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是座有数千年历史的老城,但认为济南是老态的或者仅仅是一座传统的城市,那么就错了。因为,一个代表着世界最先进城市发展的模式——济南中央商务区正在强势崛起。站在燕山立交桥向东眺望,一直到奥体中路,沿途辐射范围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一座座高楼大厦或已拔地而起,或正在紧张施工,在这里处处蕴含着发展的希望,未来5年内这里将崛起一处区域经济中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济南的"华尔街"。中央商务区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历经近百年发展,中央商务区以其高度集中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极为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枢。看济南,随着企业总部,产业集群效应的凸显,中央商务区这个  相似文献   

2.
<正>不知从何时起,"堵城"已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而是逐渐蔓延至二三线城市。一场小雨、一场小雪、一辆小车抛锚,甚至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都有可能引发一座城市的交通"瘫痪"……如今,拥堵已经成为中国普遍的"城市病",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济南,这座省会城市,也伴随着私家车的倍增而深陷"堵城之祸"。"堵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每座城市都是一处大工地,城市形象日新月异。济南绝不例外,每分钟都在变化。高楼大厦、立交桥、宽马路、大广场、大花园像一笔笔浓墨重彩,泼洒在巨大的画布上。沃尔玛、伊势丹、麦当劳、肯德基、上岛咖啡、必胜客这些许多城市都共有的、时尚的、流行的、克隆的“符号系统”正在浸淫着这座千年古城。原本舒缓的城市节奏在加快,老迈的城市体态也变得更加年轻,城市的面容也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大量传统街区在退缩,很多老建筑已经作古,不少诗意的风景已经消失,城市特色不再鲜明,与其他城市“长”得越来越像了。有人担心,有人呼喊,济南正在成为一座失忆的、断代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湖中好济南     
侯贺良  杜枫 《走向世界》2011,(30):29-31
湖是地上的一块天,她明亮、碧透,折射着一座城市的美丽和神韵;她静谧、温婉,洗涤了一座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大明湖是济南的湖泊的代表,其水源主要来自百泉汇流的泉水。大明湖风景秀丽,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其风景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5.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3,(3X):57-61
<正>百年光阴,在济南的岁月长河中,流过的虽然只是历史上的短短一瞬,但却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照片作为历史的见证与时代的缩影,能真实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生活。串起来的张张图片,不仅记录了济南开埠后人们生活变化的方方面面,也翻开了济南百年来的历史画卷,触摸着美丽泉城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济南是一座来了便不想离开的城市。的确不假,这是一座千年古城,从大舜文化、龙山文化便可窥及他的"古"。然而,老城不老。细细品味,这座老城每天都在讲述着关于活力的故事,那多彩的不夜城与动感的摩登范儿便是这座活力之城的主打元素。提及活力,济南的夜生活不得不提。夜,是一个魅惑的词儿。济南的夜,灯光与霓虹交错、车流与人流并行。华灯初上时,用流光溢彩来形容那情那景,想必毫不为过。阑珊的夜色、迷离的灯光,还有夜色中或玩、或乐、或为泉城广场的音乐喷泉而聚集、又或为生计在街头卖艺的人们,名士的生活,各色的形态,组成了一个多彩的不夜城。于是,夜色下,人们总会浮想联翩。踏过被泉水浸润过的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徜徉于于扑朔迷离的霓虹闪烁的街道,行走在古朴典雅与现代时尚之间,流动的夜空中不免多了些许的暖昧。  相似文献   

7.
王有祥 《走向世界》2008,(12):46-47
济南扼守黄河之尾,一水横跨城北,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如何“横跨“。洛口一直是济南北出的大门,与济阳、商河隔河而望,后者是济南发展相对落后的两个县级市,可以说与黄河的割断不无联系。此前,黄河在济南境内已有4座跨河大桥,但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酝酿的“五桥一隧”只待一座良桥。  相似文献   

8.
于一座城市而言,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儿,更何况济南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显然,城市名片不单单是一座建筑体或一个地标所能替代,更当是城之灵魂。而这种灵魂气质,非文化莫属。有人说,文化是水,动则波澜壮阔,静则水波不惊。于一动一静之间,济南的曲艺、民俗、节会等一系列的精神大餐将城市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先说静。若提"静"文化,不离民俗。如果,你对济南的"静"尚不了解,不妨抽一日闲暇,去一趟济南的老街——曲水亭街;又或春节,带着全家来济南过一次元宵节,赶一次济南味儿的年会。如此,你便会懂得,为何济南的皮影会如此的惟妙惟肖?济南的泥塑人会如此的执着?兔子王又会如此的痴迷?济南人缘何会如此迷恋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当然,这一切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相似文献   

9.
现实的距离     
《走向世界》2013,(21):46-46
<正>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打通所有的脉络,一个城市才可以健康快速地发展。济南的地理位置决定它自古就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塞。京沪高铁的介入,不仅打破了济南既定的交通格局,也让济南在环渤海经济圈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显。重新洗牌后的济南交通,衍生出许多新的关系链。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  相似文献   

