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有关民生新闻讨论的深入,人们对它的思考回归到更加理性的轨道.本文对基层民生新闻报道重点要抓住"大情大理"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欧婉莹 《企业导报》2010,(8):276-276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新闻价值的取向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因此,着重探讨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一、民生新闻与农民的距离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为地方新闻媒体寻求突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重新确立了新闻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对电视领域的娱乐风潮进行了有效的突围,改变了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但近年来民生新闻暴露出的趋同化、庸俗化等问题开始限制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具体现象入手,分析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袁静 《活力》2011,(24)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持续走热,成为了电视新闻界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是极具人缘和市场的一种新型新闻类型.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在商业竞争、行业竞争等的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渐渐偏离了"以民为本"的本质核心,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  相似文献   

6.
王丽敏 《活力》2012,(21):96-96
近年,各种民生新闻栏目在国内的电视屏幕上遍地"开花",它们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之前"联播体"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更是以贴近性的新闻内容、通俗亲民的语言风格、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特色,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甚至成为不少地方台的金字招牌.然而民生新闻栏目快速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问题也接踵而来,例如民生新闻栏目的同质化、低俗化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节目质量的下滑、观众的流失等,可以说眼下民生新闻已经迎来了观众的审美疲劳期.而想扭转民生新闻目前的颓势,继续成为电视新闻的领跑者,唯有转型升级一条路,而这条路说到底,就是回归新闻本真之路.本文将从三个问题入手,探寻民生新闻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生新闻"一词在新闻界十分盛行,各级各类媒体都在创办相应栏目,大力报道民生新闻,大有"无民生新闻不火"之势.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在新闻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民生新闻的出现,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广大受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在近几年已经悄悄地走进受众的生活,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已经不是以前的柴米油盐和衣食住行,更多的报道的是人们关心的身边的大事.而且民生新闻更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报道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民生新闻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媒体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在地位上,民生新闻有着主流的地位,已经成为了新闻中的中流砥柱.真正做到服务于民成为民众代言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沈春花  朱姗姗 《活力》2012,(23):90-90
新闻写作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关于民生新闻的写作却是一个新科目.因为,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被提出并运用,必然会从内容到形式对传统新闻产生颠覆.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现实中民生新闻的应用随处可见,但理论探讨明显多于实践总结.在此,笔者就民生新闻的写作"蜻蜒点水"式的归结一下,并结合自身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指导下应运而生的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热播之后,民生新闻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导向偏差不得不引起业界人士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对吵架、酗酒滋事、破坏公物等不厌其烦的报道,事故报道中对于血腥画面的尽情展示及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对于他人家庭情感的热衷追逐和跟踪报道,偷拍地下色情表演时的所谓"真实记录"……本文试透过民生新闻的火热现象,分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同时对于现有民生新闻制作播出中出现的诸多导向偏差做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周国强  高寒 《活力》2013,(12):93-93
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渠道有了翻倍的增长.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传统的电视传播媒体无疑受到了很大冲击,电视新闻所受冲击、尤其电视民生新闻所受到的冲击更大。作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工作人员.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本文拟以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例,简要地探讨“可视性”“实用性”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播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找出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贾昊 《活力》2009,(10)
党的十七大把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今年,中央宣传工作会议提出: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加强宣传舆论监督统一起来.这三个统一起来,使民生成为媒体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民生新闻大量充斥报纸和书刊,广大媒体要提高民生新闻的生命力,摒弃琐碎、低俗,提高民生新闻的品位,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成为引领思潮的媒体,而不是成为报道柴米油盐的"黑板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分析现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详细地研究论述了未来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及创新策略,并且根据这些论据证明了做好这些工作在深入推进地方电视台新闻事业的发展及改善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有关民生新闻讨论的深入,人们对它的思考回归到更加理性的轨道。本文对基层民生新闻报道重点要抓住“大情大理”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伊欣 《活力》2013,(5):57-57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不仅仅是前些年央视成立了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各大地方台也把收视率的焦点对准了民生新闻类节目。从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电视台的《看天下》、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庆春 《活力》2014,(6):91-91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7.
闫德强 《活力》2014,(6):122-122
近些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所谓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本文认为,民生新闻要想立足,并在新闻市场中占据一定位置,就必须从价值观念、报道题材以及报道形式上不断更新,顺应民意,在新闻价值观上回归至“民生”和“百姓”,强调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日常生活”,要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去选择和解读新闻事实,在为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平 《活力》2013,(6):72-72
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不仅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两者相融,相得益彰。新闻节目大致分为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一般来说,民生新闻是最受百姓关注的新闻。民生新闻当中出镜记者责任重大。可从非语言表达、有声语言表达两方面来阐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出镜记者得体的非语言表达是帮助新闻信息传递的技巧之一。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的作用除了将新闻现场的信息有技巧的传达给受众之外,还要链接新闻背景,点评新闻事件,因此,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片形式中的一分子仅仅是出镜记者作用的一部分。非语言和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加上记者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许多关于反映民生类的地方性新闻节目,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结果,是一种体现以民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电视台大力度的打造具有特色的电视民生新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龙洪岩 《活力》2014,(7):89-89
众所周知,民生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以致于全国上下各台都把民生新闻当做电视新闻的救命稻草,纷纷使出各种招法,来使自己台的民生新闻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正因为民生新闻的性质,更应当注意把握、甚至要强化民生新闻舆论导向正确性,达到应有宣传效果。据相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出现的虚假报道、失实新闻,或带来负面影响的新闻,绝大多数是民生新闻。笔者认为,要正确把握民生新闻舆论导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