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4年底,中国建设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及会计稽核系统顺利在湖北建行、湖南建行、浙江建行和宁波建行四家分行顺利上线。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完全改变了原来会计稽核的业务模式,强化了会计档案管理的功能,完善了会计稽核的手段,提高了稽核差错处理、凭证查询的速度,降低了打印和档案保管成本,减轻了前台工作压力,实现了稽核中心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会计稽核是稽查和复核的简称。推行会计稽核,是规范会计业务操作,保障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重要保证。银行会计稽核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手工稽核开始,经历集中稽核.前移稽桉。并开始了缩徽系统与计算机自动稽核。由于各商业银行已经完成统一全行核算平台,账务数据集中翻总行,加之风险体制改革的推行,现行的集中稽核或前移稽核都已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亟需改进和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所谓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企业在被审计、稽核或平时的会计工作中发现的会计差错.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予以更正.通常情况下.企业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会计差错:  相似文献   

4.
蒋雪琴 《新疆金融》2008,(11):18-19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管理集中、核算数据后台集中、风险集中的发展趋势,使原有的分散稽核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发展需要,会计稽核工作应及时探索建立统一会计稽核模式,把实现会计稽核集中管理作为稽核工作的发展目标。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成华 《金融博览》2007,(6):27-27
集中稽核改变了以往稽核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局面,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稽核的独立性更强,更客观真实反映会计事项,规范前台会计核算处理.大量凭证规范性审核任务由系统、集中稽核点集中完成,稽核人员独立于被稽核单位和人员,能够超脱于被稽核对象来监督会计事项的处理有效保证了稽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具有分散稽核所不具有的独立性和威慑力.  相似文献   

6.
葛欣 《财政监督》2011,(10):50-51
会计稽核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提高会计工作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稽核制度既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企业会计稽核的内涵、重要作用以及会计稽核的开展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民银行“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帐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实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为了适应中央银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是金融服务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是提高会计核算层次、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差错和经济案件的发生、保障会计联行资金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按照《会汁法》的要求,会计监督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会计稽核工作是各级会计机构对自身工作的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中关键一环。下面就谈一谈如何做好内部会计稽核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设置专职的稽核人员,是单位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施会计监督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3,(24)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会计稽核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稽核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工作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稽核制度既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医院会计稽核的内涵、重要作用以及加强会计稽核工作的措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葛欣 《财政监督》2011,(29):50-51
会计稽核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提高会计工作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稽核制度既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企业会计稽核的内涵、重要作用以及会计稽核的开展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飞 《金融电子化》2000,(11):29-32
本文探讨了金融计算机会计稽核的目标,以及计算机会计稽核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方法,计算机会计稽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对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可稽核性,程序控制与制度控制的相互结构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1996年金融审计实行归口管理后,会计稽核亦正式从会计核算中分离出来。尽管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为抗好内部管理打下了基础。会计稽核体制根据《商业银行法》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要求,以及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对会计业务执行...  相似文献   

14.
会计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之一,近年来,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不断显现并日趋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稽核工作的作用,对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加入“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是为了更正会计电算化中工作差错,减少会计账簿中可能存在的冗余会计信息,保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准确性,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顺应会计电算化核算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会计电算化顺应改革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反复核”功能就是在已审核通过但没有登记会计账簿之前,发现了会计核算工作差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金融计算机会计稽核的目标,以及计算机会计稽核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方法,计算机会计稽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对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可稽核性,程序控制与制度控制的相互结合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莉 《理财》2003,(1):29-29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正确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期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应当保持一致,不得任意变更。但在特定情况下,企业可以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这种行为就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各种原因,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金平 《中国税务》2014,(11):45-47
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有时难以区分,尤其是会计估计变更和由于会计估计错误导致的差错更正,更难以区分。区分这两者的关键是判定前期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在作出会计估计时,没有考虑或没有正确运用编报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的可靠信息,那么这一会计估计就是错误的,属于前期差错,需要遵循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于1998年6月发布,2001年初又进行了修订。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笔者认为其中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以下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准则》第17条的描述欠妥。《准则》第17条规定,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规定…  相似文献   

20.
王艳 《金融与经济》2006,(Z1):67-69
会计报表附注是企业“大观园——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差错信息的披露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报告使用者的关注,本文将浅析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差错信息的披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问题,进一步强调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差错附注披露的规范和重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