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彭浦 《金融博览》2011,(3):61-63
沉寂了13年的邮票市场终于在2010年春季以来强势爆发,很多品种都出现了十分喜人的涨势,尤其是被不少集邮新人称为"老古董"的老纪特票可说是枯木逢春,很多品种的升幅都很惊人。老纪特邮票的收藏价值到底何在?收藏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未来还有哪些品种值得收藏?  相似文献   

2.
2013年,邮票市场在绝大多数时间内的走势不如2012年,当年发行的“壬辰龙”邮票掀起了一波波行情,短线机会较多,投资者笑逐颜开。可是,到了2013年发行“癸巳蛇”邮票的时候,走势就完全不同了,“癸巳蛇”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是持续暴跌。  相似文献   

3.
吴伟忠 《金融博览》2014,(14):80-82
最近一段时期,邮票市场波澜不惊,大多邮票品种都在窄幅盘整中,成交量严重萎缩.有一个邮票板块却在不经意间渐渐脱颖而出,涨势惊人,它就是“文革”中后期发行的编号票.如编53-56《白毛女》已从2009年年初的140元持续攀升至目前的1050余元,编49-52《红旗渠》也从2009年年初的95元攀升至目前的850元,为那些对编号票情有独钟的集邮爱好者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编号票现已逐步成为邮市中稳定增值的“蓝筹股”.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编年号小型张邮票已发行了18年,但龙头品种《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的发行量扩容带动了编年号小型张邮票板块的整体性扩容,致使该板块曾一度令投资者望而却步.在前些年市场极度低迷时,社会游资极少进入市场吸纳邮票,编年号小型张邮票在当时也几乎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并且随着集邮队伍的逐年缩减,连2003年那些发行量在800万枚左右的品种也依然是低于面值出售,邮市似乎低迷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的邮票年册是指:一年内发行的所有邮票统一收集在一本册中,并附有每套邮票的发行背景、邮票内容、发行时间的文字说明。年册图文并茂,具有收藏价值。很多集邮爱好者特别喜欢收藏邮票年册,因为年册便于收藏整理,而且票品全面。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邮票年册是指:一年内发行的所有邮票统一收集在一本册中,并附有每套邮票的发行背景、邮票内容、发行时间的文字说明。年册图文并茂,具有收藏价值。很多集邮爱好者特别喜欢收藏邮票年册,因为年册便于收藏整理,而且票品全面。  相似文献   

7.
郭子初  胡青 《中国金融家》2008,(11):F0002-F0002,1-3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于2008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国际贸易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德伦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马建中共同为本届博览会剪彩。中国人民银行特发行纪念银币一枚,中国邮政特发行全息邮票一枚,并共同装帧成册呈现给广大参观者和钱币、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正就在1年后的羊年岁初,中国邮政将推出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收官品种《乙未年》(羊年),届时,从2004年开始发行的第三轮生肖邮票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首中国邮政的生肖邮票的发行历史,3个十二生肖大满贯演绎了各具特色的邮票行情。第一轮生肖邮:可圈可点1980年,集邮活动方兴未艾,中国邮政的首套生肖邮票《庚申年》面世。该票面值8分,主图选用了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画作"金猴",因其底色为红色,集邮界俗称"金猴"或"红猴票"。该票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1992年、1993年,中国邮市,整整“熊”了两年。只要走进邮市,就有一股寒气袭人之感。经历了1991年狂热后的人们,不得不以“穿着棉袄逛邮市”来形容中国邮票市场的不景气。 转折点 面对邮票市场低迷不振,新邮连连跌破面值的局面,众多的集邮爱好者和集邮专家惊呼:中国邮市走进了误区! 邮市需要风景在,邮市翘首望春风。 1993年7月下旬,邮电部部长吴传基在听取中国邮票总公司工作汇报时指出,邮票发行在“当前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应该研究为市场经济的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家》2012,(8):161-F0003
2012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将于11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举行。为了弘扬钱币和集邮文化、壮大集藏群体、活跃收藏市场,主办方将在博览会期间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奉上一场高水准的“邮票钱币精品拍卖会”。拍卖会拍品征集工作日前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1.
早在1840年,英国伦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说起来还真有点戏剧性。当时,邮递信函的邮费不是由发信方付,而是对方收到信后当丽付给。一位穷人。家的少女,因拿不起昂贵的邮资,便和外地打工的未婚夫约定,只要在信封上画个“0”,就说明“平安无事”,每次看到后,当即将信退回,岂不省下了邮资……为此也少不了与邮差引起纠纷。就这样,一个叫希尔的青年,为了避免这类弊端,才发明了由寄信人贴用的“邮票”,经历了百余年不断变化,如今的邮票,不仅仅是邮资凭证,早已成为各国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珍品。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邮品     
《投资与合作》2002,(12):104-104
伴随着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新中国邮票信步走来。或许你不曾经意,但若干年过去,你猛然发现一直珍藏的邮品竟然价值连城。一枚8分面值的“首都名胜天安门图放光芒”邮票,发行于1956年,如今可换回数千元;文革中产生的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最初的面值仅为8分,如今以元计算,市场价格已经蹿升至6位数;而1980年才问世的“庚申年”(金猴)邮票,在1997年的邮票市场大高潮中,竟从面值8分涨至2000元,17年间涨幅高达2.5万倍,平均每年上涨近1500倍,令世人膛目。这就是新中国邮票,一个创造世界奇迹的投资媒介。  相似文献   

