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治区五届六次全委会议提出:发挥比较优势,使特色经济在速度、规模、效益上迈出重大步伐,在加快发展中实现优化调整。结合我区的实际,我们认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键是要立足特色,大力发展轻工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走有西藏特色的发展之路。一、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及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就业结构一直呈现"一、三、二"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产业结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就业结构则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西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迁并衡量了二者的关联性,表明西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促进各产业之间劳动力转移,形成各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取了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经典范式——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来描述改革开放30年以来西藏产业结构的变迁。即从产值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就业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西藏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及在变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以后西藏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西藏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藏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现阶段与全国产业结构的比较中探寻西藏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西藏第一产业,即农牧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已具备了向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第二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应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超前发展的,今后不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对西藏经济“十五”期间发展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藏经济在“十五”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中的贸易成分也不断提高,这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藏经济的外向型特征不断凸现。这种凸现可能隐含着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就是西藏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具备了产业结构的  相似文献   

6.
吴玮 《中国经贸》2010,(20):74-75
西藏正经历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山南等地的产业结构正从“三二一”型向“二三一”型转变。第二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而工业一直是西藏经济发展的薄弱产业,因此本文只针对西藏工业的新型工业发展的现状、任务及途径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趋势看,长三角地区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看,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但偏离度在逐渐缩小;从就业效应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江苏区域产业结构比较与区域协调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产业结构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效益三个方面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解释,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藏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初显端倪。本文结合西藏的文化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西藏文化产业现状作了一个分析,进而针对西藏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西藏产业结构由"三一二"型转变为"三二一"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西藏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来,产业结构更是不断优化,但第二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而工业一直是西藏经济发展的薄弱产业,因此本文分析了西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文根据“转换份额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解,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三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其中创新是关键。产业集群要实现转型升级,集群进行企业科技创新合作是关键。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合作博弈已经具备了条件。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合作博弈的参与方、动力分析,合作博弈均衡可以实现。要维护该合作博弈均衡,必须有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政府也应将产业政策转变为科技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3.
安玉雪 《特区经济》2011,(4):123-124
在我国,对上市公司的并购:一方面,它是政府拯救亏损企业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它也是企业寻求壮大、实现自身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发生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逐年上升,涉及并购的金额达1500亿元左右,平均每起并购案的金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本文运用综合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长短期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长期绩效比较显著,而短期绩效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赵祥 《南方经济》2009,(8):26-38
本文利用我国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29个产业2002—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集聚效应对于特定行业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行业样本范围内,专业化集聚效应对企业资产规模扩张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多元化集聚对企业成长几乎没有影响。在分行业分析中,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基本原材料和装配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资源依赖型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而多元化产业集聚对所有行业中的企业成长都没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在资源依赖型行业中甚至不利于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傅为忠  刘堃楠 《特区经济》2008,228(1):174-175
本文通过安徽省工业结构效益、资金利用效率的分析并参照各部门产业的年鉴。此外,本文还将对安徽省十五期间技术进步速度做出进一步研究,以期得出十五期间安徽省产业发展情况,并能为安徽省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范丽霞 《乡镇经济》2008,24(2):102-106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首先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反映:一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二是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三是对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其次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及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并且改变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最后在微观层次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为集体和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尹硕  张耀辉  bc  燕景 《华东经济管理》2014,(7):53-56,80
在结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双重背景下,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我国1952-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研究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正向关系,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影响显著,且具有粗放特征;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的变动呈现反向变动特征,说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在长期对能源消费的减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能源消费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能源效率的变动幅度,我国的能源消费存在基于能效提升的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产业集聚引发的外部性会提高整个产业的环境技术包括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并采用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该假说,但仅限于产业集聚的当期指标。同时也发现由于清洁生产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且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末端治理不具有行业特征,并且仅具有环境效益,因此导致核心变量产业集聚、控制变量人均研发对清洁生产的影响更大一些,同时也导致资本劳动比对清洁生产影响显著为负,对末端治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孟晓乐 《特区经济》2013,(11):129-131
中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河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举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了村民居住和生活环境,转变了农民就业和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统一、利益补偿不到位、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大和居民安全感缺乏等问题。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深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完善社区保障功能,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