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银行家》2014,(5)
正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强在规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保障客户支付交易安全。《通知》延续了银监会于2014年8月下发的《加强电子银行客房信息管理有关规定》,2014年1月央行下发的《关于加强银行卡管理业务的有关规定》、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发,对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了细化规范,涉及客户身份认证、信息安全、交易限额、交易通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银监会与央行联合发文规范第三方支付本刊讯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发,对有针对性的问题细化了规范,涉及客户身份认证、信息安全、交易限额、交易通知、赔付责任、第三方支付机构资质和行为、银行的相关风险管控等内容。该通知以近20个条款规范了商业银行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其中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验证和辨别客户身份,应采用双(多)因素验证方式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正>4月10日,一份由银监会和央行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0号文"),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提出系列明确要求。点评:10号文表面上厘清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关  相似文献   

4.
事件     
正银监会发布10号文银监会、央行联手下发文件,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业务进一步提出规范,对合作中的身份认证、交易限额以及风控进行了细化。4月9日,银监会及央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目的在于保护商业银行客户信息、资金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银监会与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对商业银行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关联进一步规范,加强了客户金融信息的安全防范管理。这是自3月份人民银行就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并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以来,加强第三方支付安全风险防范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阿里日子不好过,第三方支付再受重创。中国金融未来将走向银行主导、信用卡支付为主的模式。4月10日,一份名为《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10号,简称"10号文")的文件正式下发,规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这似乎破除了央行与银监会不和传闻,起  相似文献   

7.
3月11日,央行向第三方支付食业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该草案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据悉,这份草案最大的调整在于对第三方支付和转账额度给出了更加小额度的限制。随后,3月14日,央行发文叫停二维码(条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对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暂停。[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4,(5):10-10
4月10日,一份山银临会和央行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0号文”),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提出系列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简讯     
央行就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征意见 日前,央行起草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合作银行。  相似文献   

10.
《银行家》2014,(5)
正上市银行涉房贷款超三万亿,中行农行占比同比小幅增长4月1日证券日报报道,截至3月31日、11家上市银行2013年对公业务中涉及房地产产业的贷款余额合计超3万亿元.五大行的涉房贷款态度出现了分化.其中,中行和农行涉房对公贷款的占比同比都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央行否认设三方支付管理办,将继续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4月10日,央行回应并否定将设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办的传闻.称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已在2013年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作了规定.央行继续鼓励创新、规范服务的总体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支付机构依法接受央行的监督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的从业资质、资金托管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自此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真空时代已结束。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21日下午,央行正式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办法》规定了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以及管理细则等,以规范第三方支付产业、促进其良性发展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非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亿笔,金额达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和100.7%. 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支付服务市场发展的产物,央行于2010年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对支付机构开展支付业务实施准入管理.就像驾驶机动车必须先取得驾驶证一样,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必须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这张许可证,被很多人称为支付业务"牌照",是开展网络支付、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第三方支付业务第一要件.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纳入监管范围.同年12月1日,又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最基本规则、申请人资质条件等进行细化.《办法》自12010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监管对象是非金融机构的网络支付服务,也就是通俗所称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在《办法》颁布实施后,如何认识第三方支付服务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将成为央行一个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金融     
《财会学习》2014,(1):4-4
央行关闭比特币第三方支付 继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后,央行近日再度约谈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不能给比特币、莱特币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对于已发生业务的支付机构,应解除商务合作;对于存量款项,可在春节前完成提现,不得发生新的支付业务。  相似文献   

16.
银行是最早从事第三方支付的组织机构,银行支付曾经长时间作为第三方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拓展了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范围,赋予了第三方支付新的、更深内涵,使得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本文首先从客户体验、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成功的原因;然后从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定位、银行内部客户管理职责以及支付结算政策环境等三个角度研究了银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挑战,与之实现真正共赢的问题;最后,本文引入交易银行服务理念,提出了做大做强银行支付,推动支付结算业务升级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猛,作为其中重要配套设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呈现出交易规模不断放大、影响范围目趋广泛、潜在价值逐步显现的态势。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更加明朗,与商业银行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也日益凸显——没有银行提供的基础设施,第三方支付就无法实施,双方的关系如同高速公路与跑车。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制定背景在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匿名、假名账户严重阻碍了支付账户实名制的落实.《办法》立足于客户权益保护,明确网络支付的含义及服务宗旨,规范支付账户管理,完善支付机构分类监管措施及客户权益保护机制.这对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促进网络支付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6,(1):12-14
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力法》2015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人民银行确立了坚持支付账户实名制、平衡支付业务安全与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支付创新的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