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正磊 《价值工程》2013,(12):217-218
美术鉴赏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学习方式有所变化,教师合理把握和使用教材,拓宽教学思路,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以美术教学为载体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了更好的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扭转授课中倾向过于注重知识的形式,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美术鉴赏成为形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校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下开设美术课程则更凸显出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陶冶情趣;二是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视野;三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积极运用综合知识理念,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实践探索多媒体技术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美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用色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接可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术。古今中外,美术的种类丰富多样,千变万化,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的影响,人类创造、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现代美术更是精彩纷呈,新思潮、新品种、新式样层出不穷,当代美术则以其多元化趋势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是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  相似文献   

5.
民间美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自觉创造的艺术形式,它反映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蕴含着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民间美术对于大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树立都有重要的意义。将根植于民间的艺术融入到高校设计教育中,使当代设计教育汲取民间的智慧和文化,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应当充分挖掘和探索民间美术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是人类原始创造精神与生命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以求吉祥、求喜庆、求和谐的民间心理为基础,以夸张或扭曲的形式为内容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滑稽审美。民间美术滑稽审美常通过不协调的比例、颠倒的装饰、夸张的造型等营造轻松、幽默、意外的审美效果,本文就探讨了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内容、艺术表达等。  相似文献   

7.
文化可以强国,文化也可以救国。在各类文艺中,美术是最具有直观效果,能在瞬间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不论绘画内容的题材怎样,流派风格怎样,美感艺术语言怎样……审美评价和审美教育是一样的。李振可就是这样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探索中西绘画的当代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7):224-225
美术手工课,它不同于小学里其它的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上好手工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实施现状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正常实施,并对素质教育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课程标准》提到:"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文章探讨了中职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群 《价值工程》2011,30(34):248-249
调查了解我校非美术专业学生对开设美术课的现状,设调查问卷(表)对我校12个专业300名学生随机调查。结果发现我校非美术专业学生大部分不具备美术功底,美术知识了解甚少,我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待提高,美术课的开设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园林美术是园林设计专业中一门基础课程,关于园林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一直以来没有严格规范,本文介绍了园林美术与绘画、实用美术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在园林美术课程教学中,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引入园林美术课程体系的教学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民间美术起源于原始艺术,是劳动人民通过生活感受独创的艺术形态,属于一种实用美术,具有实用性、民俗性、和精神审美性特征。现代平面设计也是具有实用性特征,是民间美术的延续,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由此看来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和民间美术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3.
周一新 《价值工程》2011,30(2):308-308
在新的国际文化背景下,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就中国美术发展的现状、美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美术发展及未来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崔勇 《活力》2010,(2):15-15
美术的发展是与时代同步推进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改革,时代人文思想的影响,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形成不同的时代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蔡峻 《民营科技》2009,(4):63-63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的美术课程,自然担负着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者、调控者、组织者、合作者的美术教师要很好地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美术学科对提高高中学生素质的作用,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不辱使命,不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6.
吴礼强 《活力》2005,(11):139-139,141
中等职业学校装潢专业学生学习美术,开始主要以临摹、写生为主,而创作教学是绘画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绘画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陶冶美的情操,培养高尚道德,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每年定期举办两届画展,对于学生提高创作能力及就业适应能力都有积极意义。我在指导学生创作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7.
化妆造型是以一定的美学与心理学为基础,利用美术的手段与色彩原理,融汇了服装、发型、饰品搭配等完成对人的一种完整的整体塑造.它与美术一样,是一门造型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要求艺术家或造型9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运用类似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手段制作出美的"艺术作品".美术贯穿于化妆造型始终,并起指导作用,但化妆造型因为其造型对象的独特性,又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职业院校要求学生在校应该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着独到的效果.所以,美术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审美对于一个人来讲尤为重要.审美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可以让一个人注意自己的修养,从而获得人生美丽的一面;审美也是一门艺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层次.其次审美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对事物的一种独特的见解.这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处世哲学.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审美教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化妆造型是以一定的美学与心理学为基础,利用美术的手段与色彩原理,融汇了服装、发型、饰品搭配等完成对人的一种完整的整体塑造。它与美术一样,是一门造型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要求艺术家或造型师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运用类似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手段制作出美的“艺术作品”。美术贯穿于化妆造型始终,并起指导作用,但化妆造型因为其造型对象的独特性,又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孙志娟 《民营科技》2013,(4):109-10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现浅谈一下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