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年初,对亿万手机用户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电信运营商在京城死守的“单向收费”也开始破冰,这标志着手机全面实现单向收费的开始。2月14日。继北京移动实施单向收费套餐后,北京联通也宣布正式推出单向收费政策。与移动单向收费套餐不同,北京联通此次资费政策无任何附加条件。显然,联通此举更得消费者人心,消费者所期盼的是真正意义的单向收费而非套餐形式的优惠游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孙春艳 《经营者》2007,(6):17-17
<正>移动运营商的做法显然与消费者的意愿相去甚远。电信运营商不明明白白降价,偏要七绕八弯考消费者的“脑筋急转弯”,何苦来哉?现实社会中有些“好事”就是很难叫人买帐,手机单向收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继广东等省实行手机单向收费后,北京移动正式对外宣布于2月8日面向“全球通”用户推出单向收费政策,设立“畅听套餐”,该  相似文献   

3.
穿袜子洗脚     
北京传出消息说,手机单向收费已实施,不过,单向收费要在规定的“包月套餐”中进行,用多少花多少还是白日梦。移动公司的新春游戏并非节日大礼包,渴望公平的消费者对电信垄断仍然单相思。无论是住宅电话、小灵通,还是大哥大,中国人对电信行业的贡献率堪称全球之首。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6,(11):13-13
争议许久的“关于手机资费调整”一事终成既定事实。这是信息产业部清算司不久前向媒体以及消费者公布的利好信息:从5月份起。中国移动北京地区手机资费开始下调。其中。被叫套餐接近单向收费。  相似文献   

5.
《福建质量管理》2005,(6):62-64
岁末新初,随着2006年即将来临,手机一直期待着的3G时代也悄悄的走近了。一直以来,“3G”对于老百姓老说,似乎还都是很遥远的东西,在一片“单向收费”,“3G”也是一直蒙着面纱,但不经意间,搜一下网络,关于“3G”的消息已经有将近3千万条!一股划时代的浪潮行将汹涌而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简化功能     
有媒体报道 ,我国今年将实行手机单向收费 ,手机入网费正式下降为零。由此 ,手机空机的价格也将大幅下降。据悉 ,摩托罗拉公司将在今年开发推出一款仅有通话功能的经济型手机 ,价格不会超过500元。这条消息 ,引起了许多普通消费者的浓厚兴趣 ,纷纷翘首以待、跃跃欲试。摩托罗拉公司“见风使舵” ,这一简化手机功能的拓展市场之举 ,必将大见成效 ,值得称道与借鉴。近些年 ,手机的功能日益增多 ,移动通信向互联网“移动”已成为一种发展大趋势。这对于一部分“白领”来说 ,的确是需要的。但就大多数手机拥有者而言 ,在众多的手机功能中 ,常…  相似文献   

7.
最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手机质量聚焦”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以消费者对手机质量“不满意率”为重点,采取“现场受理消费投诉”、“监督抽查手机市场”、“消费者与厂商面对面”等方式进行。具体活动内容有三项:其一是“设立手机质量投诉局长接待日”,  相似文献   

8.
岁末新初,随着2006年即将来临,手机一直期待着的3G时代也悄悄的走近了。一直以来,“3G”对于老百姓老说,似乎还都是很遥远的东西,在一片“单向收费”、“小灵通资费”等等大张旗鼓的宣传面前,犹抱琵琶的“3G”也一直蒙着面纱。但不经意间,搜一下网络,关于“3G”的消息已经有将近3 千万条!一股划时代的浪潮行将汹涌而至!  相似文献   

9.
21时代     
1、手机并非越小越好现今市场上频频推出“袖珍”型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尤其博得女士的青睐。于是造成了这样一个误区———手机体积越小,科技含量越高。而这种观点事实上是片面的,也不利于各厂商对手机产品的后继开发。有专家指出,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为了使手机的结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最合理、最大效用的安排,在具备同样的功能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零部件设计不同的造型,或大或小,厂家主要依据市场反馈信息来确定采用哪一种造型。换句话说,同样功能的手机,完全可以设计出不同大小的造型,换汤不换药,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丰富产品线,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和消费者需要。所以,“手机越小越好,”其实是一种误导。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首先应该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厂家提供的售后服务的情况,其次才是考虑手机的外观问题。2、哪些人不宜使用手机未成年的小儿:强大的电磁波长期于脑边释放会影响小儿大脑发育,严重者会诱发脑瘤。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正常是与钾、钠、钙、镁离子产生的电位平衡分不开的,外来的电磁波可严重干扰心肌电生理过程。试验证明,手机的电磁波可使心电图异常。装有心脏监视者,用手机会影响监视结果,导致误诊。癫痫病患者:手机使用者大脑周围...  相似文献   

