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合作金融从建立之初至今已走过了60多个春秋,经历了初步发展、调整发展、独立发展和深化发展四个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了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多元并举的产权制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一条适应经济和自身发展的产权制度.本文从科斯定理视觉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进行探析,以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进一步产权制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一体系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以部分民间金融为补充,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仍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本文试图从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作为较早进行农村中小金融改革的省份,在改革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正在探寻解决的办法,对其他地区的农村中小金融改革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出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制度和员工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合作金融如何发展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这是农村合作金融如何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德清农村合作银行为例,研究改革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全世界范围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福利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研究这些国家合作金融的发展与改革进程,借鉴各国合作金融的先进经验,对加快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案件专项治理活动的整体推进,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廉政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已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廉政文化建设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性、实效性入手,提出了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浙江省农信联社制定了《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基本制度》(以下简称《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基本制度》),将农村合作金融的所有资产都纳入了风险分类管理,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符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逐步向新《企业会计准则》方向发展。但在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制度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基本实现,总体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2008年开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从深化改革试点转入深入实施攻坚阶段。适应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快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企业转轨。  相似文献   

9.
一、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改革 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应银行业金融机构集约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会计改革,优化业务运作模式,完善会计核算规程,强化内控机制,会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河池市为例,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两个整体,对两者2001年以来经营规模、收入、支出和效益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欠发达地区城乡金融机构改革前后发展差异状况及其原因,提出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卢卫东 《金融电子化》2011,(7):22,24-25
当前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力推全面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迎来了发展的新一轮高峰.然而,在农村金融的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建设的力量,实现战略目标,建立管理体制,提升业务与信息化能力,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发展我国县域农村经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但同时,其也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极薄弱的一个环节,其发展与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三农”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更关乎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四平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快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合理优化了股权结构,进一步健全了产权结构及法人治理结构。但随着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显现诸多影响其改革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关系着支持“三农”发展的大局。随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逐步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股权、三会一层等手段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法人治理结构虚化。本次调研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借助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资料查阅等形式,对锡盟辖内1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缺失,造就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而且,从实质上看,小农经济基础难以对接现代正规金融服务,它们中间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在这种背景下,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它作为合作金融的载体,连结市场和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民。它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正是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金融业发展和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6.
当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地扑面而来时,有这样一群值得尊敬的人,在毫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带着期盼与憧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7年来,在银监会的指引下,先行试点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焕发着蓬勃的活力,致力于构建产权制度明晰、完善治理结构、落实管理责任、改善服务质量、增强风险抗御能力等多方面的工作。为全方位地展示近年来农村合作金融取得的成绩,本刊特别策划了一组专题,从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报道,展现了那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农信社、农商行的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愿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昂首前行,愿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在内的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通过研究美国的成功经验,建议从提高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完善信用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等方面,促进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建德市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三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较为齐全的县市.本文从建德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实践入手,对其与辖内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民间借贷及自身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发展成效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作霖  蒲太平 《金卡工程》2009,13(10):162-163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特点和农村非合作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进而提出合作金融是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本出路.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可行性,结合外国实践情况进一步证明了走农村合作金融的正确性,最后对我国未来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衡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存在的潜在风险,本文提出了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并选取安徽省77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评估数据,检验评估体系的评估效果.结果 表明,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