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合标准化是以系统论思想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标准化方法。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最佳秩序和最大效益,改变小范围单项标准化的必然选择。1995年化德县技术监督局与县畜牧局等单位共同承担了自治区农业标准化重点项目《乌兰察布细毛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该项目通过在县种羊场等4分试验点进行专项试验示范,使试验点成年羊体重平均增加Zkg,毛长增加Icm,产毛量增加0.skg以上。由于该项目是单项标准化,加之实施规模小,实施标准化饲养的10只羊,直接经济效益不足千元。实施项目区的农民及有关技术人员对标准化虽有了一…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标准化是把当地成功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按照产前、产中、产后的投人产出全过程,融种子、技术、作业管理和产品为一体,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制定出综合配套的系列标准,并把它送到千家万户,大面积推广应用,很快转变成生产力。实践证明,农业综合标准化是加快我盟农业实现“两个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农业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农业标准化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我国最早的农业词典(尔雅)中,就已根…  相似文献   

3.
农村改革20年来,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方面的主要标志:一是农产品多了,二是农产品贱了,三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口味”变了,四是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面对这一新情况,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狠抓科教兴农……首先要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按照这一要求,要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诸城市自 1998年承担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肉鸡养殖》和《烟草种植》标准化示范项目以来,积极发挥市外贸集团公司和烟草公司的加工出口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采用国际标准步伐。经过3年示范,肉鸡已形成年产父母代种鸡200万套,商品代雏鸡6 000万只,年出口创汇4 876万美元。烟草年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示范,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壮大龙头企业实力,从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一、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有利于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按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  相似文献   

5.
《上海标准化》2002,(2):29-30
根据本市农业规划的要求 ,为实现“科技兴农”、加快“两高一优”的进程 ,发展上海“名特优新”品种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宝山区农业标准化进程 ,宝山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宝山区农业标准化三年规划 (1998- 2 0 0 0 )和项目计划》 ,将商品猪基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示范区、宝杨 5号黄瓜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化示范区列为区级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证明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和检测工作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对于加快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入世”后 ,农业生产者要不断研究国外农业标准 ,寻找合理有效的途径保护本国的农产品 ,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供应链 ;通过科学的标准化管理 ,在推动产品优质化、品牌化上多下苦功 ,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运用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成果和经验 ,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典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越来越显示出在科技兴农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 (一) 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自50年代就开始,主要抓种子和农产品标准化,到  相似文献   

12.
13.
标准化在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秋  李强 《标准化报道》1994,15(2):43-44,48
通过大量的事实,阑明了标准化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能起积极的作用。所以,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逐步使农业生产向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过渡,才能为实现我国“三高”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在这样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国度里,全面有效地推进农业标准化任重而道远,而这一切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农业标准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