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公共政策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昭示着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取向是,既要追求效率、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我国分配政策中公平与效率思想进行了历史回顾,通过将公平与效率虚拟为两个基本的讨价还价参与人进行博弈定性分析,以资本与劳动为谈判视角,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中探究了两者交互选择所损失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高,标示着该政策改革的价值越低,反之亦然.通过建立公平与效率替换模型,从两者之间直接替换策略入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替换的有效路径,提出了替换选择所损失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越高,表明政策实施的风险越高.正确的选择是:要找寻公平与效率之间在各个阶段合理的替换方式和方法,处理好层级结构,在二者相互整合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其替换路径,通过政府建立良好的顶层设计、充分的上下互动、坚实的底部基础等一系列改革的政策体系,实现公平与效率在帕累托优化区域内适度非均衡组合、动态平衡、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华斌 《北方经济》2007,(2):58-60
公平即正义公道,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行为、个人行为是否合理的尺度,涉及机会均等、结果公正两个维度。目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正经历着社会大整合,社会弱势群体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阻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终极目标;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障;“三个有利于“是判断社会公平的标准,从而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的基本框架.同时,邓小平社会公平观有其重要的特征.重温邓小平的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滢 《黑河学刊》2006,2(2):108-110
社会公平已成为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社会中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平等包含着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等内容。实现社会公平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完善分配机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推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以完善的社会政策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贾英 《理论观察》2008,(2):91-93
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和教育质量不公平等现象,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政策歧视、贫富差距、教育腐败等原因造成的,要通过制定政策、建立制度等措施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规则公平”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三大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中的一个公平原则。“规则公平”,被正式写入党代表大会的文件,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同时也表明我们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规则”不公现实。  相似文献   

7.
陈朝宗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126-129
制度的价值导向决定或影响着制度决策模式.强调经济效率的价值导向必然选择集中的制度决策模式,强调社会公平的价值导向则必然选择民主的决策模式.我国目前的价值导向是效率与公平并举,因此,必须选择民主集中制,切忌过度推行决策民主化.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发生争议,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社会公平状况尚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应引入经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比较"与"田野调查"两个维度,以感同身受的态度去理解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并据此建立起判定社会公平状况的框架.社会不公平是转型期中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平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必须营造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环境,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发展社会公平,也就是要不断维护、发展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  相似文献   

11.
吕霓 《特区经济》2006,(6):95-96
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存在着社会不公问题。政府应当首先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减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达到基本的经济公平;在此基础上,以福利保障、基础教育、司法公正等为突破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和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当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显著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向更加公平和正义的道路上前进,但教育公平依然严峻.维护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3.
论税收公平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税收公平的不同种类 (一)实体公平 实体公平是指税收负担对社会全体是平等的.实体公平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即经济情况、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税收负担也应相同.纵向公平指经济情况、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其税收负担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公平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丽 《理论观察》2005,1(5):47-49
体制转轨时期,考虑到经济落后的实际以及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实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片面强调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有些人借"优先"和"兼顾"之差异,有意无意地贬低、轻视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单纯为一切聚敛财富的过程辩护,这不符合改革的精神,也不符合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效率和公平可以统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动力.同时,社会公平也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社会公平的条件已经成熟,在此基础上,要求对社会公平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目标.经过30年的制度转型,中国在市场经济制度转型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问题,将威胁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缺失在于该制度设计的多重分割即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社会人群分割.因此,解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问题,首先应树立"人人有权享有社会保险"的基本理念,其次正确处理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最后应打破该制度设计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社会人群分割,建立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养老保险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分配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的体现,也是人们历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分配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的体现,也是人们历  相似文献   

17.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冲突和磨擦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社会发展可以被看成是在不断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中运动发展的。从理论上观之,社会公平必须以一定的效率为基础和前提,因为效率特别是经济发展效率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反过来,效率特别是经济发展效率又必须以社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一项重要的机制,体现着公平和效率两大重要价值.公平体现了合理使用的合理性,效率则体现了合理使用的必要性.目前,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设置,采取了单纯的"规则主义",难免造成实践过程中的困扰,显得过于僵化而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人人都能享有发展的成果,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张振华 《北方经济》2002,(10):35-37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如何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如何在保证社会公平的条件下,促进效率,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