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索洛增长方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资本、劳动和制度因素及要素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各因素特别是要素集聚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及贡献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市场化程度等正向影响;西部受外贸水平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消费和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三大产业中,投资是第二产业主要驱动因素,而消费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主要驱动因素。由于第二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消费和投资对拉动第二产业增长都比拉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得快。此外,进一步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各次产业中各行业影响程度,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中投资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11)
文章通过对2004—2013年间浙江省经济发展及教育数据的定量回归分析,试图解答浙江省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贡献以及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该省职业教育中的症结等两大问题,全力保障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该省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邹玥名 《时代经贸》2007,5(9Z):123-125,127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然后设计一定的经济变量来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化,再运用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来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并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各个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平 《技术经济》2000,19(3):39-41
经过 2 0年快速发展 ,以短缺经济消失为标志 ,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买方市场的形成 ,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增长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一、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明显增强目前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绝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 ,经济发展面临着低水平过剩的新挑战。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简单失衡 ,也不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对供求平衡点的短期偏离 ,而是从短缺为经济常态到以过剩为经济常态的根本转折。市场需求约束明显增强 ,最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9.
王薇 《经济地理》2003,23(2):174-177
在需求制约的经济环境下,经济的产出水平由消费、投资、净出口综合决定.顺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从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性特征入手,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支出法核算GDP的统计指标分类,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源 《经济问题》1991,(8):53-57,3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的赋存状况、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已有经济基础差异很大,因而,经济发展的条件各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总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是如何变动的呢?这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采用“七五”计划中把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划分方法。 一、经济总规模的动态比较  相似文献   

11.
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1,21(6):696-69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势和区域分异,并利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法检验了我国各区域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据此,笔者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外资的经济影响的角度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高更和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2):270-273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晓红  李国平 《经济地理》2006,26(2):203-206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为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对GDP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投资对GDP的乘数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和西部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两条主要路径:①积极引进外资,增加投资供给;②引入国外金融机构,增加区域金融产业竞争程度,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长春市的经济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友  郝莹莹 《经济地理》2004,24(2):172-176
文章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从时间变化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空间比较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也大大高于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说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已呈现出良好的集聚经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研究了其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和结构贡献,认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增加经济总量、优化所有制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新老城区一体化等方面对长春市均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胡天军  申金升 《经济地理》1999,19(5):101-104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种低社会运输成本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速铁路对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旅行时间、形成经济一体化、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除2001年以外,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一直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根本原因是其技术进步相对落后,劳动力市场僵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以价格稳定为首要目标的单一货币政策,有利于其宏观经济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共同财政纪律,有利于其经济顺利推进,但是削弱了各成员国运用财政政策抵御国内经济周期性振荡以及外部经济失衡的能力,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限制了各国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侯俊军  刘晓 《经济地理》2008,28(5):776-778,812
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增长与财政收人出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但在全国而言优势并不明显.文章用计量模型分析了湖南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若干优化财政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技术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金凤君 《经济地理》2011,31(8):1341-1344
回顾了技术要素集聚的基本理论,对技术要素集聚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要素集聚的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以及集群理论等。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与技术要素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人们了解技术要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可对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影响城市人口发展因素的基础上,以义乌市为例,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化、高贡献率行业三方面论证了政策变动因素与城市人口发展的关系,提出产业政策目标指向型城市人口规模计算的研究框架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绍祥 《经济地理》2004,24(6):764-767,77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基调已开始转变为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动力的内涵型增长。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关键因素的实证分析,旨在探寻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征,并给出若干政策模拟建议,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对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