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4年的房地产调控取得了控制投资规模的成绩,但房价仍在飙升,这不仅让老百姓抱怨、政府头疼,更有可能演变为房地产泡沫以及金融风险的发生。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个人住房贷款政调整应该是其中的第一招。一、平抑房价此项政策调整必然会对房价的虚高起到平抑作用,但是不要指望房地产价格会出现负增长,因为居住消费还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西春 《新经济》2010,(4):22-23
温总理在“两会”上“坚决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承诺尚在耳边,央企却“用脚投票”,以实际行动对未来的房价走势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房价似乎陷入“调整一观望一再涨”逡巡往复的“怪圈”,高房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价过高与土地财政化、住房结构不合理、政府官员涉足房地产关京密切,这就需要改变“土地财政”、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打击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生活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新闻背景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重视房价上涨过快这一现象。刚过1个月,即4月28日,国务院再次出台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国八条”为具体硬性措施,每条措施都直指房价涨幅过快。  相似文献   

5.
崔阳 《生产力研究》2014,(1):149-150,154
房地产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它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但是房价上涨过快,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就表明出现了问题。文章探讨了近几年房价变化过程,分析房价过快上涨原因及其不利因素,提出了限制购房需求、控制信贷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中国房价过快上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能满足人们改善居住条件需求,满足享受型、投资型需求。但房价过快上涨,就表明其出现了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探讨近几年房价变化过程,分析房价过快上涨原因及其不利因素,认为应限制购房需求、分散异地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7.
张鹏 《发展研究》2011,(6):82-83
“新国八条”出台后,各地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降,但房价却未出现显著回落。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征限制了需求管理政策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因此,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进行供给管理。目前应当参照房价调控目标设定地价涨幅目标,并在当前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暂时冻结地价。冻结地价不仅可以降低住房建筑成本,还可以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房价上涨预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房产税改革引起了舆论和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在研究我国现有房地产税收体系设置的背景下探讨2011年重庆和上海房产税试点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9.
卢永刚 《经济师》2010,(7):38-39
2009年是我国楼市疯狂飙升的一年。房价上涨过快的根源主要在于房地产业的开发利润居高不下、地价的过快上涨和投机需求过旺。应对之策是疏堵兼顾,即通过开征物业税、重新分配土地出让金、建立健全住房管理制度、打击房地产业的偷税漏税、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等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经济月刊》2011,(10):107-107
在“最严调控”持续发力之下,今年以来各地楼市风景各不相同:部分一线城市地区的房价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而有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表现“生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房地产限购在二、三线城市推行,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动向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开征物业税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充满了期待。该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物业税实施情况及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房地产泡沫形成及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因素,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需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要抑制房地产价格及泡沫膨胀,需要从物业税、住房保障、信贷政策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与租金出现长期的背离,具体表现为租价比的不断交动.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租价比的变动与利率正相关,与房价预期负相关.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同时增加公租房的供给,避免出现居民房价预期逆转引致的房租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住房市场的三大制度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轮房价飙升令世人注目,且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诱发房价快速上涨的因素很多,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制度、住房供给体制和住宅金融体制的缺失,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剖析房价上涨过快的制度因素,并提出建立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四季度以来,针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特别是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正式出台,从坚决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房价和房价收入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永华 《经济学家》2006,3(2):64-69
近年来全国的房价出现了轻微的上涨趋势;房价收入比出现了较快的回落,逐渐接近国际公认的3-6倍;房价与房价收入比的地区差异极大,不能把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可能有泡沫的现象夸大为全国所有地区存在泡沫。认为存在房价上涨过快和投资规模过大两个特点的看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理论。提高人民的购房能力,除了压低房价外,还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央行加息对房地产需求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低档住宅供不应求,高档住宅空置过多等问题。一时间,关于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会直接带动钢铁、铝合金、水泥和能源运输等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使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央行加息。  相似文献   

17.
刘嗣明  郭晶  刘敏 《发展研究》2011,(12):101-103
政府调控房价政策的重要误区之—啦于,未满5年的存量房交易时调节税过高,过高的调节税阻碍二手房交易。一方面,调节税过高,持房者出售未满5年的存量房的实际收益可能会低于原始投入,这些人士更愿意“捂房惜售”,从而减少房屋供给,导致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房价的上涨,刺激大量投资、投机的需求,或让未来需求成为即期需求,从而增加房屋需求,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政府若真想降低房价的话,目前未满5年的存量房交易时调节税要降低,以增加供给;未来购买的未满5年甚至是lO年的存量房交易时调节税要调高到一个较大值,以减小需求,从而降低房价,至少是抑制房价迎陕上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房价持续攀升,不仅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出现房价大幅攀升的现象,二线城市也出现了房价上涨势头。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这一难题,我国货币当局多次采取货币政策,期望抑制房价上涨势头。一方面,政府通过信贷等政策手段,增加投栅性购房成本,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2007年央行和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利用商业银行信贷购买住房的首付、贷款利率等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价过快上涨的原因、危害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35-137
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土地的出让制度、房地产市场的体制不完善、开发商的违规操作和投机客的过度炒等原因引起的.过快上涨的房价使普通百姓无力承受,而进入了"蜗居"时代,导致现阶段住房矛盾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容易出现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增加金融风险,不利于中国经济良性、持续的发展.在了解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出现的大范围、高幅度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我国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现状,从政府、投资商、消费者三个层面分析房价过高与上涨过快的原因,并对各层面进行对策构思,意在将房价调控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