础设施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9)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是否进行新农村建设,一些人存在意见分歧。针对这一现象,文章首先肯定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作用,最后提出了推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与新农村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的农村土地管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政府将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要对项目可研报告实施评估,其目的使政府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使项目顺利建设和发挥效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参与了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评估,现将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资的政策和评估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彬 《经济师》2008,(1):71-7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因种种因素制约,环境污染有恶化倾向,不仅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破坏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追求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新武  雷霆 《经济问题》2006,(12):49-50,5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本人结合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并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设农机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及一些措施,以此引起各级领导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是中央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能力的角度来理解新农村建设.文章在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力则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对信阳市新农村的建设有了良好开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根据该市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虽然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明显的问题,本文将以财政支农涉及的一些相关问题、以及如何推进新农村综合实验区发展略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陈彦 《城市建设》2010,(5):31-31
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宿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为例,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概述,简述科学发展观下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事业中,政府在农村孤儿救助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较好的解决了一些孤儿的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但在整个思想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仍有待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广大农民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文章就三农问题概念、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