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基于DEA方法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赟  郭如良 《北方经贸》2011,(10):31-33
运用DEA方法中C撮模型,根据江西省11个市2008—2009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建立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效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规模收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还对非DEA有效地区进行投影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正确评价,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叶楠  李豫新 《价格月刊》2012,(5):53-56,61
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新疆北疆地区及北疆8个地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2006年~2010年新疆北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迅速,财富创造能力较强,但基础资源及设施能力较弱;北疆8个地州市中,乌鲁木齐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最强,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山东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定量化的角度综合评价各地市经济发展差异.首先建立了评价山东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2004山东省的17地市经济发展差异,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排序,并按地域划分进行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综合考察。本文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种影响因素入手,利用投影寻踪降维方法,依据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投影寻踪模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排序及聚类分析,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能力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是分析区域物流能力的基础。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娜 《商》2014,(7):68-68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构建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期为区域创新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是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而晋级国家战略的区域板块,建设该区域的经济不仅关系到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结构调整大局,更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本文以该区域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13个指标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业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本区域内经济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各方面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江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31省(市/区)1994-2012年经济指标与用电量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用电量相关的经济指标,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选取测度与用电量相关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准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包括三个部分:经济规模、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进而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准进行测度。最后,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准进行了测度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度分析——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循环经济进行评价。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筛选指标,应用层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珠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内部差异比较大;且核心区域除东莞市之外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外围区域高;最后提出发展循环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依据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竞争力与地区竞争力的定义,构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多元统计理论的因子分析法评价组成区域竞争力的八个竞争力的评分,运用“拉开档次”法确定这八个竞争力在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权重,对区域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绿色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对于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绿色经济的内涵,建立起一套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评价法对2010-2019年间选取的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区域、跨年度评价,最后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究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绿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2~2011年我国三大区域经济水平为例,考虑地区能源消耗总量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证实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得到更为真实的结果。从而有助于客观全面地对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也为政府各项经济发展政策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得出广东省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差异大、农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基于此提出提升广东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建设规划是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但是检验规划是否合理的标准,也是未来制定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因此客观、全面地评价高速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就显得十分及时与必要。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AHP等,建立了用于评价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可用以评价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为未来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当前区域生态经济的研究现状以及构建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建立了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重点指标进行说明,使其能够较好的分析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白倩 《北方经贸》2012,(10):32-33
本文以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江苏省沿江八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沿江八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今后沿江区域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向,开放性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商》2016,(9):279-280
对于许多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工业园区对推动现代工业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起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的途径。而且,欠发达国家经常借助特色工业园区达到推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目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它也有着重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涉及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实效性也有待增加。本文基于探讨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确立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评价体系,针对工业园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评价,论文还以安庆市大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安庆市大观区工业园)作为探究对象做出了详细的探讨,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原城市群的作用分析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强调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协调。本文论述了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对中原及全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大作用,并对中原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进行评价,指出其本身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朱志军 《商场现代化》2007,(22):337-338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特定区域经济规划的全过程的分析,以规划的理论特征与原则为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战略,分析模式与类型,进行指标评价,最终编制详细的区域经济规划方案,力求阐述建立一个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