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播报     
榆林模式力推现代民生经济2011年,榆林市新增资源税收入全部用于民生。榆林各县区成立民生领导小组,发挥县域优势,以项目引导资金。清涧县发展红枣科技和红枣产业,力图枣赢天下;污染大县府谷坚持整治环境污染,从黑三角成功转变为绿三角;神木县率先推行免费医疗与1 2年免费教育。绥德县借助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横山县认真建设廉租房;吴堡县养殖蜜蜂富农;绥德县山地农业模式获得肯定推广。(杨晓荣)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新疆巴州若羌红枣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若羌红枣产业发展主要做法及成效,探讨若羌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补上农村经济短板,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坚持走高端、精品之路,推动红枣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生态型枣园,加强红枣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优势,将若羌红枣与电子商务产业有机融合;继续实施品牌整合,大力构建红...  相似文献   

3.
清涧是传统红枣大县,红枣面积(现有80余万亩)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该县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红枣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近年来,该县确立了"枣赢天下"的发展理念,提出打造"中国西部红枣第一县"的宏伟目标.为此,决定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农村红枣产业人才队伍,使其掌握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本领,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4.
项肖  范巧 《科技和产业》2021,21(3):61-68
乡镇工业产业兴旺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利器和关键保障.找准欠发达地区乡镇工业产业兴旺的驱动力,将为欠发达地区乡镇工业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的乡镇普查数据,结合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分析欠发达地区乡镇工业产业兴旺的驱动力因素.结论显示,是否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工业企业单位数和企业从业人员数,对欠发达地区乡镇工业产业兴旺具有显著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必须从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推动乡镇工业化发展、以创业促进就业发展、优化乡镇发展的营商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才能保证乡镇工业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5.
店子镇有着"中国长红枣之乡"的美称,长红枣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的财政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文章阐述了店子镇长红枣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该镇当前存在的长红枣品质下降、土地流转缓慢、缺乏设施栽培和加工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注重产品质量、加快土地流转、设施栽培试点建设和"招商引资,培植做大龙头企业"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临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枣产业作为贫困山区临县的一项经济林果品产业,是立足当地有利的山区条件,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和品质优势发展起来的农民增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红枣产业已发展成为临县的特色主导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临县红枣产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抓好红枣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榆林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粮食、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实现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7%. 红枣业 榆林市是全国红枣七大产区之一,近年来,榆林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红枣产业开发,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坚持"以质取胜",狠抓红枣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提升红枣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红枣已经成为主产区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11年,榆林市红枣种植面积达194.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7.5万亩,产量高达48.8万吨,比上年增产17.7万吨.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河北省行唐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产业特色逐步增强。初步形成了红枣、乳业、烤烟、中药材、花生、红薯、绿色食品、种子等8项特色产业,其中“一红(红枣)一白(乳业)”成为县域两大主导型产业,食用菌、黑小麦等一些新兴产业也得到积极培育。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一红一白”两大产业初具产业化雏形,红枣面积22万亩,常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地方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河南省红枣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根据网络调研与实地考察,明确目前红枣产业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红枣产业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红枣产业特色数据库必须面向企业需求,不仅要建设,还要注意建成后的持续维护,同时,要加强宣传推广,以促进产业特色数据库有效支撑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可为其他各类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临县自古就有栽植红枣的传统。为了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步伐,临县历届县委、政府都将红枣作为一项主打产业来抓。截至目前,红枣栽植面积己达80万亩,年产量己达3亿斤。近年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红枣种植的同时,着力推进红枣的产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一、研发生产防裂果专用肥料的背景和必要性自古以来,红枣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素有"铁杆庄稼"的美称,具有喜温、喜光、耐旱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近年来,我国红枣产业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逐渐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但由于枣农不能实施科学施肥、栽培管理措施粗放,红枣成熟期常遇连日降雨,导致红枣裂果的现象普遍存在。裂果直接影响了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率,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乡镇财政体制及财务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西部贫困地区乡镇的发展.因此,要从发展乡镇经济、统一乡镇事权财权、严格预算约束、强化收支管理、清理乡镇债务、减轻乡镇负担等方面入手,以加强西部贫困地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陕北吴堡县郭家沟镇下山畔村,地处晋陕交界的黄河西岸,沿河石畔,土地贫瘠.近年来,该村靠发展红枣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人均纯收入达2100多元,成为全县第一个小康示范村.提起这一巨变,村民们说:全凭了我们的"红枣书记"丁爱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神木县2003-2013年总体植被状况及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文章利用2003,2008,2013年的MODIS/NDVI影像,计算了神木县2003,2008,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神木县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做出了分析。结果发现:从时间上看,神木县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微覆盖度类以很小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低覆盖度类减少;中、高覆盖度类呈增长趋势;从空间上看,神木县植被覆盖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2003-2008年,东部的中植被覆盖度类面积向西扩张,使地势较平缓的西部的低覆盖度类减少;2008-2013年,东部、南部出现高覆盖度类,且基本沿河谷和山脊分布,中覆盖度类继续向西部扩张,使低覆盖度类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5.
李琦  张劲 《山区经济》1999,(2):27-28
位于临县西部沿黄红枣主产区的水槽沟乡,共辖30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2162户,8906口人,耕地总面积3.8万亩。近几年来,历届乡党委、乡政府把大搞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作为全乡实现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红枣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乡共发展红枣林2.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达2.2万亩,四荒地红刺林达6400亩,红枣覆盖率达到72%。97年全乡红枣总产量达670万斤,人均红枣产量750斤,红枣总收入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5%,农民人均红枣收入超千元,从而使全乡依靠发展红枣主导产业而提前实现了温饱目标,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今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在实现温饱目标的基础上,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成为今后全乡工作的大局和奋斗目标,为了研究制定符合全乡经济发展切实有效的工作思路。于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立足乡情、研究乡情、分析乡情。水槽沟是临县西部的纯农业乡,地上地下无资源,发展第二、三产业先天不足,极不可行。只有依靠发展农业经济来壮大全乡的经济实力,而农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粮食生产、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全乡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红枣产业占到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5%, 初步实现了耕地枣林化,并向四荒地延伸,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进而凭红枣总产量多的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今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红枣全部覆盖,不提高红枣林单位面积的产量。仅仅依靠扩大红枣林面积来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乡党委、乡政府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发展红枣产业必须走科技增效路子。提高红枣单位面积的产量科技是关键,扩大规模、提高单产,向科技要效益,推动全乡今后经济快速增长势在必行,走科技增效的路子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是符合全乡今后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实际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发展战略上,济南市提出要加强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结合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经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蒙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果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在通过科技开发手段,加快产业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石榴、大枇杷、小红枣等水果产业的发展。其中,蒙自石榴以其皮薄、肉厚、粒大籽小、汁多味甜等特点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在众多出口水果  相似文献   

18.
春玲  梁英 《当代陕西》2010,(4):56-56
乔岔滩乡地处神木县中南部,总土地面积349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18775人,有党支部34个。乡党委、政府在神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做好水文章、打好林草仗、念好科技经、唱好产业戏”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祁广来  刘辉张阳 《当代陕西》2006,(7):64-64,F0003
这是一片正在开发的热土。 这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乡镇。 这是镶嵌在毛乌素沙漠东沿的一颗明珠。 ——这就是古长城脚下的神木县锦界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神木县煤炭产业的困境,认为石峁遗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论证了其转型的迫切性,指出其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石峁遗址的重要价值及意义,以石峁遗址开发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打造神木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快园区规划建设,鼓励各产业联合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培养相关人才,储备智力支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