13.
一家三人四上邮票我国自1878年发行邮票以来,首次出现了一家三人四次上邮票。这在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绝无先例,这就是廖仲恺一家。1932年,中华邮政发行一套《民国烈士像》邮票。廖仲恺(1877—1925)作为辛亥革命先烈之一上了邮票。画面为廖仲恺头像。1...  相似文献   

14.
以前科技没现在发达,通讯手段远不及如今丰富,邮票和书籍,就成了很多人了解和博览世界的窗口.足不出户,通过一枚小小的邮票或明信片,感受奇思妙想,也不失为一乐. 如今集邮的人少了,但把邮票作为投资品的人却多了起来.其实在投资的同时,不妨静下心来,欣赏这些藏品的内涵,品味其中的趣味故事,不但能丰富自己的见闻,也能反过来增进投资的乐趣. 以下与邮票有关的"最"系列,相信会让你眼前一亮,当然也会给你带来一些投资灵感. [非洲最早的邮票] 非洲好望角于1853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当时它还是英国殖民地.邮票图案为希望女神像,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三角形邮票.  相似文献   

1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
  在1950年7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全套4枚及“东北贴用”4枚,这确实是新中国全国范围内发行的第一套国庆邮票。不过,这套邮票面世之时,开国大典早过了大半年,倒更接近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  相似文献   

16.
“方寸之间,纵览历史”,这是记特邮票的历史写真价值。然而,当几十年后人们翻开邮册面对1997年11月8日发行的“截流”邮票研究历史时,问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的下游围堰能否合龙?得到结果必然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1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纪念邮票开始在全国发行。这是中国邮票历史上首枚社会保障内容的纪念邮票。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枚邮票从立项到发行,是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国粹,十二生肖题材的邮票走向世界各地的千家万户。每一套生肖邮票的面世,都会使以此属相为参照的人发出无限的感慨。随着2008年《戊子年》(鼠年)生肖邮票的面世,中国邮政的第三轮生肖邮票已经发行第5套。  相似文献   

19.
一、欧美市场 2013年,欧美股市强劲反弹,美股涨势如虹。从全年形势来看,美国宏观经济表现、政治局势变化以肢欧债危机的进展等因素影响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诞生11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一个月以来,与面值相比,小版张售价翻了3信,大版张翻了7倍,受此影响,邮市小版张邮票涨势凶猛。专家表示,此轮涨价行情席卷很多小版张,其原因可能是资金流入的带动作用,从目前来看,谈邮市整体回暖仍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