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保定辖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探究贫困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有效推动贫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进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地区。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如何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扶贫工作体系,对于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片区最多、贫困县数量最多、涉及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农行云南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把云南省滇西、乌蒙山、石漠化、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作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扩大金融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是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现扶贫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唯一理性选择。扶贫攻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精准扶贫对扶贫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金融扶贫的内在逻辑是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基础。本文在张家界地区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扶贫的内在逻辑,分析了通过创新信贷合约缔结方式使得贫困农户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履约能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5.
黄志强  王凡  曾小芸 《时代金融》2012,(32):189-190
<正>昭通是云南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是国家新一轮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全市11个县区中就有10个属国家重点扶持的特殊困难地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2011~2020年间乌蒙昭通片区国家扶贫计划总投资达1.4万亿元,涵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旨在改善昭通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严重的现实问题。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不可或缺,如何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笔者就昭通市金融支持扶贫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区、边远地区为一体。“十二五”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计划,甘南州7县1市全部纳入重点扶贫的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区,共涉及87个扶贫重点乡,524个扶贫重点村,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也是这一轮四省藏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龙山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15年启动金融产业扶贫以来,不断创新扶贫信贷模式,构建金融产业扶贫新体系;强化工作保障措施,搭建贫困农户脱贫新平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金融产业扶贫新思路,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的资金问题。三年的实践显示,在边贫地区实施金融产业扶贫面临着社会普遍认识不足、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农户贷款意愿不强,政府监管制度欠缺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完善监管考核机制等,从而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8.
金融参与扶贫开发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力武器,与财政“救济式扶贫”不同,金融扶贫关注有发展意愿的、有生产能力的贫困群体,遵循的是“开发式扶贫”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金融参与扶贫开发的探索和尝试.金融发展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金融机构通过增设营业网点、提高存贷便利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等途径对减贫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服务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限制,金融减贫的作用一直未能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9.
<正>9月15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其定点扶贫的云南省马关县设立的支行正式揭牌开业,标志着农发行把政策性金融机构网点延伸到深度贫困地区,政策性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稳固化、平台化、常态化。马关县地处中越边境,集民族、贫困、山区、老区、原战区为一体,属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面大、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自2013年定点扶贫马关县以来,  相似文献   

10.
刘绍吉 《时代金融》2008,(10):97-99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分布面广、程度深。对滇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别是古敢乡补掌村水族地区来说,地理位置偏僻,社会事业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内外部力量进行扶贫、加大科技教育扶贫力度、培育区域优势产业等扶贫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焱  王菡敏 《中国金融》2021,(1):101-101
随着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金融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青河县、吉木乃县为例,从县域发展和贫困现状、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现状及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入手,探索形成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藏族聚居区(简称藏区)脱贫致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要求的重要体现。本文梳理了青海省金融支持藏区精准扶贫的措施,总结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藏区扶贫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是湖南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而海拔800米以上的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又是扶贫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201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贫困程度最深、住房饮水等民生问题最突出的实际情况,决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为了探索路子,积累经验,2011年在凤凰县腊尔山区先行试点。  相似文献   

14.
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金融精准扶贫,因此对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与研究,对我国贫困地区贫困摆脱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上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全县有57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其中国家级贫困村28个).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坚持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的“三最”乡村和人口入手,积极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金融扶贫、对口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建儒 《河北金融》2014,(3):3-5,16
从公共政策选择角度,实现财政支持为主的扶贫模式向金融支持为主的开发模式转变,是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转向市场主导型开发模式的客观需要,是环首都地区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财政促进环首都地区脱贫奠定了相应制度保障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必须更好地发挥金融促进环首都区域绿色开发、长效发展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环首都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金融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环首都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贫困特征出现的新变化。一是"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分布比较分散,贫困点多面广。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生态脆弱。二是绝对贫困家庭呈现"一多、两少、两低"特点,即家庭病号多,劳动力少、现金收入少,文化程度低、非农就业比例低。随着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出台后,将有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绝对扶贫人口大大增加,这将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金融责任。(二)扶贫开发面临多重压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构建了新疆少数民族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出贫困指数,以全面FGLS检验扶贫效应。研究结论:经济基础较差和发展能力低下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问题,不同指标对贫困的贡献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会增强扶贫效应,作用强度依次降低。建议地方政府要精准识别各地州核心贫困问题,着力从供给侧改革入手,高效推动新疆少数民族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扶贫开发,争取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在脱贫这场战役之中,金融推动产业脱贫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脱贫发展。文章以金融在产业扶贫中作用为写作对象,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脱贫实践情况,如延安模式。接着分析了金融支持产业脱贫中存在一些问题,分别从金融业层面、金融扶贫协作层面、扶贫地区产业发展层面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做好进一步金融支持工作建议,以便金融可以更好推动产业脱贫,使农民摆脱贫困生活,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刘绍吉 《时代金融》2009,(1X):127-129
我国现在采取的易地扶贫开发,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对于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操作难度大且没有政策保障支持,没有推广。滇东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发移民搬迁走出了一条创新成功的脱贫道路。本文首先阐述了滇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然后对自发移民搬迁实践进行了分析,找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自发移民搬迁扶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