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砌体结构裂缝是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涉及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多项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技术问题,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从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分析总结,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控制裂隙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杨  张健 《价值工程》2010,29(24):118-118
结构裂隙控制看着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4.
付春阳 《民营科技》2008,(8):181-182
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构裂隙的控制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客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战经验方面,通过对楼面裂隙成固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构裂缝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作者根据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构裂缝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作者根据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构裂缝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作者根据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库岸边坡常因库水位变动而失稳,并且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经历了多次反复的地质作用,经受过变形、破坏,形成了一定岩石成分和结构,尤其是岩石里面的节理裂隙,由于水在裂隙中流动,影响岩石的各种特性,控制着岩体的变性破坏特征,但是传统的连续介质模型很难反映出水在裂隙中的流动规律,本文简单论述一下如何运用UDEC建立斜坡离散裂隙网络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可以更加正确的反映岩石内部的结构和构造。  相似文献   

11.
龙启萍 《民营科技》2009,(12):216-217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房屋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了对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裂隙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砌体结构裂隙的防治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如果遇到断层、陷落柱、裂隙、褶皱、地质松软层等地质结构,通常情况下,施工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本文通过选取合适的支架和掘进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掘进顶板进行控制,并且阐述相应的施工过程和工艺,为掘进过程通过破碎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砌体结构裂隙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而且对抗震也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开发商和居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控制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问题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9):246-248
本文从研究广安煤矿裂隙硫化氢的分布入手,采用监测监控、探钻及抽放、加大工作面供风量、加强裂隙硫化氢的管理等综合防治技术对硫化氢进行治理,成功控制了裂隙硫化氢对作业人员的危害,产生了较大的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10):94-97
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岩体裂隙渗流场,较传统的数值模拟具有天生的并行特性、边界条件处理简洁、程序易于实施、能得到清晰的物理图像等独特优势。通过JRC数值生成法建立起在一定范围内的节理粗糙度系数JRC的二维岩体吻合裂隙结构。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设置出入口为非平衡态外推格式、上下岩体裂隙表面为标准反弹格式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模拟岩体裂隙渗流模型。通过C++编程实现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并验证了经典的泊肃叶流动。压力差为0.002和隙宽比为400:21的粗糙裂隙内,岩体裂隙渗流流态是线性次立方水流,并且随节理裂隙粗糙度系数JRC值的增加,次立方值偏离数值3越明显。在JRC=14.1的情况下,裂隙渗流在不同压力差驱动和不同隙宽、不同压力差下,可表现为次立方渗流、立方渗流和超立方渗流。  相似文献   

16.
郭志明  王明华 《价值工程》2011,30(36):66-66
峡口码头高切坡,处于硬软岩性的交接部位,岩体中裂隙发育,多为层状结构和碎裂结构,在切坡初期,常产生规模不等的滑移破坏。基于小变形的假设和有限元分析基础上,确定工程治理措施,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马成成 《科技与企业》2014,(19):176-177
从岩体的热传导微分方程出发,考虑了岩体温度与岩体裂隙中水流温度存在温度差时,给出了裂隙岩体温度场的控制方程与定解条件,并推导了基于三角形单元的有限元法计算格式,编写相应程序计算岩体温度场中各节点的温度值,最后通过工程算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对于裂隙岩体而言,考虑裂隙水流温度与裂隙岩体温度之间的热量交换,更加符合实际工程的情况;裂隙岩体与裂隙水流之间的热量交换从二者的接触面开始,岩体内部的温度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且二者的初始温差越大,热量交换越快;若假定研究区域与外界隔热,且其中裂隙水流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则无论初始裂隙岩体的温度分布如何,当最终达到稳定时,裂隙岩体的温度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周皓  方勇刚  甘东科  胡帅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150-151,153
目前,人们研究裂隙岩体中流动和溶质运移时越来越多的采用离散介质方法,因此需建立离散裂隙网络。由于裂隙的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和交叉性,目前无法用确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文章用概率论与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裂隙的分布及组合特征,利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三维裂隙网络随机模拟,建立了三维裂隙网络的随机模拟模型。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分析裂隙网络的连通性和渗透张量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土木工程中结构控制的概念是在1972年由美国学者J.T.P.Yao教授首先提出来的。许多学者已经在结构控制方式和结构控制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践工作,使得结构控制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结构控制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及混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叶茂芳 《科技与企业》2013,(17):138-139
柘荣英山地区是福建省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之一,位于晚侏罗世闽东火山喷发亚带的北东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推断矿床成因;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和裂隙控制富集成矿,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