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FDI与东道国相关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跨国公司及其FDI急剧发展,并使FDI在国际资本流动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由此引起经济界及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的关注并逐步建立相关理论的研究。而世界各国的学者对于FDI与东道国相互关系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本文将FDI对东道国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试图系统地整理出其理论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研发投入在FDI影响东道国创新能力中作用的传导机制,并基于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考察了FDI影响中国创新能力的研发资金投入门槛效应和研发劳动投入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有明显的研发资金投入双门槛效应和研发劳动投入双门槛效应:在低研发资金投入和低研发劳动投入省份,FDI对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在中等研发资金投入和中等研发劳动投入省份,FDI对创新能力有较小的正向影响;在高研发资金投入和高研发劳动投入省份,FDI会显著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刘鹏飞 《商业时代》2008,(11):27-29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不仅仅是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聚,更重要的是技术要素。跨国公司是技术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主体,FDI流入作为东道国技术进步途径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对于发展中东道国来讲。引进FDI的主要目标不仅限于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技术的引进或许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汇率变动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方简 《消费导刊》2009,(8):73-73
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盈余的重要原因,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本文从国外和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视角做出理论综述。国外学者关于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研究,基本上都得出了东道国货币贬值会刺激FDI流入的结论,并提出了"财富效应"理论等经典假说。国内学者关于这两者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结论,认为汇率对FDI的影响要区分长短期因素,长期东道国货币贬值会刺激FDI流入,短期汇率对FDI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的两部门开放经济模型,考察了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溢出效应的作用原理,进而研究了该过程中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FDI能够降低东道国人员自主创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门槛值,实现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技术外溢;金融发展效率提高能扩大"FDI对企业家才能临界值的边际降低值",通过促进东道国自主创业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基于1985-2009年全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受金融发展程度所限,现阶段我国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外溢拉动国内经济的效应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刘森 《中国物价》2007,(2):46-48,54
一、FDI研究的不同层面和视角随着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FDI)态度的转变,FDI在全球经济中的存量在逐年增加,增速在逐年加快,这使得对于FDI与国际投资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以东道国的视角(宏观分析),考察FDI给东道国带来的利益以作为  相似文献   

8.
FDI在直接增加东道国资本流量的同时,还会对国内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或“挤入”效应。因此,从资本形成角度看,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取决于FDI最终“挤入”还是“挤出”了国内资本。本文利用我国1985年至200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虽然对我国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并存,但总体上有一个“净挤入”的效果,因此,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来看,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建议我国应继续扩大利用FDI,并对抑制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FDI与产业内溢出、FDI关联与产业间溢出等进行理论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FDI推进了东道国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东道国引进FDI重要期望是FDI产生溢出效应,给东道国带来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实际上,一些核心技术、关键仪器设备以及一些很重要的岗位仍牢牢地掌握在投资国手中,东道国亦未给予投资国相应的激励,东道国所想要得到的预期溢出效应并不乐观。FDI的溢出效应具有环境的依存性,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政策、法规、人力资源状况等都会影响FDI溢出效应,所以,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与核心,进而营造促进FDI产生溢出效应的环境,使我国达到FDI溢出效应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FDI与发展中东道国环境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璐 《价格月刊》2008,(6):23-26
尽管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激进经济学派和生态经济学派之间存在许多不同观点,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基于国家比较优势和污染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国际生产现象,涉及到FDI与发展中东道国环境的关系,其研究成为FDI与发展中东道国环境关系这一命题的宏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采用1992-2004年我国作为东道国,香港特区、韩国、日本、美国、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德国等七个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而且内向型FDI对我国的出口具有正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FDI通过竞争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三种渠道对纺织业就业产生的间接影响,并综合考察FDI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就业产生的总体效应。研究结论表明,FDI促进了纺织业就业,其中FDI对纺织业就业的直接影响是正向的,间接影响是负向的;FDI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阻碍了纺织业的就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没有对纺织业就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policy on inward FDI in the Visegrad and Baltic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highlights that the countries in both regions attempt to create a friendly business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similar methods. However, the countries in both regions focus on fiscal incentives such as taxes, which do not play a major role in attracting inward FDI in R&D. The results of attracting FDI are better in the Visegrad countries, which implement financial incentives toward inward FDI along with fiscal incentives. According to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noticed that a higher intervention level and a higher support level guarantee the volume of inward FDI. The country's introduced FDI policy enables it to orient industry and to implement economic strategic targets. FDI policy does have an impact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country.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12年我国外商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资本模型和知识资本—洗钱模型为基础,对比离岸国家(地区)与非离岸国家(地区)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绝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抑制作用;相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促进作用;劳动力丰裕度严重抑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个行业;贸易成本和距离均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加速了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但从实践上,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在结构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从存量结构、产业结构、区位结构和投资方式结构四个角度对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推动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共同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加上我国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外商对安徽省进行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50.6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商总金额的比重为51.3%。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服务业利用FDI的实证分析,揭示出安徽省服务业利用FDI对安徽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echnology, cul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drive inward FDI in emerging economies. A study of 22 emerging economies shows that technology is the major attractive factor influencing inward FDI. Further, FDI increases as technology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capacity increase. The greater the quality of country governance, the greater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FDI. Cultural dimensions such as individualism, masculinity and uncertainty avoidance exhibit a weaker influence on inward FDI, while power distance and indulgence have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inward FDI.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leapfrogging approach of emerging economies towards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enhancing technology adoption to drive FDI. Interaction effect of country governance further highlighted that the better the governance of a country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ulture in attracting inward FDI also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工资差距效应和工资溢出效应,结论表明FDI增加了我国内外资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对内资部门的工资溢出效应不显著。分区域来看,FDI显著增加了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内外资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但对于西部地区的工资差距不具有显著影响;FDI对东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水平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对中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水平溢出效应为负,对西部地区内资部门的工资溢出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inward an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sing industry‐ and country‐level data for 17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73 to 2001. Controlling f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we argue that the effects of FDI work through direct compositional effects as well as changing competition in the host countr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n average, productivity benefits from inward FDI, although we can identify a number of countries which, on aggregate, do not appear to benefit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a country's stock of outward FDI is, on averag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oductivity. However, again there is substan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effect across OEC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FDI形式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福利效应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在Feenstra and Hanson(1997)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借鉴R.Posner(1961)以及Fisher and Samuelson(1980)的模型框架,修正了一个服务业转移模型分析其福利效应,并基于我国1989-2005年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测度说明:在服务业承接FDI国际转移的初期,东道国的福利效应集中体现为吸收大量非技术性劳动就业,但对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带动国内对于服务业技术性劳动需求及其工资水平增加,激励了非技术性劳动向技术性劳动转变,最终实现了服务业整体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由此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最后,提出了为更好地实现服务产业的国际接轨,必须逐步放开资本流动管制、营造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承接软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