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巴塞尔协议指引下的资本监管模式在这场危机中的负面作用进行理论研究的梳理,并提出我们的观点。尽管巴塞尔协议在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上功不可没,但是我们认为,该协议倡导的以资本充足率为导向的金融监管却出现了三个未曾预料的负面效应,即"监管套利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和"亲经济周期效应"。它们在客观上参与酿成这场特殊的金融危机,并推动了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转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协议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高家颂 《云南金融》2012,(1X):85-8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对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挑战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新巴塞尔协议运行的有效性产生质疑,对新巴塞尔协议的重新思考也应运而生.笔者从政策监管、银行经营模式以及风险管理实践等三方面深入研究次贷危机对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挑战,揭示了新巴塞尔协议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且进一步从强化对高杠杆运作的监管、强化交易对手风险的评估,以及提高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上提出改进建议.对新巴塞尔协议的思考也将为我国提供宝贵的资料与经验,有利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规范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验管理.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重大损失.历经教十年的金融监管再次成为焦点.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工具创新迅速发展的时代,金融监管如何发挥作用,维护经济稳定和防止系统性风险已刻不容缓.本文简要分析了次贷危机在监管层面的失误和困境,然后结合新巴塞尔协议讨论了新的监管工具对金融监管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给世界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对现行的金融规则、制度进行新的思考.本文正是基于次贷危机的成因这一新视角,来探讨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际意义.文中正面评价了新资本协议制度合理性的一面,并提出我国在推进新资本协议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风险管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发展实践与金融制度建设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给世界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对现行的金融规则、制度进行新的思考。本文正是基于次贷危机的成因这一新视角,来探讨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际意义。文中正面评价了新资本协议制度合理性的一面,并提出我国在推进新资本协议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风险管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发展实践与金融制度建设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对资本监管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业界称之为新巴塞尔协议。随着我国进入巴塞尔协议Ⅲ的新监管时代,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着监管资本套利行为。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对策,研究了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产生的经济效应。同时给出了相关建议,监管资本无需与经济资本保持同步;增强监管资本的灵活性,促进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型;正确识别风险类型,降低系统性风险;鼓励开展符合政策需要的套利行为,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子杉 《新金融》2009,(9):45-48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每一个层面,巴塞尔协议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由此遭到了各界的质疑.本文以分析此次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为基础,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对在我国银行业推行巴塞尔协议的意义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防范作用和对银行业发展的指导意叉,以及金融危机带给我国银行业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爆发后,新巴塞尔协议缓和还是恶化了危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父注.本文从次贷危机爆发前后对新巴塞尔协议的争议、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对新协议的修正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而,总结了次贷危机前后新巴塞尔协议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我国银行业未来实施新协议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2.
巴塞尔协议在金融国际化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之下成立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巴塞尔协议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每一次巴塞尔协议的演进都是对前一次的补充和修订,最低资本要求是三代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旨在对巴塞尔协议的相关文件进行逻辑梳理,为其演变历程找出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对中国推行新巴塞尔协议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次贷危机中商业银行扮演的角色,以及新旧资本协议的比较,说明新资本协议的制度先进性、适应性和前瞻性.次贷危机不仅未否认新资本协议,反而进一步凸现了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新资本协议未必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但至少可以缓解危机的破坏力,从而提升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中国宜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business cycle and revenue diversification with the banks’ capital buffer and credit risk for a sample of banks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region from 1998 to 2018, using 2847 banking firm–year observations. We find that ASEAN region banks react anticyclically in adjusting their capital buffer levels and credit risk. We find revenue diversification benefits and that banks, through revenue diversification, can reduce their credit risk while achieving capital savings when confronting economic downturns. Our results offer support for the Basel III accord. However, the relations revealed are somewhat moderated by the regulatory quality, competition, and phase of the business cycle encountered by ASEAN region banks.  相似文献   

15.
新巴塞尔协议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9年 6月首次征求意见稿面世以来 ,新巴塞尔协议已引起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关注。与1988年协议相比 ,新协议的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这充分地反映了银行业的进步。毫无疑问 ,新协议的实施与推广也必将给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协议主要更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它给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监管资本套利,产生于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是一种利用资本监管制度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制度内部的不协调性,运用某种手段在不改变实际风险水平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行为。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探讨: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所获得的收益在银行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配置比例;针对某种资产的监管资本套利,对其他资产供求双方所产生的隐性套利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归属程度;由商业银行异质性所导致的监管套利顾客现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市场对于套利者与非套利者的逆向选择等等,认为银行监管部门应适当引导符合政策意图的套利行为,提高政策引导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次贷危机看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路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始重新审视与思考金融监管问题,并开始把金融监管触角延伸到金融产品层面,希望通过加强对金融产品研发、交易和传播链条上每一环节的监控,从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与蔓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金融衍生品与次贷危机的逻辑关系,并从监管层面对危机的爆发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探讨了如何选择监管路径以提高监管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ze the potential competitive effects of the proposed Basel II capital regulations on US bank credit card lending. We find that bank issuers operating under Basel II will face higher regulatory capital minimums than Basel I banks, with differences due to the way the two regulations treat reserves and gain-on-sale of securitized assets. During periods of norm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is is not likely to have a competitive effect; however, during periods of substantial stress in credit card portfolios, Basel II banks could face a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relative to Basel I banks and nonbank issuers.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合作中,集体行动困境现象随处可见。根据奥尔森的观点,由于搭便车倾向的普遍存在,个体理性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以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为监管框架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是如何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本文借鉴了博弈论分析框架,以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的历史演变为主线,分析了美、欧、日三方在实施国际银行监管规则中的博弈。最后,对国际银行监管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相关策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角色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各方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次贷危机影响因子入手,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出现的误差。同时,将这些教训与当前我国的评级产业问题相结合,提出避免发生相同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