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任俊琳  胡旭皓 《经济问题》2015,(3):18-20,40
商业判断规则是美国法院对董事注意义务审查的一项重要准则,其内容是任何人要质疑董事的决策需推翻这样一个假定:董事在知悉的基础上,基于善意并相信是为公司的最大利益而做出的决策,否则法官会尊重董事的决策。商业判断规则的产生为公司的董事和他们的行为提供了在商业决策中回避风险的安全港。与之相比,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董事勤勉义务的规定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可以借鉴商业判断规则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董事负有注意义务,并借鉴了国外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把董事违反注意义务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股东有权在一定条件下代表公司对董事提起诉讼的制度写进法条。但是,无论是对注意义务的行为标准,还是违反该义务的具体表现、抗辩事由等,法律都未予以明确规定。以美国法院的一则判案为例,借以将在美国与股东派生诉讼形影相伴的经营判断规则作以探讨,建议我国在未来的有关董事注意义务案件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将经营判断规则纳入考量范围,使其审判依据更为全面,审判结果更为公正。  相似文献   

3.
王汉齐 《经济导刊》2004,(11):73-77
英国公司法形成于十九世纪,并曾长期成为其他国家制定公司法的范本。英国公司法有着较为完善的公司董事责任法律制度,在救济方式方面也很有特色。相比之下,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义务和责任等方面的规定过于简单和笼统,英国公司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英国公司法中的董事义务在英国公司法中,公司董事具有管理公司经营活动的权力。公司法将管理权交给公司董事的同时则要求董事在行使此权力时应尽到谨慎管理的受托义务。关于董事义务的规定基本上存在于判例法中,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义务通常要求董事具有相当的管理能力并能够勤勉尽…  相似文献   

4.
路卫军  张宝光 《经济论坛》2001,(9):39-39,45
我国《公司法》中对负责公司的董事会以及董事的义务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极其重要的董事善管义务,《公司法》中却缺乏相应的规范。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对《公司法》做了修订,但主要是针对国有独资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修改,而对董事善管义务却未涉及。因此,为维护投资者权益,实现资产增值,有必要对这一义务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析董事责任及责任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中对负责公司经营的董事会以及董事的义务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极其重要的董事善管义务,《公司法》中却缺乏相应的规范。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对《公司法》做了修订,但主要是针对国有独资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修改,而对董事善管义务却未涉及。因此,为维护投资者权益,实现资产增值,有必要对这一义务进行探讨分析。一、善管义务的概念及内涵善管义务是指董事必须以合理的技能水准、合理的谨慎和注重程度去处理公司事务。董事的善管义务实际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董事对于公司的事务的关注和处理是…  相似文献   

6.
李静 《经济师》2004,(9):73-74
文章以中外董事义务的法理研究为切入点 ,从主客体、内容及价值追求等多角度对董事义务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公司法在董事义务方面的相关规定 ,提出了从强化董事义务基础、完善董事忠实义务、增加董事注意义务的规定等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莉 《经济论坛》2006,(20):131-132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环境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公司面临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要求董事忠实、勤勉义务的同时为董事提供合理的利益保护机制,无疑是激发董事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时代需要。我国新《公司法》颁布施行以后,对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决策风险也随之加大。而公司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职权对公司进行管理时其利益应当得以保障,以实现其职权的有效行使,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应当适时引入经营判断规则,以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董事忠实义务的根据、忠实义务的体现,针对公司制度存在的问题,在评价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立法中董事忠实义务规定的建议以及新公司法下的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及其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上市公司治理中董事的勤勉与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出了董事的诚信和勤勉义务,但对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因此有必须借鉴美国法律有关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之勤逸义务和责任的规定,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经营水平,保护投资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玲 《经济论坛》2006,(19):132-133
公司法的传统观念认为,董事仅对公司承担义务,不对公司以外的其他人承担义务。不论其债权产生的原因如何,公司债权人都仅与公司本身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而与董事个人没有直接关联,因而股东和债权人都无权要求董事个人对其承担责任。为此,许多国家的学者主张公司法应突破传统观念,要求董事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承认第三人的利益,主张建立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本文所称的第三人指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一、责任的性质关于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学者争议很大。在英美法系国家,基于董事对第三人承担的义务是一般普通法上的注意义务,认为董事对第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行企业治理模式失灵是其经济难以真正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大股东介入公司运营非但没有带来理想中的效率提升,反而干扰了管理层的正常决策,加重了对劳动者的盘剥。金融资本家大肆攫取公司资源,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股东治理模式误解了股东与经理人的经济关系,高估了股东投资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错把股东视为唯一的风险投资者与关键的创新推动者。此外在分析时所采用的同质化抽象处理也不利于普通股东。股东至上的观念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倾向于大股东的利润分配方案根植于以交换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不能据此来指导企业经营。我国下阶段的公司改革需要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注于提升企业生产创新能力的新型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既是资本所有者的代言人,又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者,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董事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其主要内容就是促使董事会更有效的行使其权力,进行科学决策,以满足公司业务和投资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从董事会权力与责任、激励机制和运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为董事会提高治理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源于三权分立理论,目的是通过权利之间的制衡来达到保护公司、股东利益的目的。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公司的权利监督机构——监事会权利弱化,乃至被忽略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中国应设立外部监事制度。外部监事的选任、分类、激励与责任机制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存在的必要性。可以和独立董事共同起到加强公司治理的作用。外部监事立足于中国国情,它的设立是对中国现有监事会的改造升级,是充分利用了中国现有的公司治理资源。  相似文献   

