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炫 《特区经济》2012,(4):107-109
基于市场微观制度视角,以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比较了中美两国创业板市场上市规则、交易制度及退市制度。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基本运行制度尚不成熟,在市场分层、灵活上市以及严格退市制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时应注重培养中小机构投资者,适时适度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主板与创业板市场间转板机制。  相似文献   

2.
退出机制的四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这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即将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建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从管理角度看,上市公司质量太差的根源在于:不同质量的上市公司缺乏相应的股票市场上市机制,即缺乏多层次股票市场,缺乏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缺乏上市公司辖区的直接监管。  相似文献   

4.
实质性资产重组——亏损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财政部公布的新会计准则和证监会实施的退市机制无疑都是中国股市的重大利好,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对于屡屡借重组、扭亏等概念为幌子进行恶意炒作的 ST、 PT板块及其他亏损公司,却无疑是重大的利空,近来重组板块出现明显的恐慌性抛盘就是例证。亏损上市公司依靠虚假性重组在二级市场上牟取暴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而实质性重组将成为真正求生存、求发展的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资产重组的现状分析   1997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和购并活动非常活跃,至今重组案…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11,(1):58
第一个被退市的PT水仙,却没能让众多更该退市的上市公司紧跟其后2001年4月23日,中国内地股市发生了一件值得载入证券史的大事:"PT水仙"被终止上市,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内地第一家被退市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市场关于退市机制的讨论早在几年前的农垦商社即将连续3年亏损时就开始了,而近期的郑百文重组风波和其股价的异常表现,更使退市机制实施办法的出台迫在眉睫.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在证券市场完善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何退市机制一度成了"退不出"机制,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再过去的几年中,究竟其实施阻力来自何方呢?  相似文献   

7.
迎来股市一路上行,又创历史新变,这时不少人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确是风险最小的市场,此结论是在没有退市机制的环境下产生的,因此只能说目前我国的市场是风险因素相对较小的市场,但其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况且,风险不大的市场其中所蕴含的市场收益机会也较少,风险很小的市场注定是一个收益机会极少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不成熟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挂牌以后又被退市,这一在海外股市司空见惯的事情,最近在境内股市闹得纷纷扬扬。其原因在于新一届证监会在倡导投资蓝筹股的同时,加大了对绩差公司予以退市的力度。最近,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正式开始实施,同时还发布了沪深股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9.
杜洋 《辽宁经济》2014,(2):58-59
本文借助于资本市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中存在着退市标准不明确、退市程序无法有效执行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建议,对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优化配置证券市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湘源 《新财经》2011,(6):48-49
境内股市借壳上市泛滥成灾的原因,不在于借壳上市的审核标准与IPO不同,而是"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体制所造成的IPO渠道不畅和退市机制不到位。  相似文献   

11.
每年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之时,也是亏损上市公司诚惶诚恐之日。因为怕自己的公司被“特殊处理或退市”.公司上下会为了一个目标而绞尽脑汁。有惊无险也成为ST公司一年一度的完善结局。对于被ST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早就有相关的监管机制,但真正退市者寥寥无几。究竟什么样的ST公司还有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的价值?究竟什么样的ST公司应该退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白默 《辽宁经济》2005,(9):72-73
经历了六年的漫漫熊市,上证指数又跌破了千点大关,随之而来的是业界和学界关于股权分置的此起彼伏的呼声。然而要使中国股市摆脱危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省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向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籍以恢复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这才是治本之道。本文拟就美国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同业互查机制(peer review)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动态博弈框架内对其进行分析并解读其政策含义,希望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提供隐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正推进并完善这一制度。退市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重大行为,但是它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这一方面,还必然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退市制度能否落实,需要以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为前提,否则退市行为得不到投资者的支持。本文分析了退市过程中信息披露充分性、投资者救济途径和投资者司法诉讼成本等三个重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基本完成。建立资本市场“转板”机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当前资本市场工作的重点。文章回顾了我国资本市场二十年法制建设历程,分析了“转板”行为的法律演化进程,探讨建设“转板”机制的法制环境,提出构建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转板”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2021年初,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投资者保护工作也引发各方关注。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专业等方面处于弱势,在退市过程中自身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是风险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其退市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对该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MOTHERS市场退市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日本采取直接退市制度避免了对壳资源的炒作;其次,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条款中,市场标准多于财务标准;再次,虽然MOTHERS目前成交金额处于低位,但MOTHERS退市制度并未就此放松。  相似文献   

17.
曾洁  张宝国 《中国经贸》2014,(22):112-113
中国证劵市场刚刚成立十几年,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股市还不够发达,资本市场还是弱势有效的,投资者法律保护还不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仍然较弱,这就造成了我国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对其二者的关系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分析了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特点和股利政策的的现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服装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分析我国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中资本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和服装行业的特点,提出针对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决策的可行性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于2014年11月16日起正式施行,沪、深交易所修订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将同时实施。这项新版退市制度被称为“史上最严”,股市暗潮涌动,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神经绷紧,纷纷出招自救。业内提醒股民谨慎炒作ST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从而为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证监会与地方政府目标分离以及证监会长(短)期目标分离视角,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退市制度与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结果表明:证监会以短期市场波动最小为目标,维持既有不太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但对地方政府和投机者产生不当激励;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增进投资者保护为目标,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不当激励消失,但在劣质股票数量较多情况下市场波动急剧降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可消除不当激励,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退居次优策略,市场波动稳步降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提出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实施短期宽松、长期严格的分阶段推进的退市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