10.
苗迎杰 《活力》2011,(18):111-111
当人们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按照统一的模式生活和思考,并各自有着不同价值观念和接受方式。此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碎片化”的时代已经在我们身边。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网络的普及。手机社区个人博客空间.微博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小广播”.这些广播随着网络的广泛和手机的参与让碎片化的传播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传播的“碎片化”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于天骄 《活力》2012,(16):117-117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首次提出的“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当时是指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所明确的意思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到如今,“新媒体”的内容更加丰富.又发展出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第五”“第六”媒体等的新型传播形式。网络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新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其传播的道德规范却暴露出很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传播手机木马成了一条隐秘的“生财之道”。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手机是越来越普及了,然而就在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手机一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却悄然现身,他们的心理因为无法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而患上了所谓的“手机依赖症”或是“手机焦虑症”。  相似文献   

14.
能摆脱“二十个疑难”围困吗? ——“上帝”消费知情权受制约落千丈 文木香  文献标识码:D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总结去年全国消费者投诉情况时指出,“明明白白消费”仍将是个长期的社会话题,“二十个疑难”制约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这“二十个疑难”是:保险条款理解难;出了风险理赔难;电话清单打印难;手机单向收费难;求医问药知情难;医疗鉴定公正难;旅游购买真货难;打折商品判断难;购房退换修理难;装修不遇麻烦难;商品包装简化难;汽车电脑三包难;中介押金退还难;邮购上当索赔难;瓶装啤酒安全难;美容受害维权难;减肥增高有效难;市场索要发票难;产品说明真情难;致富信息获利难。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企业文化》2006,(5):13-13
“您是越吃越好越精细,我是越苦越累越涨气!满足了您的口腹之欲,却害得我肠常便秘。漫漫长夜,辗转反侧,不禁在想,纤维在哪里?多想,多想听主人说一句:翠花,上青菜!”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13,(10):36-37
多款可供手机下载使用的打车应用软件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它们纷纷出现在很多消费者的手机里,并被奉为“打车神器”。  相似文献   

17.
严志国 《企业研究》2004,(5S):45-46
2.7亿;21亿;50亿。这是南方高科2001—2003演绎的手机神话。众所周知,南方高科进入手机行业与业内同行最大的不同是:南方高科没有任何手机背景,在血雨腥风的手机市场,南方高科绝对是个新秀。国内手机厂商大都有其他电子产品的背景支撑和贴牌品牌的支持,而南方高科却一切从零开始。“我们不走寻常路”,也许正因于此,南方高科在手机行业铸就了一连串令人慨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手机用户已近6亿。大多数人每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有时也被手机上的流氓软件所困扰。随着各种手机软件的普及,山寨机吸费、智能手机中毒等现象越来越多,流氓软件对手机用户的“侵害”行径正影响着人们对手机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快速普及的消费品,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手机的拥有量已超过4亿部,而且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但是,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手机质量投诉却面临着”高烧”不退的尴尬。据中消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受理手机投诉77945件,占总投诉量的11.7%,投诉量净增11.1%。投诉主要集中在手机质量问题、手机维修服务不满意、“三包”承诺不落实等方面。特别是售后服务问题多多,更是投诉的焦点。虽然手机“三包”规定已出台四年多,对规范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三包”规定还有不够完善,其中某些条款与《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些脱节,成为个别厂商逃避责任的借口。  相似文献   

20.
李立家 《活力》2010,(8):296-296
关于手机报的定义很多.我个人比较认同一下两种定义:1.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测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2.手机报“就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将电子信息、服务资讯传递给用户的一种媒体。其形式上应适合手机屏幕,手机的操作、阅读习惯,内容上注重个性化,即时互动性,并提供一些特色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