10.
提起山来,济南不仅仅只有千佛山。巍巍泰山的北脉延绵于济南南部,那星星点点、数不胜数富有情趣的一座座小山体让泉城看起来更是婀娜多姿。如果说泉水是济南的灵魂,那么山则是济南的脊梁、城市的风骨。但是随着济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郊山体逐渐进入城区,部分山体由于地  相似文献   

11.
流动的美丽     
《走向世界》2013,(21):20-20
<正>有人说,交通是一座城市流动着的血脉。城市之所以美丽,不仅体现于林立的高楼、大片的绿地,更重要的是安全有序的交通。从狭窄的胡同到整洁的巷道,从羊肠小道到开埠后的各大经纬路,从泉水浸润的青石板路再到如今宽阔通衢的高架立交……济南的道路一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交通。从京杭大运河带来的南方茶文化到小清河"黄  相似文献   

12.
任平生 《走向世界》2010,(18):76-78
小清河像是济南的一首老歌。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尘烟中,她见证着济南的历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3.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3,(17):44-45
<正>在一座城市中,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在哪里?广场无疑是最好的答案。从古至今,广场便以会客厅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记录着每一位南来北往游客的脚步。在众多广场类别中,交通广场独树一帜,承载着一座城市最大的人流与物流,见证着一座城市繁华的"来龙去脉"。泉城交通会客厅每逢节假日,以火车站、汽车站等为主的交通集散中心总是异常拥挤,高密度的人流在此交织,使得空间有限的候车厅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交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三十年。这三十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济南的城市发展也是翻天覆地,我们将随着一些图片寻找历史的足迹,一条路、一座桥、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广场、一个时代变迁……这个时代的济南,凝固在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瞬间。  相似文献   

15.
畹町记忆     
这条路,曾被世界刮目相看。这条街,曾经商铺林立。这座桥,曾经车水马龙……如今,景象不再,一切都被重置。只有一条新打造的抗战文化街,保存着这座城市昔日的荣光,或许也蕴藏着未来的复兴之梦。太阳当顶的时候,我们来到畹町,这座城市的名字,在傣语里的意思正是"太阳当顶的地方"。和很多边城一样,畹町的经济随国家对外政策或兴或衰,几十年起起伏伏。而兴衰之外,似乎还有另一个畹町,它的味道同样是独特而隽永的。  相似文献   

16.
刘雨 《走向世界》2015,(12):40-43
对于一个身在异乡的旅者而言,博物馆是了解一个陌生之地最简便而又全面的去处;而对于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而言,博物馆则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代表着当地历史文化风味的所在。在这里,你可以驻足、停留,细细去品味博物馆的"济南往事"。提及博物馆,济南当属中国兴办博物馆最早的城市之一。1904年盛夏,横贯胶东半岛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在如今的齐鲁医院后门以东,也就是广智院街,原名"东新街",创办了济南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座既有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济南一直是充满文化积淀和深厚历史的古城.她的诗情画意、优美景色,历经千载依然熠熠生辉.如今,她既是时尚发达的现代都市,又是海纳百川的古城旧都.济南的老建筑对于时人来说,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寄托着老济南独有的城市韵味.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很多承载着时代珍贵记忆或见证过历史发展进程的老建筑不时让位于新城市的发展.尽管大多数人表示理解,但又确实存在着遗憾.对于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老建筑来说,拆除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城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帕特瑞克曾说过:"一个好的城市需要‘历史的情怀,发展的生活'."有价值的老建筑需要保留,但如何保留以及保留之后如何良好发展则是当今社会最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从济南市区沿经十路东行,燕山立交桥一直到奥体中路,沿途辐射范围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在5年内将崛起一座新城。一座座高楼大厦或已拔地而起,张扬着腾飞的生命力;或正在紧张施工,孕育着跨越发展的无限潜力。一排排、一列列,大楼林立,处处蕴合着发展的希望。这就是济南(奥体)中央商务区。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届中国艺节即将隆重开幕,作为东道主,泉城济南深感荣幸。济南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也提前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来迎接这个中国最高规格艺术盛会的熏陶和海内外朋友的考察。说起来,济南是一座艺术之城。这座老城有着2600余年的建城史,是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艺术是这座城市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的艺术有一块招牌,那就是曲山艺海。曾经,济南和北京、天津并称为曲艺界"三大码头",并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流传,那是何等繁荣!除了曲艺,济南的其他艺术形式也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20.
后高铁时代     
<正>说到交通格局,铁路枢纽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铁路之于交通的意义,可谓唇齿相依。回望济南的铁路交通历史,从1904年火车第一次开到济南,进入济南人的视野,到如今济南西部一列列呼啸而过的高铁……百余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城市交通格局的演变史,"后高铁时代"改变了济南的城市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