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税收弹性是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富有弹性的税收制度可以使税收收入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从而能保证满足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税收收入的变化与国民生产总值、税率和税收制度之间都有关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税收弹性可分为税收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和税制弹性.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27-1936年中国的税收弹性,并指出政府不断进行的整顿税基、调整税率的税制改革是这一时期的税制结构富有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来,我国税收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种税收超越于经济增长的态势.使得税收超速增长是否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税收超常增长的原因,并验证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进而对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广泛争论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对此分歧很大.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对其改进,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贡献很微弱,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一观点与主流观点是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4.
5.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杜金华 《新疆财经》2011,(6):50-55,59
本文以新疆地区1994年-2009年间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GDP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了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的方式促进经济与税收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针对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展开了激烈讨论,甚至有些人认为我国税收收入已经处于“超常增长”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该文通过借鉴宏观税负理论和税收弹性理论,用具体的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税收领域理论研究重心是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代税收理论的兴起,税收领域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税收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等方面。为了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弄清楚我国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我国的税收相关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建英  陈平 《山东经济》2012,(2):121-126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表现为税收增长的速度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从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来看,税收弹性系数偏高对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税收风险,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税收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于:价格因素和统计口径上的差异,GDP结构与税收结构之间的差异,累进税率制度,税收征管水平等。建议进一步深化税收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管理预防机制,建立科学的税收增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值得研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运用因素分析法、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税收收入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便于采取相应对策,以发挥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的模型,基于2000-2007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安徽省高等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结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取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的税收效应,发现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对税收的影响不同,表明政府在进行税收改革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结果显示,生活水平提高总体上会降低税率、流转税比重和其他税比重以及提高所得税比重,实际经济增长率增加会提高税率和其他税比重、降低流转税比重和所得税比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税率、所得税比重和其他税比重以及提高流转税比重。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其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高于进口,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沈婧 《特区经济》2009,(2):217-2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税收流失"这一由来已久的现象再一次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点。税收流失不仅造成经济运行秩序的紊乱,破坏了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国家财政紧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甚至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税收流失的经济效应,并在总结我国税收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8—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存在双向明显的因果关系。1978—2007年,金融中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5.43%,表明金融中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辉 《改革与战略》2008,24(7):118-120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1—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科技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1991—2005年间,科技中介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88%,表明科技中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作用还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9.
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核心,其实质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由重庆城市群、成都都市圈、成内(遂)渝经济带、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城市群组成的成渝城市集群。文章在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增长极的背景下,对该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它的战略意义,促进西部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几年税收收入超经济的增长,关于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地方税收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从区域角度看,其效应从东部到西部依次减弱。在探讨原由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走适度分权和效益型地税道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