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枚 《天津经济》1994,(5):21-23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较成熟的企业组织形式,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总结我国股份制企业试点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制订和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股份制的政策法规,特别是今年《公司法》的出台,使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初步有了政策依据和行为规范,到目前为止,历时9年的我国股份制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全国股份制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全国股份制试点企业已达3,800家,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已在市场经济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给国有企业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承包制弊端的不断暴露,股份制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政府试图通过股份制改革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营遥效率,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但是,股份制改革能否实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所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绩效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遗憾的是,这一制度安排在我国远未形成。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3.
用三年时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到位达到标准,必须及时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通过股份制来实现的。我国股份制改革从1984年起进行试点至今已经14年了,在这期间倍受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被纳入民营化序列。与此同时,国内外学术界对我国这一领域的改革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股份制改造还是国有股减持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正处于瓶颈状态,需要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股份制与乡企无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紧锣密鼓,而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的却寥寥无几陈平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已经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目前,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而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却寥寥无几。乡...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先后走过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试点等阶段;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朝着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公司治理结构开始融入到改革的进程中;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如何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开创国有企业发展新局面,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这对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我国国有企...  相似文献   

8.
林祥 《南方经济》1998,(2):26-28
文章就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与理论辨析。从股份制改革的目的谈起,到股份制改革的规范与到位;从企业竞争力、多角化经营的“角”、低成本扩张几个方面谈组建大集团要澄清的一些认识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国有企业精减增效,必须清楚到底应“减什么”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一直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历经了利改税、承包租赁、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等诸多改革实践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已触及到产权制度这一深层次问题。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必须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以后,各国的国有企业都出现了运转不灵,亏损加剧,效率低下的情况。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国有企业普遍进入调整改革期,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了不同的模式,在政府职能、股份制改造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各有不同的方式和特点。本文将对英,法,俄三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浅要分析。一、英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1.
出路还在于产权国际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浅见□文/张旭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浅见企业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误区以扩大自主权为基本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自1984年在全国铺开后,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后来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直至近两年的转换经营...  相似文献   

12.
郝泽华 《民营视界》2005,(11):26-28
近几年,国企改革更加深入,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人、管理层收购、重组合并、破产关闭、整体出售等等,有条不紊、形式多样。许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国企改革。给国有企业改革增加了许多有生力量。中华茂祥集团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分别采取了扩权试点与利润留成制度、推行厂长责任制、实行两步利改税、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种改革措施。旨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激发企业得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这些措施在不同的阶段都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因而改革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国有企业和真正产权明晰、所以国有企业和真正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之间依然有着不短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思考●侯亚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大面积展开,各类所有制企业相继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试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国有企业的“股份热”自然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热点和焦点。国有企业怎样实行...  相似文献   

15.
改革新视角     
好“经”为什么被“念”歪了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从1982年该委成立之初,就与股份制的试点、审批、规范结缘。几年来,他见证了股份制在我国从萌芽到发展的曲折历程。近来,随着对姓“公”姓“私”认识上的突破,支持股份制似乎已成为一种主流舆论,洪虎为这种局面的出现深感欣慰。但他强调,股份制在我国的推行困难重重,来之不易,在积极推进和发展的同时,要依法规范,千万别把这部好经给念歪了。他指出,国有企业并非“一股就灵”,我国的改革没有哪副药能“包治百病”,更何况,在股份制的推进中,还有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一些企业认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钊  张智 《改革与理论》2001,(11):42-45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八十年代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九十年代推行股份制、实行制度创新即公司制改造,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从微观体制上来说,这种改革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但不仅国有企业的许多传统体制弊端并未得到根除,反而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多数国有企业都选择了股份制改革。在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前提下进行股份制改革,直接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新时代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简要分析新时代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进一步促进新时代下国有企业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试点税利分流和股份制的改革之后,活力有所提高,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过程中有许多经济关系仍未理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要把国有企业塑造成为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实现从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跨越,国有企业的改革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中心环节。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在于不再把国有企业改革局限于国有经济领域内部,而是放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全视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开放潮》1998,(2)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近十年来的建设,在市场规模与规范运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作用在日益加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共有七百多家,除了少数是中外合资、民营企业外,基本为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使企业产权各归其主,有效地维护企业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实现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而,目前我国股份制改革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上述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许多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仍停留在表面的股份化,而内部经营机制都没有转换,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在股权设置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