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何从产业层面解释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是否因产业竞争力增强而推动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潮?针对该问题,文章将2002~2012年BVD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与37个工业行业合并,实证检验了产业竞争力与海外并购的关系。通过检验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产业海外并购规模越大;第二,资本越密集和规模越大的产业海外并购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出口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越强,海外并购规模也越大;第四,国有股份越多的产业并不必然增加海外并购。文章还发现,产业竞争力增强有助于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并购,但在发展中国家并购时,尤其在能源和矿产行业,可能是由产业竞争力以外的"非市场"因素推动。总之,文章从产业层面解释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因素,加深了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2009-2021 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承担能力为调节变量,考察了技术并购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但企业创新效率较低;科研人员的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贡献大于研发资金投入,属于知识型增长;技术并购有利于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但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消极影响;将风险承担能力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检验发现,风险承担能力较高,能够有效增强技术并购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降低技术并购规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但对技术并购次数与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企业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仍很突出。为此,国务院于2010年9月6日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强做大优势企业。该意见第四点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其中第一项内容就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完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政策。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税收作为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的并购方式使得并购过程中税负不同,税收因素影响企业并购全过程,恰当的纳税筹划可以降低企业并购的成本,带来最大并购效益。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法中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的各税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企业合法利用税收政策,在并购行为中科学全面地进行纳税安排。  相似文献   

4.
杨志文 《浙江经济》2009,(13):46-47
规模偏小,缺乏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销售网络构建能力的制肘,使得浙江纺织企业普遍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重组并购后的企业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山东经济》2004,20(4):78-80
我国在即将迎来的新一轮并购浪潮中,国有企业重组并购活动会更多,规模会更大,接踵而来的是发生并购行为以后的企业整合。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并购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怎样进行产业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这是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聂飞 《中国经贸》2012,(16):54-55
目前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提升竞争能力。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迅速做大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企业并购重组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点,在此背景下,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再一次风起云涌,呈现出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集中加快的趋势。同时,国内的企业并购重组也呈现逐年增加、逐步加快的趋势。我们看到,这些年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当然,也有很多的并购重组是不成功的。近期,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间的并购将会更多、规模将会更大。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及本集团的并购重组的经验及案例,来说明一下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如何防范并购中的风险,为将要进行并购重组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企业的并购热潮愈演愈烈.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从国内并购向国内和跨国并购并存的方向发展。羽翼渐丰的中国企业视并购为一个迅速做大做强的手段.或者以提高市场份额.扩大产业规模为目的.即横向并购:或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链的联动效应为目的.即纵向并购。而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并购.  相似文献   

9.
产业特征对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以跨国并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国际化对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不同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要深入探讨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的变迁就有必要研究产业特征对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国际化的方式逐渐从单一的出口转向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并进.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并购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海外并购,企业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得并购目标的品牌、管理技能、研究能力、资源和销售渠道等战略资产,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运用2003—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据对36个产业的国际化与其产业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和能力与产业收益、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产业出口强度和产业规模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产业的劳动密集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出口强度对要素密集度与海外并购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两种要素(技术和劳动)的调节作用方向相反.这一结果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条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申燕 《中国高新区》2011,(12):25-26
2011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我国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等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为软件产业投融资的发展带来大好时机。《政策》中提及国家鼓励、支持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积极支持引导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为实现资源整合和做大做强进行的跨地区重组并购,这势必会使软件企业的并购活动更加畅通和活跃,软件产业在政策扶持下将与资本市场联手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1.
潘绍来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68-171
纺织业经营模式,实质上是纺织企业整合和利用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我国纺织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产品生产模式,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营模式,目前又在实践虚拟经营、资本经营、文化经营等不同经营模式。为应对当今激烈的竞争和诸多发展矛盾,纺织企业应该对这些经营模式进行有效地整合,以进一步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陈丽君  朱道才 《特区经济》2006,213(10):314-315
文章分析了与我国纺织品有关特保措施的特征,深入揭示了纺织品遭受特保的负面影响,并着重从纺织业自身角度探究了针对纺织品特保措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纺织业国内资本形成影响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2006年中国纺织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形成存在相同的变动趋势。理论分析认为,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企业有不同的产业关联度,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挤入效应。从纺织业的产业层面,本文发现1999~2006年外商直接投对中国国内资本形成不存在挤入效应。但是按不同来源地进行划分的经验分析结论是,港澳台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形成不存在挤入效应,其他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存在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兵团大量小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文章运用区位商分析得出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内部具有显著优势的是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三个行业则处于劣势地位,并结合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钟晓洁 《特区经济》2008,(9):233-234
中国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大国,纺织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欧美等国与中国在纺织品贸易中的摩擦不断,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频频受阻,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瓶颈。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中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分析摩擦产生的根源,从而思考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纺织品贸易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跨国并购中企业文化的整合模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式管理的概念。融合式管理是在共同的战略目标指导下,本着尊重、学习、开放、合作的原则,并购双方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最后形成较统一的企业文化的过程。并购双方企业独立经营管理,并购方学习被并购方的优秀企业文化,被并购企业学习了解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并购双方企业管理以利于企业发展为准则,实行动态管理是融合式管理的内在机理。最后,文章提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文化融合式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凭借纺织业多年的生产优势积淀,形成了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服装产业集群,然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伴随着汇率上调,人民币增值,原材料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但面对纺织品出口限制配额的取消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纺织业作为扶持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出口导向主导型区域服装产业集群依然可以在政府"推手"的推动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品牌,重铸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庄伟 《特区经济》2009,(8):221-222
本文对欧盟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特保措施法及实施细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分析了欧盟对于纺织品服装贸易特保措施法,提出我国相关企业应加快产业调整和产品升级,积极发挥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中欧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就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跃军  蔡海霞 《特区经济》2007,224(9):208-209
在分析中国纺织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波特提出的三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提出中国纺织企业在后配额时代的发展途径:产业集群、自主品牌建设和开发功能性纤维产品。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key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ness in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Mainland. The authors conduct a survey that is designed to use productivity, supply-side and demand-side determinants to measur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he collected survey data is then analyz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to capture the related determining factors indicative of competitiveness at the enterprise level.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lated industry infrastructur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ness in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followed by domestic demand. This suggest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infrastructure can foster industry performance, and that more resources should be endowed to enhance the domestic 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demand will foste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on a more sustainable b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