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80年代初,我就去过华西蹲点采写报告文学,后来又多次去该村调研,陪同国内外人士考察.最近读了《评传》,倍感亲切,深感《评传》塑造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典范.解放数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在带领人民群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是邓小平同志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是千万个吴仁宝这样的优秀中华儿女从实践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华西村是苏南模式的缩影,吴仁宝是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几十年来,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人民在政治上同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保持一致,自觉地走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早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明星村.当有人问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华西的路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回答得干脆:“很简单,主要是实事求是.”又有人问华西致富的根本经验在哪里?他回答得坦率:“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吴仁宝深知它的真谛所在,因而始终恪守不渝.回顾吴仁宝率领华西人的创业历程,他在坚持实事求是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中国的新加坡”的江苏省江明市华西村,是改革开放后苏南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建党80周年来临之际,笔者在华西金塔有幸采访了带有浓厚神奇色彩的中国农民杰出代表之一吴仁宝。刚从北京大学讲课归来的他,谈起华西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兴奋地说:“没有共产党,我吴仁宝只能从当年的放牛娃成为如今的放牛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华西!”  相似文献   

4.
吴仁宝同志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农民企业家,他带领华西村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华西村建成了“华夏第一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在全国独占鳌头,被李鹏总理誉为“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吴仁宝同志当之无愧地成了当代农民的杰出代表,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人物.报道研究吴仁宝和华西村,数十年来经久不衰.大家想寻求华西巨变的原因、推广其经验,为中国农村奔向现代化找到一条可借鉴的道路.冯治的《评传》从立传和评说的角度,历史地全面地反映了华西村由穷变富的历程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经验,真实地写出了吴仁宝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传》是一部成功之作,对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民奔小康、实现现代化,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典范。 吴仁宝——华西村改革开放的领头人。 1998年4月20日—2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考察乡镇企业。考察期间,江总书记在华西村同吴仁宝亲切交谈,在村民家作客,并亲笔题书“华西金塔”。 5月5日,带着“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怎样发展中小型乡镇企业经济”等话题,记者访问了吴仁宝。 不说大话、空话,要说实话、真话 尽管吴仁宝是个闻名海内外的企业家,是个“星级”人物,但在访谈中,给记者的印象,依然是中国普通农民的亲切、坦诚、朴实。 “我们华西村,不是太好,不是太差,既不是大好,也不是小好,确实一年比一年好。”“现在社会上讲好的多,问题却不愿讲。”吴仁宝实话实说:“一些人,  相似文献   

6.
这几天,手捧《评传》看吴仁宝的艰辛探求,看华西村的发展轨迹,不免陷于深深的思索.掩卷沉思,《评传》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是深化了对吴仁宝的认识.每个接触过吴仁宝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吴仁宝”,如“农民企业家”、“农民哲学家”等等.而在我的心目中,吴仁宝作为一个“农民政治家”的形象非常鲜明.读了《评传》,感觉尤深.首先是他善于从中国农民的命运,从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来思考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认定了一个真理:“选择了社会主义,就要干出个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华西村是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村”,老书记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精神代言人。吴仁宝被誉为农民思想家,凭着坚定的信念、超前的思路、高尚的人格,率领华西人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创造出中国农村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华西村,被人们誉为“乡村里的都市”。李鹏总理视察华西时欣然挥笔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近18年来,华西人所创造的两个文明的业绩,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实践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 一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华西人认为,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实事求是才能发展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吴仁宝这位农民哲人谈到,“过去干了十几年,干的时候说是社会主义,可是回过头来看看又不大像社会主义。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前吃不准,现在明白了。”他还对“人民幸福”这一本质性问题有过这样的解释,即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正是由于华西人对社会主义有着执著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才使人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9.
今日华西     
华熙 《江南论坛》2007,(8):61-62
华西村,于1961年建村.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始终信仰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动摇.华西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华西得到成功实践的过程.去年"七一"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接见老书记时说:"你好,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谢谢你,谢谢你!"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从古时的用人之道到现代的人事管理科学,都遵循着“人尽其才,量才录用”的基本原则,所谓“良才美器,宜在尽用”,小大之材,咸尽其用”。 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集体经济迅速发展,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尝试,闻名遐迩。华西村发展乡镇工业取得极大成功,其秘诀之一就是积极借助人才的力量。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在谈到使用人才的经验时,诙谐地说了八个字:“小才大用,基本能用”。极其朴实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从华西人“小才大用”独特的人才观中,我们不难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人才作用的发挥必须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商周刊》2013,(7):76-79
3月18日晚,“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在家中病逝,享年85岁。吴仁宝与他所带领的华西村蜚声中外。不仅在于华西村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肇始于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吴仁宝始终坚守华西村的集体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华西村已经是全球研究集体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活标本”。  相似文献   

