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壳聚糖(壳聚糖黄原酸钠,DTC-CTS)对Cr3+的吸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结果表明:DTC-CTS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7.5,温度40℃,时间3 h,Cr3+溶液浓度100 mg/L,此条件下Cr3+的去除率为95.99%。进行二次吸附处理后,Cr3+溶液浓度可降至0.89 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浓HNO3对煤基活性炭进行表面官能团的改性处理,利用Boehm滴定法测定表面官能团对活性炭进行物化表征,并结合PH-pzc及Boehm等表征结果。对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建立了双酚A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考察了废水初始浓度,活性炭用量,吸附平衡时间,吸附最佳pH值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mL的废水,在pH为6,振荡时间50min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用量0.12g时,在废水最大吸收波长处,废水A值的去除率为93%以上,改性后的活性炭比没有改性的活性炭的去除率大,由84.47%增加到93.68%。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利用高效钠基改性膨润土对含铬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膨润土用量、溶液PH值、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改性膨润土吸附效果的影响,然后分析总结出改性膨润土吸附含铬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组合,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吸附荆膨润土的吸附能力以及吸附规律,并探索改性膨润土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的方法与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铬的去除率受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吸附温度的影响。有机膨润土对废水中铬有害阴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于本实验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有机膨润土投入量为2g,吸附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30min,pH值为4.0~5.0(废水自然pH值)的条件下,有机膨润土对含50mg/L的铬废水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酸钙由于价廉、无毒而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塑料工业、造纸工业、涂料工业等各个方面。但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亲水疏油,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需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硬脂酸钙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红外光谱、吸油值、活化指数对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对纳米碳酸钙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改性剂的最佳用量。在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硬脂酸钙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2.5%。IR分析表明硬脂酸钙与纳米碳酸钙发生了吸附。  相似文献   

5.
对胡萝卜卡片食品的生产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16%~20%的蔗糖、0.5%的柠檬酸和0.8%的食盐。粘合剂对产品的成型性、粘合性及口感均有影响。海藻酸钠、淀粉、CMC均可作为卡片食品的粘合剂,其最佳用量分别为0.8%~1.2%、3%~4%、4%~6%。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硬脂酸锌对氢氧化铝进行湿法表面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铝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活化指数、黏度、吸油值等表面物化性能,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铝粉体进行了表征,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最佳的工艺条件:m(改性剂)∶m(氢氧化铝)为0.015∶1,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与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羟基硅油、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和1,6-己二醇为原料,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环己酮为溶剂,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用红外光谱法对制备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红外谱图的分析与比较,得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中异氰酸基的主要特征峰出现在2270cm-1附近,比较产物中该吸收峰的强弱可以为合成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由此证明了最佳合成工艺路线和合成条件的合理性,即反应的最佳温度为90℃,反应时间约10h.  相似文献   

8.
硬脂酸镁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镁对氢氧化镁进行湿法表面改性,考察了硬脂酸镁用量、改性温度及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改性前后氢氧化镁阻燃剂粉体的活化指数、吸油值及其在分散介质(液体石蜡)中的黏度等表面物化性能来评价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从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同时采用红外谱图研究了硬脂酸镁与氢氧化镁表面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硬脂酸镁用量为3%,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活化指数达99.4%,吸油值由改性前的78.6%降至40%,黏度较改性前明显降低,硬脂酸镁分子在氢氧化镁表面发生化学吸附键合。  相似文献   

9.
对胡萝卜卡片食品的生产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16%-20%的蔗糖、0.5%的柠檬酸和0.8%的食盐。粘合剂对产品的成型性、粘合性及口感均有影响。海藻酸钠、淀粉、CMC均可作为卡片食品的粘合剂,其最佳用量分别为0.8%-1.2%、3%-4%、4%-6%。  相似文献   

10.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大量花色素,是很好的天然色素资源。本文采用微波萃取、树脂吸附等技术,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萃取得率和不同树脂的吸附解析能力。结果表明,草莓色素微波萃取的最优条件为75%乙醇+1%盐酸为萃取剂、微波功率400 W、温度60℃、提取时间75 s、料液比(W/V)1∶6,色素提取纯化最佳树脂为AB-8树脂,最优洗脱剂为80%乙醇,洗脱体积为140 m L,最大吸附率达93.5%,最大解析率达80%,在最佳条件下,草莓色素的提取收率为38.5%.该研究将为草莓果实加工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天线配置提高了信道容量和传输可靠性,而天线选择技术能在保持系统优点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运算复杂度以及硬件成本。为了能在时变的信道条件下快速地选择出一组最优的天线子集,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改进的天线选择算法。推导出了二进制粒子群联合收发端天线选择的信道容量公式,并将其作为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使天线选择问题转换成二进制编码串的组合优化问题。通过改进模糊函数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让二进制粒子群尽可能地收敛于全局最优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在降低运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收敛性,且系统信道容量趋近于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无线电中,由于次用户干扰门限要求的存在,传统频谱功率分配方式获得的次用户有效信道容量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频谱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干扰距离的认知网络干扰模型,将频谱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并借助混合随机变异思想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针对寻优过程中的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比的外点法,保证粒子群在可行域中寻优,最终获得频谱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次用户有效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镁具有阻燃、消烟、填充多种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环保型阻燃材料。实验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了湿法表面改性研究,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粉体进行了黏度、吸油值、堆积密度及红外光谱等表面物化性能表征,从而确定最佳的表面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氢氧化镁的最佳改性时间为60 m in,改性温度为90℃,改性剂用量为2%。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粉体红外光谱图的对比分析显示氢氧化镁表面有新的化学键形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海泡石改性研制了一种除甲醛净化剂,研究了温度、空速、进口甲醛含量、相对湿度等条件对甲醛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常温深度甲醛剂在相对湿度10%。90%,温度0~40℃范围可快速净化空气中的微量甲醛,净化深度≤0.1mg/m^3,甲醛容量≥5%。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火焰CVD法制备纳米颗粒,针对其制备纳米颗粒材料过程中颗粒碰撞长大现象,发展了火焰CVD法制备纳米颗粒材料过程的动力理论。针对以工业丙烷为燃料,以TiCl4为原料的火焰CVD法制备纳米TiO2的实验过程为背景,采用一维稳定流动的动力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并得出粒子平均直径与反应器长度及平均粒径与颗粒生长准数之间的关系,其计算结果表明,TiO2平均粒径在100nm以内时,与从实验得到地TEM所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并反映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将拥挤效应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生产函数,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得出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据此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的结论。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适度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张天阵  王贵民 《财贸研究》2010,21(3):66-70,79
东道国地方政府与外商投资之间的博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通过对此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其最优贝叶斯纳什均衡结果的FDI规模。进一步,通过对影响上述均衡的各种参数条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得出影响最优投资规模的因素:市场容量、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及其关联效应、基础设施、投资自由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FDI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果皮的预处理、水解用酸的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 H值及沉淀剂乙醇的用量7个理化因素,对西柚果皮中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果皮经过预处理果胶提取率高,水解用酸为盐酸,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浸提时间1.5 h,p H 2.0,乙醇用量与提取液用量比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