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在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二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举行这个座谈会,共同倡导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意义重大。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和同年8月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土地管理从此步入依法统一管理的轨道。随着形势的发展《,土地管理法》经历了三次修改。尤其是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之后,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土地基本国策和严格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为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地载万物,地生万物。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每年的全国“土地日”,我们都会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的功用,思考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涵义。在今年这样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里,认真领悟“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宣传主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年,如同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壮年,新兴的土地管理事业不断走向成熟。1986年6月25日颁布、198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标志着我国土地…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25日,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的纪念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土地管理法》。该法自颁布实施之后,先后于1988年和1998年进行过两次修改。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也逐渐暴露出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当前,在20年实践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十分必要。1、建议将土地管理机关法定为土地登记发证机关。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土地权属须由县级以上政府进行土地登记,并颁发土地证书确认,在土地登记和发证中均需加盖地方政府公章。由于土地…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6.25”土地日宣传中,一本本印制精美的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小册子——《墙头诗》,深受干部群众和广大农民朋友欢迎。为在全县农村普及土地法律法规、方便农民群众了解掌握土地法律知识,永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福春利用业余时间,依据新《土地管理法》及有关内容,针对农民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义务创作了土地墙头诗共109首。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今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这是一部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子孙后代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这是一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建设的纲领。修订这部法律;对于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确定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了  相似文献   

6.
《北京房地产》2006,(3):7-8
一、土地违法案件(一)行政处罚依据:根据全国人大1998年8月29日修订、199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1998年12月24日通过、199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当前对土地违法案件实施行政处罚主要有以下十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部于1998年10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国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主题是:认真学习《土地管理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工作。这次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会议,是一次总结经...  相似文献   

8.
《国土经济》2011,(6):17-22
1991年5月2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土地管理法》以保护耕地为目标、以建立土地用途管理为核心,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实行重大的变革,对土地管理权力和利益格局作了调整,从此,一个崭新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上海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认真学好《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25日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回顾我国自1991年确定以《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以来.每年的“土地日”宣传主题始终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尤其是2004年以来.为配合我国实施的“地根”紧缩政策。更是加大了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力度。同样,2009年第19个全国“土地日”仍然突出了这一要点,其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1.
10月内存     
(2008年9月20日—2008年10月20日房地产相关重要新闻)9月22日土地管理法二次修订进行据悉,《土地管理法》的第二次修订已经在国土资源部内形成了正式修改方案,其中对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做出重要修改。在保持现行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经批准后可以转让、出租和抵押。  相似文献   

12.
梁晖 《上海土地》2001,(3):39-4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湖南省会同县是一个“八山一水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土地总面积2244.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不足0.8亩。随着县城区的改扩建、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投放的加大,土地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而,土地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2001年4月5日至29日,会同县人大常分行组织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新《土地管理法》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3.
6月21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持召开纪念《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暨16个全国“土地日”座谈会。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建中在座谈会上指出,重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征地拆迁困难较大。但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可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中最基本、最宝贵的资源,被称为人类的“财富之母”。《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十五年来。各级土地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河北省认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经济》2006,(6S):10-20
1991年5月24日,当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1999年1月1日起施行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一)城市市区的土地;(二)农村和城市...  相似文献   

17.
1986年6月25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土地管理法》颁布,次年实施。时至今日,该法已做了几次修改。土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兼有资源、资产和资本的特性,仅靠一部《土地管理法》管理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8.
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土地管理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它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对制止乱占滥用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现行《土地管理法》在实施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在治理整顿期间,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到2004年10月末,刚好半年的时间,农地转用面临“解冻”,为了衔接半年暂停农地转用审批期限,  相似文献   

20.
《国土经济》2011,(9):22-22
“土地管理法修改重点保护农民权益”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称,现代化进程背景下,耕地保护和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应互动平衡8月7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是要处理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背景下,不使耕地过多过快地流失,同时还要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之间形成互动平衡的关系。当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重点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