14.
赵相昌 《经济经纬》2007,(2):157-160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相似文献   

15.
In any market economy, a fundamental question is how to make management accountable to shareholders and also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aw. This paper raises selective, critical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at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problems of the accountability of boards of directors to their shareholder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se issues include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and the duties of directors; the need for disclosure given that separation; and the corporate charter as a vehicle for the direct participation of shareholders in governanc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one of the best mod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at transition economies can use is that employed by the leveraged-buyout (LBO) and venture capital funds operating in the West. It argues that weakness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may undermine the entire privatization process. Economics and law are too often seen as separate disciplines. In reality, they come together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perhaps with greater impact than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托型共同基金的内在结构决定了资产保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必然存在着职权运用上的张力与冲突,任何试图让二者协调运达致和谐与平衡的做法都只是空想。通过澳大利亚修法的视角再次证明,在信托体制下,资产保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权力配置的矛盾深深地内生于信托制度之中,根本无法彻底根除。鉴于此,适时引入公司型共同基金,成为遏制基金丑闻并推动我国基金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征集股东委托书就象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当它可以成为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活跃证券市场的有力手段;否则可能会沦为投机人士争夺公司控制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工具。许多国家立法上均对此加以详细规定,我国仅作了十分粗略的规定。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实践中征集股东委托书实例越来越多,由于缺乏法律规制,出现了不少问题,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在我国,完善征集股东委托书制度已势在必行。而征集股东委托书之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征集股东委托书立法、执法和守法全过程的指南针。本文着重研究征集股东委托书的三大基本原则,即信息公开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是科技风险规制活动的起始,关涉科技风险规制资源投入方向与力度,影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损益。现行行政主导型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模式存在与依法行政、行政公正及权责一致原则相抵触的法治危机。风险认知因素、政治因素与法制因素成为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模式法治危机的根源与内在作用力。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行政法规制可在考察美国与欧盟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律规定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重塑规制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理念基础,重构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基本原则,建构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主体性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小股东权益受损存在多方面原因,新《公司法》通过设立和完善累计投票制度、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增设股权收购及公司解散请求权、完善股东诉权等,以期更全面和完善的保护公司中小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法治意识是促进还是约束了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呢?在美英等国纷纷促进本国FinTech创新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中国金融全球崛起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依据挑战/威胁、冷/热系统两大心理学理论,基于2009—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研究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消费者法治意识水平与FinTech创新数量、质量之间均为倒U型非线性关系,过弱或过强的消费者法治意识均不利于FinTech创新数量、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保护消费者时,应当遵循适度原则。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者法治意识还通过行业自律组织和研究机构建设、信贷缺口,间接影响FinTech创新数量。最后,本文就促进中国FinTech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