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TETRA(Terrestrial Truncked Radio)数字集群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方兴未艾。数字集群无线系统TETRA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标准。TETRA系统既支持话音通信、又支持多种数据业务。由于TETRA标准的开放性,及其在快速数据传输、集群通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它已成为世界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TETRA数字集群是一种共享资源、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高效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主要适用于具有应急联动、日常指挥、调度等相关移动通信需求的单位和部门。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和广州建立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文章介绍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网络结构以及不同于公网的特点,并阐述了组呼的概念和调度台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1、数字移动通信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移动通信产品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市场潜力极大。预计近两年,全国移动通信新增用户将超过2500万户,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逐步实现自主开发的GSM手机、基站设备和交换设备的规模化生产推进CDMA产业化工作加强数字集群通信的系统集成能力开发移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及其软件;研制、生产移动通信设备关键配套件及测试仪器。2、光通信传输系统 我国通信建设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对光纤、光缆及光纤设备的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已形成了从光纤拉制到设备制造的科研、开发、生产体系,在光通信…  相似文献   

4.
数字集群替代模拟集群是通信发展的必要趋势。本文从数字集群的概念、网络架构、接口描述、调度子系统的接口协议等等方面介绍了数字集群技术;采用前向业务共享技术及快速连接技术,解决了“一呼百应”和快速接入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数字集群模拟化及调度指挥数字化,从而推动数字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冯梅 《乡镇企业科技》2010,(22):319-320
数字集群替代模拟集群是通信发展的必要趋势。本文从数字集群的概念、网络架构、接口描述、调度子系统的接口协议等等方面介绍了数字集群技术;采用前向业务共享技术及快速连接技术,解决了“一呼百应”和快速接入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数字集群模拟化及调度指挥数字化,从而推动数字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LTE宽带集群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TE技术在宽带数字集群通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集群通信系统发展需求和现状,分析了LTE宽带集群技术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信网络的更新换代,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已经全面部署并投入使用,这也使得核化应急救援指挥通信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核化应急救援特点及其对指挥通信手段需求的分析,提出了核化应急救援指挥通信方式的转变方向,引出了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Android系统为支撑,构建核化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的思路,提出实现核化应急救援指挥通信方式由基于语音向基于数据转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综合网管系统在轨道交通TETRA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是对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进行配置,为全网综合业务提供管理的有力工具。因此,研究与实现数字集群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TETRA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设计并实现了综合网管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相比,管理范围更为广泛,综合性更强;并且充分满足了轨道交通内部无线通信的需求,为轨道交通通信提供了有力的网络管理支持。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电力通信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事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广东省电力系统利用自身行业特点和电力通信的技术和网络优势,面向社会发展通信服务的窗口。其主要业务有承办通信网的运营、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工程,开展无线寻呼、集群通信及电信业务,开发、生产和销售电力通信设备,维护、检修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通信工程与寻呼是公司二大支柱。在通信工程方面,从8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了广东省电力系统150多个微波站约320套数字微波通信电路,建成了14,275话路公里220kv 和500kv 电力传输线路的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GSM-R将作为一种无线传输平台,为高速铁路通信而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满足铁路各种特殊应用。而同时铁路通信对GSM-R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GSM-R网络在无线覆盖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蔡安国 《企业导报》2011,(18):275-27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GSM-R将作为一种无线传输平台,为高速铁路通信而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满足铁路各种特殊应用。而同时铁路通信对GSM-R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GSM-R网络在无线覆盖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移动通信运营商的IT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技术难题,论述了通过云计算来构建移动通信运营商智能运维服务管理系统及技术框架,并从系统运维的方向,利用大数据对通信网络的状态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铁路列车在不断提升运行速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随着GSM-R系统——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运用,我国铁路通信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满足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运用中GSM-R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铁路列车在不断提升运行速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随着GSM-R系统——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运用,我国铁路通信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满足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运用中GSM-R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成为人们生括中重要的通信方式.它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与使用的通信系统,除了提供传统的语音业务,它还提供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以及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所以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务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网络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将越来越重要。在通信网络中提供的安全业务,必然都要涉及到密钥的分发,对于拥有大规模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来进行密钥分发并提供安全业务保障是一种好的选择,也是未来应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作为一个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伴随着移动通信用户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通信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MS的移动通信网络自动监控系统,以期通过该系统的有效实施,提高网络优化效率,从而为通信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通信网络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并且其用户群体庞大、移动性高、话务密度甚是不均匀,由此造成用户手机与基站的信号连接不顺畅,致使通信质量下降的现象。而移动网络优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此局面,提高通信质量。文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存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及方向做了总结预测。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传统的移动通信方式而言,现代意义上的通信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其中,OFDM在无线通信网络之中就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OFDM技术是一种正交复用对数据进行高效传输的技术,在现代化发展的21世纪背景之下,OFDM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宽,对外来数据信息的抗干扰性也较强。本文主要对OFDM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进行系统剖析,在深入了解原理的基础之上,对OFDM技术的应用做了系统的概述,以此帮助研究学者和相关工作者更好地把控OFDM底动通信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GSM-R系统是国际铁路联盟(UTC)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T)为欧洲新一代铁路移动通信开发的技术标准。随着我国日益增长的铁路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传输业务和客货服务类业务的需求,我国铁路在选择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制式的时候,将GSM-R系统作为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铁路应当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应用业务的开发,实现GSM-R在我国铁路网络通讯中的蓬勃发展。本文展示了GSM-R系统在我国铁路通信中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今后的有效发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旭 《企业导报》2015,(4):110-111
随着3G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4G通信技术逐渐衍生出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4G通信技术是在3G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强化优点,摒弃缺点,对功能的进一步突破,将3G网络技术中的无线局域网和高速传输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了3G网络技术不能实现的功能,如高清视频的高速下载、传输、高效的信息通讯服务等。现实生活当时各个领域对4G通信技术的渴望,基于OFDM的关键技术的4G通信技术应用而生。文章主要阐述了基于OFDM的关键技术的4G通信技术的原理、4G的技术优缺点、OFDM与CDMA技术功能的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了OFDM在今后的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