12.
《评传》贯串着两条线,一条线就是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艰苦创业共同奔富的一条主线.还有一条线就是吴仁宝的社会主义观或者叫社会主义本质思想,这是贯串这本书的一条红线,所以我就把这本书的第五章作为全书的重点.在这章里,作者对吴仁宝的群众观、爱民观,包括他的朴实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充分的揭示:“你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如果不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不是一个好党”,“船靠篷,篷靠风,干社会主义靠群众”,“叫群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上下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中,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双学"(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华西村新经验、推动全省科学发展上新水平"活动,使我们全体华西人再次受到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4.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国著名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吴仁宝同志的模范事迹再次深深地感动了广大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本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曾先后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纪初三次赴华西学习,亲身感受了华西村艰苦创业42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最近人民出版社,为了更好地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实践,出版了一本反映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传记性著作——《吴仁宝评传》.(以下简称《评传》),这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农村基层模范人物的传记.《评传》记述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代表老书记吴仁宝谢谢各位,因为华西有今天很重要的是靠各部门对华西的关心和支持,对华西的不断宣传.刚开始老书记坚决不同意写他自己的.后来省领导多次打招呼做工作才让写出来了.冯教授写这本书是很辛苦的.从上到下各级部门对这本书也是较关心和支持.从冯教授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是写老书记一个人的事,而是写我们华西的整体,宣传了整个华西的发展.这次,我从北京回来,开了个村民大会,把村民大会作为《评传》授书形式,让华西村的村民都知道《评传》这本书,并让华西的村民谈感想.华西人都反映这本书写得实事求是,很有深度.今后,要好好学习,好好对照,进一步发展华西,中国改革的总设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一位美国学者专程到华西考察。当他得知华西村的固定资产已超过15亿元,华西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日本,农民家庭拥有轿车的比例超过了新加坡时,他惊叹不已。回国后,他撰文说:华西的经历使人相信,中国苏南创造了东南亚的经济奇迹。 华西,是中国农村一个缩影,也是国外人士观察中国农民生活的一个“窗口”。就在这片土地上,寄托着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吴仁宝半个世纪来的美好梦想。 今年72岁的吴仁宝,有22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他11岁就给财主放牛,做长工。好容易熬到18岁,他借了点钱,做起了卖布生意,梦想有朝…  相似文献   

18.
华西这个苏南极其普通的小村,在带头人——老书记吴仁宝的率领下,经过半个世纪建设有华西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苦卓绝探索,现已建设成为一个中外闻名的“天下第一村”。  相似文献   

19.
<正>江阴市华西村,这个江南水乡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庄,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在0.96平方公里的锦秀土地上,画出了共同富裕的最新最美的图画.李鹏总理欣然命笔;“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华西村在海外也名闻遐迩,至今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的宾客慕名前去参观、访问.1991年1月,美国访华团在华西村参观时说了一句话:“在美国农村,穷富差距较大.要寻找一个象华西整体共同富裕的村,确实很难.象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华西村的辉煌,华西村的成功,再一次雄辨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的无比正确.(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华西村1961年建村时,集体资产不足2.5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他们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壮大集体经济,1994年集体资产达到6000多万元,人均超过1万美金,比建村时增长了2400倍.现在的华西村,集体经济搞得红  相似文献   

20.
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我们华西村,兴致勃勃地登上98米高的“华西金塔”。总书记一边观赏华西全景,一边听取我的汇报,欣然挥毫写下了“华西金塔”4个遒劲的大字。 面对此情此景,想想风雨五十年的酸甜苦辣,我感到:50年来,我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