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体仁是明末清初时期词学发展中一个重要人物,其《七颂堂词绎》中"境界说"的提出,首次将"境界"这一术语引入词学批评范畴,对清代中后期的词学发展和研究,尤其是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刘体仁"境界说"核心内容散布于《七颂堂词绎》中,主要体现在"词之体式论"、"词中警句"与"词之神理"三个方面,其直接影响了王国维"境界说"的相关理论,"境界说"在词学领域有首创之功,其对于清代词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敦颐的修身思想是立足于"诚"的多重维度阐释下,从宇宙本源的角度、人性论的角度、人生境界的角度、修养方法的角度等四个方面,阐释周敦颐修身思想的哲学依据。文章通过对"诚"与"圣"的辨析,从心性之学与内圣外王两个维度论证"圣"为修身的哲学境界。周敦颐认为"几"是人心之中最原初的动机,把"几"作为修身的哲学途径,从"几"处在善恶之间的微妙之处入手,提出了"思""慎动""学""师友"等四种具体的修身途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文心雕龙》在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之下,已发展成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刘勰说"声发则文生矣"。可见在人类早期音乐和文学就是相伴共生的,音乐和文学关系紧密。本文将论述《文心雕龙·乐府》之"乐",其主体包括乐府的音乐思想、诗与乐的关系以及"乐与政通"三个方面。具体而言,乐府诗的音乐思想是以儒家礼乐为主的,古者诗歌无别、诗乐互为表里是诗与乐的关系,乐和政治的关系则侧重于音乐在政治中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涵在于五个方面:"境界的‘真’","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造境"和"写境","三种境界"。总结起来说,"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也是他对中国美学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西方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历程则印证了器先道后说,它由应对压力的工具而始,经过了数十年的争议与发展,逐渐演变为企业使命与价值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升至道,其趋势将向"器"与"道"合一发展。这一历程也反映出该理论发展中的提升与完善,体现了由自然、功利、道德至天地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知情兼胜,早年又接受过西方哲学的影响,他的词作有一种非同传统的"哲化"倾向。"哲化"之词的艺术成就是王国维能够在五代、两宋词之后,在词学史上风标独立、占有一席的关键所在。受哲学理性的影响,其词又钟情于刻画一种表现"清醒"的意象,并时时流露与之相伴的"痛苦"情绪;执着于表现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落空后产生的疑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梦”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学中比较特别的新奇而自由的表达形式,它或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或是作为一种结构的框架,使作者能够通过梦幻的手段来连接理想与现实两个不同的境界.这种虚幻性和超时空性赋予我们的传统文学以更多奇幻瑰丽的色彩。在明清之际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涉及梦的作品有二十二本,占总数的44%,比例很大,应引起学习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作为海明威最杰出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如果对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都可能有不同的研究观点,从象征手法上对其进行探索,它无疑是一部杰出的"写意"形态小说,如果从其简约、写实的叙事手法来看,它又是一部杰出的"拟实"形态小说。但无论从何角度来看,这部精品之作都有着散文般的朴素与流畅,有着诗的简练与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犹如冰山,有实有虚有藏有露。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这部巅峰之作时代背景、艺术形态、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研究,从美学跟哲学的角度对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冰山理论"进行探讨,对《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所展现出的美学内涵分析,最终从哲学上论述整部作品所包含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哲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国道家的逍遥说、儒家的比德说、佛家的随缘人生观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观点,认为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旅游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旅游审美主体与旅游审美客体融为一体,由"在场"洞见"不在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科学史现象,"哥白尼革命"存在很多争议。随着科学技术哲学及科学史的研究深入,文章遵循如此学理:实在论与工具论哲学的新争论;哥白尼所体现的现代精神与科学家气质;事件所激荡的社会、文化影响,对"哥白尼革命"进行重新界定、重新整合、重新解析。  相似文献   

11.
杜甫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他的诗常以较高的艺术技巧来表达思想内容,形成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导的艺术风格。因此,后世尊其为"诗圣"。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利的"市民王国"思想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存在着渊源很深的传承关系及家族相似性,"市民王国"思想在哲学上复兴古希腊政治哲学,并开创人本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先河,而"市民社会"理论则是对"市民王国"思想的道德理解和超越。葛兰西借助于马基雅维利的"市民王国"思想倡导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的理念,阐释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文化领导权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艺术、哲学的维度,多侧面地审视诗歌的地位:诗是文学之母、诗是文学之王、诗是审美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质量"是国际社会关于社会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观点。欧盟从四个方面形成了关于社会质量的衡量指标体系。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积极推动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角度,本文提出了从六个方面拓展和深化"社会质量"问题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文学作品赏析课作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将阐释法、讨论法、实践法、对比法贯穿于课堂中的"文学作品导入","文学作品反思"、"巩固拓展训练"三个环节,借助对文学作品片断的赏析,以期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和西方文化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构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授权"对领导者、下属和组织的必要性和现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即"无为而无所不为",从道家的"无"之本源探究,由"无"阐发"无为"之思考,提倡"无为-有为-无为"三段论管理,继而阐释道家哲学中的"无为"对西方管理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进行探讨,提出"四个结合":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与典型案例相结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网络谐音流行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以“杯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文化、美学等方面展开的,很少对其生成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在收集、探讨网络谐音词流行语的基础上,以徐盛桓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理论下的两大组成框架——"显性表述-隐性表述推导框架"和"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为理论支撑,用当前网络流行的谐音词"杯具"为例,对谐音词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文学翻译,翻译史中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傅雷先生的"神似"说便是其中之一。从其诞生开始,"神似"说就受到一致认可和推崇,时至今日,"神和形"的辩证统一仍被大家所重视。本文就"神似"说的起源与形成以及其内涵做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