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为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2006年以来,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并按“入轨”和“分级聘任”的原则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了一套新的收入分配体系——岗位缋效工资制度。这是国家对全国事业单位统一进行的一次改革。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将工资结构由旧的职务工资制改革为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当然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LY化工厂岗效工资方案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岗效工资制的构成和实施管理,认为实施岗效工资制,使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同步增长.有效地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确保留住企业的关键人才.  相似文献   

3.
黄宝艳 《中国经贸》2012,(24):71-72
“岗效薪点”工资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分配的重要形式,也是激活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岗效薪点”工资制与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着分配基础和机制的明显差异,突出了岗位和职工的实际贡献在分配中的作用,形成了相对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实行“岗效薪点”工资制应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实行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以便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李维 《湖南经济》2003,(12):39-40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可以使员工发挥其最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由过去的岗位技能工资体系转变为以岗效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已成为各大企业薪酬管理的主流。如何有效地理解、设计并应用该薪酬体系,是广大薪酬管理者共同关注并不断改进的问题。如何理解以岗效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以岗效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以岗位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的工资体系。它有多种形式,如一岗一薪制,岗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职能工资制等。该体系大辐降低了工资分配中刚性部分比例,基本解决原有岗位技能工…  相似文献   

5.
拓展赣南烟草产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具有丰富的种烟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赣南有耕地面积500万亩,人口846万;种植烟叶有一定基础,2005年收购烟叶20万担,最高年份年收购烟叶34万担;1987年国家烟草局普查就测定赣南的信丰、安远、会昌、瑞金四县是最适宜种烟的县份。通过若干年努力,完全有可能把赣南建成种烟面积40万亩以上,收购烟叶100万担以上的烤烟基地。下一步如何策应“北烟南移”的趋势,稳健拓展赣南烟叶基地。笔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浏阳市在全国首创政府、烟厂、公司“三位一体”的全新烟草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烟草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历史跨越,成功打造出“全国第二、湖南第一”的“鹤源”世纪品牌烟叶,在中国烟叶评议会上喜桂冠。创新带来烟草经济的迅猛崛起,2005年,全市有22个乡镇198个村20439户烟农种烟共124350亩,收购烟叶29.01万担。  相似文献   

7.
我国烟叶生产继去年有效地遏制滑坡局面之后出现了回升的好势头。截止到目前的统计,全国烤烟完成了1960万亩的种植计划。西南烟区的贵州、四川两省的种植面积增加,云南基本稳定略有上升;黄淮烟区种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南方烟区的福建、湖南种植面积也有一定的增加;东北烟区面积基本稳定.个别省有所调整。烟叶生产前期,虽然一些省遭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但全国烟叶总体长势良好。预计年度烟叶收购量能恢复到正常年景,达到4600万担左右。  相似文献   

8.
缋效管理体系如何建立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不仅在薪酬分配和人才选拔上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而且对员工有很强的激励约束作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众多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理应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客观、公正、准确地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该研究汲取了当前先进的绩效管理模式如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等,与目前事业单位的现状相结合,从而建立起一套切合事业单位实际的缋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1993年,全国烟叶产大于销,烟粮比价失调,烟叶卖不起价,农民种烟得不到实惠,烟叶生产坠入低谷。就在这个时候,我受命来到安仁县烟草局带队。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司)的关心支持下,我凭着自己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满腔热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带领全县烟草员工一步一个脚印,负重而进,谱写了一曲文明建设的凯歌。1994年全县种烟5700亩,收烟11365担,销售卷烟2458万元,为国家创税75万元,利润99.8万元;1995年种烟1200亩,收烟3033担,销售卷烟3923万元,上交税金94万元,实现利润16.5万元;1996年种烟4300亩,收烟11…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原理,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缋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包括财务指标的选择、比重分配等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多维度的缋效评价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使农村信用社实现长短期利益、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均衡,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结构工资制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基础工资与物价脱节,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客观上强化了“官本位”,“平台”更加高筑,职务等级标准设置不合理等,提出进一步完善结构工资制的对策:基础工资与物价挂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特别是非晋职增资制度,强化机构设置,控制领导职数,提高工龄津贴标准,提高基础工资标准、增设级别档次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产烟区烟叶通过非法渠道大量外流的现象禁而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使产烟区财政蒙受了巨大损失,也使国家《烟草专卖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以全国烤烟大县桂阳县为例,1991年共外流烤烟18.3万担,占当年总产量的29%,以后几年外流量不断上升,1995年到9月底止,外流烟叶已达55万余担,占年总产量的76%,使该县损失财政收入2500余万元,占年收入预算的25%。尽管各产烟区每年都拿出很大的人力和财力想方设法制止烟叶外流,但收效甚微。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烟叶大量外流呢?笔者对此作出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供各级领导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玮 《辽宁经济》2003,(10):73-73
随着民航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民航东北管理局所属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于1999年进行了工资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及特征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  相似文献   

14.
“猴子扒苞米”与“临渊不退却”程建平某乡求富心切。先是随大流种蚕桑.一种就是8000亩,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头一、两年基本为保本经营。乡里不是据此主攻薄弱点,而是受"种烟得大利"的信息诱导,改弦易辙,拔桑种烟,一口气种了1万多亩的烟叶,配套的烟叶烤...  相似文献   

15.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与国企改革息息相关。时下,一种为三资、民营企业普遍实行的“谈判工资”制度,已经在北京的一些国企悄然实行,并对以往的结构工资制造成很大冲击。 北京市的北入集团公司第四印刷机械厂,早在去年4月份就在技术科率先实行了“谈判”工资。据第四印刷机械厂的总工程师杨庆锋介  相似文献   

16.
涉农“一号文件”显示出中央政府对解决农村发展难题的“决心”,但是却未从根本上消除发展困局和农业安全隐患.基于控烟指令推行的特殊事实背景,立足于烟区烟农收入稳定和增长目标,借助烟区县级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搜寻烟叶种植转型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决定烟农家庭收入和烟叶种植规模.理论推断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通过揭示烟农收入和烟叶种植规模决定的内生机制,提出实现转型道路构想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收购工作中存在的“人情烟”、“关系烟”一直是烟叶产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个别评级员把自己的社会关系带到工作中,让个人好恶和外界干扰占据主导地位,或提级提价,或压级压价,导致收购烟叶不公平。在烟叶收购中如不能“公开、公平、公正”,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从而导致烟叶种植面积不稳定、烟叶品质低下等不良后果,也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影响烟草行业的社会形象,影响与烟农关系,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治理和防范烟叶收购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保证烟叶收购秩序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员工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逐渐加强改善绩效工作.因此,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缋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绩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从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袁伟 《魅力中国》2013,(19):355-355
做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最困难的事莫过于为企业所属各单位(部门)和员工设计缋效考核指标。本文谨就相关的管理技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盐行业作为长期垄断经营的行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要按照“定员、定岗、定编”的要求,实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职位工资制为主的薪酬体系;引入全面“薪酬”理念;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技术与管理并重多种发展通道的薪酬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盐业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