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米易立体农业持续发展探讨詹洪潜,郭正模米易立体农业综合开发自1984年试点开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积累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经验,为四川和全国广大丘陵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模式。有关成果已获国...  相似文献   

2.
一、科技兴农的关键是科学技术整体优势的形成与发挥振兴农业的关键,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指引下,依靠和发挥科学技术的整体优势,实现农业经济的开发优势。米易立体农业开发优势的形成和纵深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整体优势的形成与发挥的过程。它为我国依靠科学技术的整体优势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米易立体农业试点的实践表明,没有科学技术整体优势的形成和充分有效的发挥,就不可能实现立体农业开发的综合优势。所以,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农业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是  相似文献   

3.
庭院生态经济有投资少和经济效益商品率、生产率高等特点,其模式有立体种植、集约种养、种养加沼循环、综合加工增值等型。配套技术是:巧用空间,分层经营;巧配时间,重叠经营;巧接食物链,增值经营。  相似文献   

4.
立体农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治市人多耕地少,属于贫困的传统农业区,近年来,发展立体农业取得良好效果。 长治市城、郊区和长子、屯留、壶关、襄垣、长治等县开发立体农业的农民,充分发挥劳力资源多、农副产品多、荒山荒坡多的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建立了套种结构、水体结构、链式结构、庭院结构等多种立体结构模式,不仅有土地立体开发还有立体林业、立体牧业、立体水面、立体空间、庭院立体开发等。出现了农林业结合、林牧结合、种植业和  相似文献   

5.
科技入农户方寸地生金生态庭院亦致富湖北省枣阳市据湾镇农民充分利用庭院,依靠科技、信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的生态庭院经济之路,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美化了农家小庭院。目前该镇已有1000多农户已开发出了种植立体型、养殖链式型、种养...  相似文献   

6.
(一)立体农业在四川省米易县试验示范,已进行了五年。米易县试验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立体农业巨大的生命力,各地参照米易的经验进行了不同地域、不同模式、不同形式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经济的试验,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目前,立体农业与开发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正从南到北,从山区到平坝,从陆地到水域,全面推开,形成了一个以新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兴农局面。  相似文献   

7.
立体开发成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高地村生态农业立体开发试点户李万江,以庭院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池为纽带,以塑料暖棚立体种养为手段,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实施庭院生态农业立体开发,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高地村位于克什克...  相似文献   

8.
立体农业在四川省米易县试验示范,已进行了五年,所取得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立体农业的巨大生命力。各地参照米易的经验进行不同地域、不同模式、不同形式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试验,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目前,立体农业与开发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已全面推开,形成了一个科技兴农局面。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立体农业的概念立体农业是近年脱颖而出的新概念,标志着农业的深化和发展。关于立体农业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统一的定论,基于客观条件千差万别,各家所说不一。笔者认为:立体农业是立体生态、经济复合群体纵横交织的有机网络。立体农业是以立体生态、经济农业系统工程为头脑,以生态、经济两个良性循环为耳目;以科学的多层次立体垦殖、合理的多层次立体开发为两条腿;以农林牧副渔为心脏;以工建运商服为机体;以多层次、多结构、多模式、多类型的生态经济工程为血液,通过不断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科学的生产系统,高效的经济系统,从而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推动立体生态经济农业向深度、广度、高度发展。这是立体农业的全部内容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奉贤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旅游农业,能有效推进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要科学整合旅游资源,注重生态、环保、娱乐、休闲的相互融合;开发旅游农业要与农业科教实验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有序结合.提升奉贤都市型农业的综合效应;开发旅游农业应注重设计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人多耕地少怎样发展农业和丘陵山区怎样尽快脱贫致富的路子.1984年,四川省委、省府倡导并决定,在米易县建设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基地.8年来,由省科协、省计经委、省农科院、省社科院、省国土局、米易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先后组织21个单位,72个学会、协会,320余名专家协同合作,针对米易河谷、中山、高山的不同自然条件,通过引进、组装不同动植物品种和技术,将调整农业总体布局与建立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庭院经济的骨干模式紧密结合,已在全县基本建成不同区域的宏观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时,我们既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最佳选择,这标志着建设以生态明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将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发展立体农业是提高单位土地对人类供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浙江省的实践经验中,提出了稻区、旱地、园地、库区、庭园和林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多种模式,并已取得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发展立体农业也向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必须增加资金、物质、劳力的投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使立体农业进一步得到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德清县在面向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庭院已形成了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了农业综合实施基地;建立了商品区域经济;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打破传统的旧农业生产格局,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了“由平面式向立体式、由粗放式向公园式、由化学化向生物化、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方向发展的生态农业目标,采取分步实施的步骤,突出重点,抓住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北方庭院生态农业。1、应用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新技术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新技术是以沼气池为纽带,在日光温室内把沼气技术、种植技术、饲养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北方院落“四位一体”综合利用能源生态系统工程。该模式是在自家院落内建一座15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在纯农业地区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2007年6月上海市农委将松江浦南农业地区作为本市“三农”工作试点区进行综合开发和建设。目前试点区农业初步实现了农田设施化、生产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环境生态化,农业现代化;试点区农村实现了道路硬化、河道净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单位的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推动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推进新阶段农村小康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农业区域发展的主导模式有立体种养模式;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特色模式;生态模式;一地一品模式;种养加、产供销等,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19.
常山县同弓乡胡村农民徐新生创办的西坞生态场,把生态保护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把保护生态与群众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20.
立体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之路曹方胜立体农业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的应用科学。立体农业的开发和研究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