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胡莹 《特区经济》2008,235(8):19-21
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企给我国石油安全带来巨大影响,为了应对高油价的挑战,要充分发挥能源消费大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谋求我国在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要加强自主运输能力,保障运输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核能属于绿色能源,是各能源企业重点力推的发展项目。现阶段,全球通胀上升至40多年来最高水平,欧洲电价大幅飙升,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内能源供应必然受到国际能源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大,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甚至国家安全战略的焦点。本文基于新疆能源资源赋存特征和独特区位优势,从促进我国油气增产稳产、发展战略性煤制油及天然气项目、丰富我国油气进口来源与进口方式等层面分析了新疆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潜在作用,发现其潜力巨大。为此,建议加大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适当加快新疆煤炭开发,适度超前布局煤制油气项目;将新疆打造成面向中亚的经贸合作窗口,深化区域经济融合;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能源安全已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文章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基本内容有:能源节约战略、“走出去”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构建石油金融体系战略、积极推进替代能源战略等。  相似文献   

5.
宋明静 《魅力中国》2011,(5):377-37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能源对外过于依赖,必然影响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同时常规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不少环境问题。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利用效率低,开发潜力大。目前,我国为可再生能源中长期总量目标配套的实施制度是“强制入网制度”和“分类上网电价与费用分摊制度”。但这项制度与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制度的实现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强制购买只是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销售问题,却没有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量提出要求。因此,我国必然实施配额制.来保证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总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力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1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深入分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及电力价格五大因素对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①第二产业的比重对电力能源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电力能源效率反而逐渐提升;②电力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对电力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反作用;③技术进步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均会促进电力能源效率的提高;④电力价格对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若想通过调整电价来大幅提高我国的电力能源效率,效果可能并不显著,但对于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清洁新能源可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为提高我国的电力能源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稳定、可靠、经济、安全的能源保障。农村能源对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作为国家整个能源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影响到我国能源供求形势,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公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一方面,我国能源对外依赖度持续走高,国际能源地缘形势日益严峻,能源安全饱受威胁;另一方面,南海不仅是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地之一,对其全面开发可有效规避能源渠道单一化的风险,而且将南海油气开发与其海洋维权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首先本文借鉴了国外能源安全及管理体制的经验,剖析了我国能源供给结构的基本态势。再次将能源安全与南海海洋维权进行耦合性分析,并得出两者之间的依存度和支撑度关系。最后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为政策导向,从能源物流战略规划设计、能源安全、能源物流及海洋维权的互存互荣策略、能源安全与海疆安全防务体系及动态化能源安全供给风险规避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与研究,以保证我国能源战略和能源物流管理体制创新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安全的维护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两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在对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进而影响能源安全;从能源供给角度来降低能源缺口,提高能源安全度,同时影响能源强度进而对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产生作用,以达到改善能源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补贴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2007-2011年间能源补贴与能源结构的样本数据,运用交叉相关系数方法,首次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补贴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煤补贴在滞后二阶时与煤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煤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煤结构产生滞后影响;石油补贴在滞后一阶时与石油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石油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石油结构产生滞后影响;天然气补贴在滞后三阶时与天然气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天然气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天然气结构产生滞后影响;非化石能源补贴在当期与非化石能源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非化石能源补贴对其当期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能源补贴和能源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发展转轨时期,能源生产备受关注。以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视角,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经过强制进入策略模型和向后筛选策略模型对影响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能源消费总量、生产弹性系数对生产总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应加强对能源消费的引导,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结合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合理适当地提高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保持能源供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谭元发 《特区经济》2008,(12):84-86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的俄罗斯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并制定了具有长远性、综合性、相对完善的能源战略。通过对外能源合作,谋求自身安全已成为当前各能源消费国的一大趋势,作为与中国有着紧密地缘政治关系的俄罗斯来说,其能源战略必将对我国的能源合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在强调全球能源格局演变和俄罗斯在全球能源格局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就中俄能源合作策略选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非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要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仅要买得起能源、买得到能源,还要运得回能源。能源进口安全的关键是运输,而海上运输又是中国能源进口安全的最薄弱环节。影响中国进口非洲能源海上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国际上围绕海上战略通道的争夺加剧、海上通道沿岸国的政局恶化、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缺波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GDP、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长期内GDP和城市化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和技术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短期内各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且误差修正系数较小,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并不算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利 《中国经贸》2013,(4):38-38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煤炭企业的投资安全不但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还可能会对国家的能源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投资的现状以及重要问题,并针对性的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几年,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已然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自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能源的对外合作不断得到加强,能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全球能源互联互通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的能源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罗磊磊 《老区建设》2013,(12):14-16
核电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善加利用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由于核辐射的危害极大及核电利用安全管理还存在漏洞,所以核电能源利用一直备受国际关注。通过提出核电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核电能源利用技术有待提高,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及安全管理中产生的道德风险,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持与国际间的合作及完善国内核电技术发展设施来加强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力度,完善核电法律法规的内容并优化其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并注入核电安全文化等。这对促进我国核电安全管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IPCC推荐的参考方法估算1985~2010年间的中国碳排放,分析中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碳排放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总量是对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因素,人口对能源的大量需求造成了我国碳排放量的大量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我国碳排放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有所减小;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小,说明了近年来中国注意节能减排,使得能源消耗强度不断减小,从而也减小了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李拉 《产权导刊》2010,(2):29-31
我国50%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充分表明能源的开发和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已经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国家能源结构转型、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基础的新能源的研发因此受到广泛重视,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也随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潜伏着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选取多重指标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雾霾污染,尽管煤炭消费占比最高,但其单位消费占比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非最大;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更低;对全国而言,雾霾污染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