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的关键。通过厘清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发展基础,提出“政府主导、相加相融、协调共生”即全域旅游圈构建、旅游IP形象统一、旅游产品与线路整合、旅游信息共享、协调共生运行为主题的五大发展模式和“合作共赢、收益共享、价值共创”的三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旅融合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发展先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新发展,成为文化旅游行业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江苏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镇,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鲜明的文化旅游特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逐步规划并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发展高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省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角色定位。想要持续保持好、发扬好这一定位,江苏的文旅融合需要从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文旅产业深度合作、探索文旅资源共建共享、搭建长三角文旅合作平台等方面入手,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立以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为子系统的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看作是五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后的结果,测度了2010—2020年长三角27座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趋于波动上升,但内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显著差距。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长三角乃至我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实证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志强 《经济纵横》2021,(11):83-89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从区域合作布局、要素合作阶段迈入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协调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应以顶层设计一体化为基础,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协调机制;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市场一体化机制;以科技创新一体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机制及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一体化.具体应以建立跨省域的协调机制为基础,从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手,以改革措施的突破、落地和系统集成为抓手,利用区域公共服务与政策优势,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具有掌控全球价值链能力的企业与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苏华 《江南论坛》2021,(2):14-16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合肥市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这为推动新时代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其中,交通强国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要标志的交通一体化.2018年通过的《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倡议书》提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将共同加快长三角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既是长三角打造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本质要求,也是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方宁 《江南论坛》2021,(10):13-14,23
江南文化是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地区在历史的长河中合力创造的、极具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站在全面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着力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宏阔背景下审视,用好用足江南文化资源,加强江南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创新,深入开展江南文化研究,推进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是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确定的"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其中,民航机场作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分工是否明确、功能是否齐全、通联是否顺畅,关系到江苏"两争一前列"的顺利推进.作为经济强省,江苏民航机场数量较多,但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四五"时期,江苏应按照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新要求,以"建设大枢纽、发展大产业、延伸大链条、实现大融合"为目标,打通堵点,补齐短板,深入推动全省民航机场协同联动发展,努力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更好助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要前提是推进城市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遵循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判断,构建城市群治理评价体系,将城市治理效能量化并开展评价,提出提高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建议。研究认为:(1)长三角城市群治理能力内部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2)分项看,长三角城市群治理能力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变异系数最大,以杭州湾大湾区和沪宁合发展带为代表的区域治理评价最好;(3)生态治理与长三角自然地理特征具有较高一致性,浙江西南区域和安徽南部区域呈现出高值特征。文章认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群治理要加强区域协同强化经济协作、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加强内部文化价值挖掘与联动开发、强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共建、加强数据共享与跨区域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大陆桥视野》2012,(10):60-61
江苏连云港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建设、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四大发展战略在这里叠加,推动连云港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推动连云港港口新一轮加快发展。作为区域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创新人才引育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创新人才引育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成为嘉兴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12.
苏锡常共建太湖湾大健康产业科创共同体,不仅可以强化苏锡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更可以辐射带动整个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从三市一体化系列需求看,共建太湖湾大健康产业科创共同体,将涵盖引领计划、研发平台、应用场景等诸多内容.详细分析了三城市太湖湾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开展产业科创合作的基础,剖析了相应的短板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共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业于勤  陈晓雪 《当代经济》2021,(11):108-113
就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而言,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总量的66%以上,其总量在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逐年提升.然而作为民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其结构竞争力仍然存在提升的壁垒,阻碍了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影响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本文将通过构建企业结构竞争力动态模型,选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财政税收以及利润总额指标进行现实分析,得出影响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结构竞争力提升的三个方面的提升壁垒,并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民营企业提升结构竞争力应选择产业聚集、区域合作以及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县域产业受资源要素禀赋限制,产业能级普遍不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内外有望实现更大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开放与合作发展,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迎来全新机遇.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如何利用一体化发展资源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各县域亟需探索实践的新课题.靖江作为苏中对接苏南、上海的桥头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立足区域经济视角,以靖江市为例,探讨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持,是当前社科战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环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五市市委宣传部、社科联联合发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以环太湖五市为核心,旨在通过研究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发展长三角,系统研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区域性课题,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协作,促进区域有序竞争、协调发展。4月7日,五市市委宣传部、社…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2019年,中央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整体发展具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特殊战略地位,发挥着突出的带动作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加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基于此,首先借鉴静电场理论,构建创新辐射场模型,对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辐射效应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其次,从时间距离、技术距离和经济距离3个维度探究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提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章从阐述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的体现展现切入,重点从提升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能力、“城”“市”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理性”“经济理性”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角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新要求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议题,以期丰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沿海开发的增长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兼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下的江苏沿海地区,应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科学地选择一个能够结合市场力量自发推动和政府政策支持引导的区域来形成增长极,进而快速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南通作为江海交汇的关键节点和长三角经济向北翼腹地拓展的第一梯度城市,是江苏沿海开发应该首先着力培育的第一增长极,并从政策资源倾斜、交通设施改善、产业布局调整和开放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南 《江南论坛》2003,(9):37-37
本刊讯为了加强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持。最近环太湖地区苏州、常州、湖州、嘉兴、无锡五市市委宣传部、社科联决定联合发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旨在系统研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课题,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协作,促进区域有序竞争、协调发展。4月7日,五市市委宣传部、社科联负责同志在无锡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论坛”预备会议。会议认为,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的宣传理论部门和社会科学界应尽的责任。与会的…  相似文献   

20.
区域一体化通过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经济地理学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系统文献阅读探索区域一体化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济地理学界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规模、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提升;相关研究已形成产业协作与空间组织、城市分工与区域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协同管治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五个方面,发现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的网络化、圈层化、多中心、沿交通线路发展的格局,以及邻近性、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政府博弈在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重点从格局刻画转向机制和对策探究,研究认知也从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到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不断升级,但囿于测度数据及方法的有限性,区域一体化研究仍处于待发展的探索争鸣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